一级真题例题
水利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是衡量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标尺,更是保障水利工程投资效益、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关键机制。惠州作为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其考试真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行业代表性,深入剖析其例题与考点,对于考生把握复习方向、理解实务精髓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历年惠州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真题,始终紧扣《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等核心法规与标准,全面覆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知识体系。真题不仅考查考生对计算规则、费用构成的记忆与理解,更侧重于在复杂实际场景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争议问题的能力。
例如,常通过给出一个具体的工程背景资料,要求考生识别其中的关键参数、选择正确的计价依据、进行准确的计算并分析结果的合理性,这无疑是对考生理论知识深度与实务经验广度的双重考验。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真题例题的深度解析,系统梳理相关考点,揭示命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提升应试能力和实战水平,为顺利通过考试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一、 水利工程总投资构成与计算考点解析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几乎所有计算题都源于对总投资的深刻理解。考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项目的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或专项部分投资。
核心考点:
- 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的区分:静态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费、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动态投资则是在静态投资基础上,加上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 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与费率:这是必考内容。
例如,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工程部分静态投资与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之和,费率则根据项目类型和设计深度确定。建设期贷款利息需分年度计算,采用复利方式。 - 专项费用:如建设征地移民补偿、环境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需明确其是否已包含在工程部分静态投资中,并掌握其单独计算的方法。
真题例题示例:
某大型水库工程,已知其工程部分静态投资为25亿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为8亿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1.2亿元(已单独列项),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0.8亿元(已包含在工程部分静态投资中)。项目建设期为4年,各年投资比例为20%、30%、30%、20%。基本预备费费率为6%,价差预备费年上涨指数为4%,无贷款。试计算该工程的静态总投资和动态总投资。
解析:
- 审题关键:首先明确各项费用的归属。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已包含在25亿中,无需重复添加;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单独列项,需计入。
- 计算静态总投资:静态总投资 = 工程部分静态投资 +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 +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 基本预备费
- 基本预备费计算基数 = 工程部分静态投资 +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 = 25 + 8 = 33亿元
- 基本预备费 = 33 × 6% = 1.98亿元
- 静态总投资 = 25 + 8 + 1.2 + 1.98 = 36.18亿元
- 计算动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 = 静态总投资 + 价差预备费 + 建设期贷款利息
- 本题无贷款,故只需计算价差预备费。
- 需将静态总投资(扣除基本预备费的部分)分解到各年。为简化,通常将静态总投资(36.18亿)减去基本预备费(1.98亿)得到分年度投资额基数 = 34.2亿元。
- 第一年投资:34.2 × 20% = 6.84亿元
- 第二年投资:34.2 × 30% = 10.26亿元
- 第三年投资:34.2 × 30% = 10.26亿元
- 第四年投资:34.2 × 20% = 6.84亿元
- 计算各年价差预备费:
- 第一年:6.84 × [(1+4%)^0.5 - 1] ≈ 0.135亿元
- 第二年:10.26 × [(1+4%)^1.5 - 1] ≈ 0.624亿元
- 第三年:10.26 × [(1+4%)^2.5 - 1] ≈ 1.067亿元
- 第四年:6.84 × [(1+4%)^3.5 - 1] ≈ 1.018亿元
