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远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清远地区的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在特定地区的具体实施,其核心遵循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与命题方向。考试旨在选拔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熟练掌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规则、并能独立承担复杂项目造价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对于备考者而言,深入理解真题的命题思路、高频考点及解题技巧,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真题例题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洞察考试趋势、把握复习重点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典型真题的剖析,考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考试绝非对孤立知识点的简单记忆,而是强调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点广泛覆盖安装工程的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等多个专业领域,尤其注重考查在具体案例背景下,进行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组价、费用项目构成分析以及最终造价确定的完整流程。
因此,本解析将紧密结合考试的实际要求,通过模拟具有代表性的真题例题,进行逐层深入的考点解析,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试能力。
清远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安装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与核心,任何复杂的案例分析都建立在对造价构成的清晰理解之上。考题形式灵活,可能出现在单选题、多选题,更是案例分析题的计算基石。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相关规定,下列费用中,应计入安装工程措施项目费的是( )。

A. 安全文明施工费

B. 工程排污费

C. 企业管理费

D. 劳动保护费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构成划分的掌握程度。安装工程费用按造价形成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 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费用。选项中,安全文明施工费是典型的措施项目费。
  • 工程排污费属于规费。
  • 企业管理费和劳动保护费通常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费的综合单价中(具体为企业管理费的一部分)。

因此,正确答案是A。考生必须熟记费用构成的框架,并能准确区分各类费用的归属。

例题2(案例分析题节选):

某清远市办公楼安装工程,已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85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180万元,材料费为52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为80万元;措施项目费清单列明: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根据当地规定计算)、夜间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等,经计算措施项目费为65万元;其他项目费为30万元(暂列金额20万元,专业工程暂估价10万元)。已知规费费率(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为20%,增值税税率为9%(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试计算该安装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工程造价)。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完整计算流程。解题的关键在于遵循正确的计算顺序和基数。

  1. 计算规费:规费 = 人工费 × 规费费率 = 180万元 × 20% = 36万元。注意规费的计算基础通常是“人工费”或“人工费+机械费”,具体需根据题目给定条件。
  2. 计算税前造价: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850万元 + 65万元 + 30万元 + 36万元 = 981万元。
  3.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 = 税前造价 × 增值税税率 = 981万元 × 9% = 88.29万元。
  4. 计算工程造价(最高投标限价):工程造价 = 税前造价 + 增值税 = 981万元 + 88.29万元 = 1069.29万元。

此考点要求考生不仅记住公式,更要理解各项费用的内涵和计算逻辑,避免基数用错(如误用含税材料价计算增值税等)。


二、 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量

此部分考查对《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的熟悉程度,是安装造价工程师的基本功,在案例计算的算量环节至关重要。

例题3(多项选择题):

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关于给排水、采暖、燃气管道工程量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管道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以长度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

B. 管道工程量计算时,应扣除暖气片所占长度

C. 室内给水管道与卫生器具连接的支管长度,若设计未注明,应计入管道工程量

D. 管道消毒、冲洗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长度

E. 管道支架的制作安装需单独列项计算

考点解析:

本题针对安装工程中最常见的管道计量规则进行深度考查。

  • 选项A正确。这是管道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阀门、管件等附件本身的长度不予扣除。
  • 选项B错误。暖气片属于设备,其长度不从管道长度中扣除。
  • 选项C正确。这是计量规范的明确规定,支管长度通常计入干管工程量,除非设计有特殊说明或单独标注。
  • 选项D正确。管道消毒、冲洗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管道本体一致。
  • 选项E正确。管道支架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单独列项,按设计图示质量以“kg”或“套”计量。

正确答案为A、C、D、E。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计量规范中的关键条款有精准记忆。

例题4(案例分析题算量部分):

某车间照明工程,图纸显示需安装30套工厂灯(吊管式),灯具安装高度距地5.5米。配电箱安装高度距地1.5米。线路采用BV-3×2.5mm²导线,穿SC20钢管沿顶板暗敷设。请根据图示计算SC20钢管的清单工程量(不考虑配电箱内预留,只计算线管长度)。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电气配管工程量的计算,需结合电气施工的基本常识。