- 价差预备费总和 = 0.135 + 0.624 + 1.067 + 1.018 = 2.844亿元
- 动态总投资 = 36.18 + 2.844 + 0 = 39.024亿元
易错点: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容易漏掉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部分;价差预备费的计算年度(第n年的指数是n-0.5)和复利公式应用容易出错。
二、 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考点解析
这是造价计算中最繁杂、最核心的部分,涉及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具体计算。
核心考点:
- 费用构成:熟练掌握建安工程费的“四要素”: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
- 计算程序:掌握以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为计算基数的逐项计算顺序。不同省份的费率可能略有差异,需根据题目给定的费率表进行计算。
- 增值税计算:牢记“税前工程造价”的概念,税金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专项费用) × 增值税税率(目前建筑行业一般为9%)。
真题例题示例:
某水利枢纽的挡水建筑工程,已知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5800万元,其中人工费1000万元,材料费3500万元,机械费1300万元。措施费费率为5%(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企业管理费费率为7%(以人工费为基数),规费费率为15%(以人工费为基数),利润率为5%(以直接费+间接费为基数),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建筑的安装工程费。
解析:
- 计算直接费:
- 直接工程费 = 5800万元
- 措施费 = 直接工程费 × 5% = 5800 × 5% = 290万元
- 直接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5800 + 290 = 6090万元
- 计算间接费:
- 企业管理费 = 人工费 × 7% = 1000 × 7% = 70万元
- 规费 = 人工费 × 15% = 1000 × 15% = 150万元
- 间接费 = 企业管理费 + 规费 = 70 + 150 = 220万元
- 计算利润:
- 利润 = (直接费 + 间接费) × 5% = (6090 + 220) × 5% = 315.5万元
- 计算税前工程造价:
- 税前造价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6090 + 220 + 315.5 = 6625.5万元
- 计算税金及建安工程费:
- 税金 = 税前造价 × 9% = 6625.5 × 9% = 596.295万元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税前造价 + 税金 = 6625.5 + 596.295 = 7221.795万元
易错点:混淆不同费用的计算基数(如措施费以直接工程费为基,而企业管理费以人工费为基);漏计规费;利润和税金的计算基数错误。
三、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组价考点解析
此部分考查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阶段,运用清单进行计价的能力,是实务操作的重点。
核心考点:
- 综合单价构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并考虑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 清单量与定额量的转换:熟练掌握根据施工方案和定额规则,将清单工程量转换为计价工程量的方法。
- 单价分析:能够根据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预算价格和消耗量定额,完成综合单价的分析计算。
真题例题示例:
某河道疏浚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水力冲挖土方”项目,清单工程量为50000m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需先将积水排干,挖除表面淤泥(厚度0.5m,约10000m³)后,再进行水力冲挖。已知:
- 人工挖运淤泥(定额):人工费15元/m³,材料费1元/m³,机械费5元/m³。
- 水力冲挖土方(定额):人工费2元/m³,材料费3元/m³,机械费8元/m³(已包含水费及排泥场费用)。
- 企业管理费率15%,利润率5%(均以人工费+机械费为基数)。
解析:
- 理解工作内容:清单项“水力冲挖土方”的综合单价,应包含为完成该项目所必须的所有工作的费用,包括排水、挖除表层淤泥等 preparatory work,而不仅仅是冲挖本身。
- 计算计价工程量:
- 实际水力冲挖方量 = 总清单量 - 淤泥量 = 50000 - 10000 = 40000m³。
- 但综合单价是“每清单工程量”的价格,因此需将挖淤泥的费用分摊到每立方米清单工程量中。
- 计算挖淤泥费用:
- 挖淤泥直接工程费单价 = 15 + 1 + 5 = 21元/m³。
- 管理费和利润 = (人工费+机械费) × (15%+5%) = (15+5) × 20% = 4元/m³。
- 挖淤泥综合单价 = 21 + 4 = 25元/m³。
- 10000m³淤泥的总费用 = 25 × 10000 = 250,000元。
- 分摊到每清单立方米的费用 = 250,000 / 50000 = 5元/m³。
- 计算水力冲挖费用:
- 水力冲挖直接工程费单价 = 2 + 3 + 8 = 13元/m³。
- 管理费和利润 = (2+8) × 20% = 2元/m³。
- 水力冲挖综合单价 = 13 + 2 = 15元/m³。
- 此单价对应的是实际冲挖的40000m³,但作为清单项报价,它自然对应清单量。
- 计算清单综合单价:
- 综合单价 = 挖淤泥分摊单价 + 水力冲挖综合单价 = 5 + 15 = 20元/m³。
易错点:未能理解综合单价应包含全部工作内容;未能正确进行费用分摊;管理费利润的计算基数错误。
四、 工程变更与索赔费用计算考点解析
此部分考查合同管理能力,要求能够判断责任归属,并依据合同原则准确计算变更或索赔费用。
核心考点:
- 变更估价原则:合同中有适用或类似项目的单价,参照执行;没有时,由承包人提出,发包人确认。
- 索赔费用构成:包括人工窝工费、机械闲置费、管理费、利润等。注意区分“计日工”和“窝工”的不同计价标准。
- 网络计划分析:常结合双代号网络图,判断延误事件是否发生在关键线路上,从而确定是否可索赔工期和费用。
真题例题示例:
某堤防工程施工合同中,土方开挖综合单价为25元/m³(其中直接工程费20元,管理费3元,利润2元)。施工中,因地质条件与招标图纸不符,发生设计变更,导致土方开挖工程量由原合同的10000m³增加至15000m³。
于此同时呢,因变更指令延迟下达,造成一台挖掘机(台班折旧费800元)闲置5个台班,10名工人(日工资150元/人)窝工5天。合同约定,闲置机械只计折旧费,窝工人工只计基本工资。试计算承包人可就此事件提出的费用索赔总额。
解析:
- 工程量变更费用:
- 增加的工程量 = 15000 - 10000 = 5000m³。
- 此为工程量清单数量的变化,且幅度超过合同约定(通常为15%),应按原合同单价执行。
- 变更工程款 = 5000m³ × 25元/m³ = 125,000元。
- 此部分属于合同价款的正常调整,而非索赔。
- 停工窝工索赔费用:
- 机械闲置费:800元/台班 × 5台班 = 4000元。
- 人工窝工费:150元/人/天 × 10人 × 5天 = 7500元。
- 管理费和利润:根据合同约定,因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停工窝工,一般只计成本,不计利润。管理费是否计取需看合同具体约定,若未明确,通常不计。本题约定只计折旧和基本工资,故不考虑管理费和利润。
- 停工窝工索赔总额 = 4000 + 7500 = 11,500元。
- 总计可要求费用:
- 总计 = 变更工程款 + 索赔费用 = 125,000 + 11,500 = 136,500元。
- 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題時應區分“變更款”和“索賠款”這兩筆不同性質的費用。
易错点:将全部增加工程量的费用计入索赔;在计算停工费用时错误地计取了利润和管理费;未能准确理解合同中对窝工费的计价约定。
五、 工程结算与价款调整考点解析
此部分考查在项目收尾阶段,根据合同约定的调价条款、预付款、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等进行最终工程款结算的能力。
核心考点:
- 价格调整公式:掌握采用价格指数调整差额的方法,能准确识别定值权重和变值权重,以及各可调因子、基本价格指数和现行价格指数。
- 工程款支付计算:包括预付款的扣回、进度款的申请与支付(涉及应支付、扣除保留金、扣除材料预付款等)、竣工结算款的最终计算。
- 质量保证金:扣留比例(通常不超过工程款结算总额的3%)、扣留方式(每次支付时扣留)以及返还时间。
真题例题示例:
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价为5000万元,主要材料比重为60%。合同约定:
- 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20%,在开工前支付,从进度款支付至合同价40%的月份起扣,按主要材料比重抵扣。
- 进度款按月支付,每次按应得款的90%支付,质量保证金按进度款的5%扣留(总额达到合同价的3%后不再扣留)。
- 各月完成产值如下:4月600万,5月800万,6月1000万,7月1200万,8月800万,9月600万。
解析:
- 预付款及起扣点:
- 预付款 = 5000 × 20% = 1000万元。
- 起扣点 T = 合同价 × 起扣比例 = 5000 × 40% = 2000万元。
- 计算累计产值,确定起扣月份:
- 4月累计:600万 < 2000万
- 5月累计:600+800=1400万 < 2000万
- 6月累计:1400+1000=2400万 > 2000万。
因此,从6月份开始扣回预付款。
- 分月计算签发进度款:
- 4月:应支付 = 600万。扣质量金 = 600 × 5% = 30万。签发 = (600 - 30) × 90% = 513万元。
- 5月:应支付 = 800万。扣质量金 = 800 × 5% = 40万。签发 = (800 - 40) × 90% = 684万元。
- 6月:应支付 = 1000万。
- 累计产值2400万,超过起扣点2000万,因此本月开始扣预付款。应扣预付款 = (累计产值 - 起扣点) × 主要材料比重 = (2400 - 2000) × 60% = 240万元。
- 扣质量金 = 1000 × 5% = 50万(需检查总扣留额是否超限)。
- 签发 = (1000 - 240 - 50) × 90% = 639万元。
- 7月:应支付 = 1200万。
- 应扣预付款 = 本月产值 × 主要材料比重 = 1200 × 60% = 720万元。
- 扣质量金 = 1200 × 5% = 60万。
- 签发 = (1200 - 720 - 60) × 90% = 378万元。
- 8月:应支付 = 800万。
- 至此,累计扣回预付款 = 240 + 720 = 960万元,尚未达到1000万。
- 应扣预付款 = 1000 - 960 = 40万元(扣完为止)。
- 扣质量金 = 800 × 5% = 40万。
- 签发 = (800 - 40 - 40) × 90% = 648万元。
- 9月:应支付 = 600万。预付款已扣完,只扣质量金 = 600 × 5% = 30万。签发 = (600 - 30) × 90% = 513万元。
易错点:起扣点概念理解错误;预付款扣回额计算错误(首次扣回是(累计-起扣点)×比重,之后是当月产值×比重);混淆应支付额和实际签发额(需乘以支付比例)。
通过对以上五大核心考点的真题例题剖析,我们可以看到,惠州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考生不仅熟记公式和规定,更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复习时,务必以官方教材和计价规范为核心,辅以大量真题练习,尤其要重视计算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合同管理、工程经济等交叉知识的理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