  1. 理解布线路径:导线从配电箱引出后,沿顶板敷设至各灯具位置。
  2. 计算垂直段长度:从配电箱(1.5米高)至顶板(假设层高H米)的垂直段长度为 (H - 1.5) 米。从顶板至灯具(5.5米高)的垂直段长度为 (H - 5.5) 米。
    因此,每一回路(一个灯具)的垂直管总长为 [(H - 1.5) + (H - 5.5)] = 2H - 7 米。题目通常会给定层高H,例如H=6米,则垂直段总长 = 26 - 7 = 5米。
  3. 计算水平段长度:根据图纸比例尺或标注尺寸,量取从配电箱到第一个灯具、以及灯具之间的水平距离,假设总和为L米。
  4. 计算总工程量:总管长 = [水平段总长L + (2H - 7)] × 回路数。由于是30套灯具,通常是多个回路,但题目若暗示为单个回路串联所有灯具或需要根据平面图计算,则需具体分析。常见考法是给定平面图尺寸进行计算。

此考点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将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的管线走向,并准确应用计量规则。


三、 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此部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案例分析题中,综合单价的组价是必考内容。

例题5(综合单价组价题):

某项目清单项“无缝钢管D57×3.5(氩电联焊),安装”的工程量为100m。已知市场信息:无缝钢管D57×3.5单价为45元/m;管道安装的人工费单价为120元/工日,综合工日消耗量为0.5工日/10m;材料费(辅材)按主材费的5%计取;机械费为80元/10m。管理费费率按人工费的20%计取,利润费率按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的18%计取。风险费用暂不计。请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元/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解析:

本题是标准的综合单价计算题,解题需严格按照组价程序进行。

  1. 确定计算基数(以10m为单位):为方便计算,通常先计算10m的综合单价,再折算至1m。
  2. 计算分项费用
    • 人工费 = 120元/工日 × 0.5工日 = 60元。
    • 材料费 = 主材费 + 辅材费 = (45元/m × 10m) + (45元/m × 10m × 5%) = 450元 + 22.5元 = 472.5元。
    • 机械费 = 80元。
    • 管理费 = 人工费 × 管理费率 = 60元 × 20% = 12元。
    • 利润 = (人工费 + 机械费) × 利润率 = (60元 + 80元) × 18% = 140元 × 18% = 25.2元。
  3. 计算10m综合单价:小计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 + 利润 = 60 + 472.5 + 80 + 12 + 25.2 = 649.7元/10m。
  4. 计算1m综合单价:综合单价 = 649.7元 / 10m = 64.97元/m。

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综合单价的组成公式,并能根据题目给定的费率和计算基础准确计算。特别注意主材费的计入方式。


四、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与结算

此部分考查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应用,包括预算编制、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结算等。

例题6(案例分析题):

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钢材、铜材价格波动超过基准价±5%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投标报价时,Φ10mm圆钢的基准价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2个月。延误期间,Φ10mm圆钢的市场平均价格上涨至4800元/吨。原计划该材料在非延误期采购量为200吨,在延误期内采购量为50吨。试计算建设单位应补偿施工单位的材料价差款。

考点解析:

本题涉及合同价款调整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及价格调整的计算。

  1. 确定调整原则:由于工期延误是建设单位责任,因此延误期间因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增加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 判断是否超出风险范围:价格波动幅度 = (4800 - 4000) / 4000 = 20%,远超±5%的风险范围。
  3. 计算价差:应调整的价差 = 现行价格 - 基准价 × (1 + 5%) = 4800 - 4000 × 1.05 = 4800 - 4200 = 600元/吨。注意,调整的是“超过”风险范围的部分,即超出4200元的部分。
  4. 计算补偿范围:只补偿因建设单位延误而发生在延误期间采购的50吨材料的价差。原计划非延误期采购的200吨,其价格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
  5. 计算补偿总额:补偿款 = 价差 × 延误期采购量 = 600元/吨 × 50吨 = 30,000元。

此考点综合了合同管理、风险分担和造价计算,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合同条款并应用于具体情景。


五、 备考策略与注意事项

通过对以上真题例题及考点的解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备考策略:

  • 夯实基础: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这两本核心规范必须做到精读、熟记,尤其是计量规则和费用构成。
  • 强化计算:安装造价考试计算量巨大,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重点练习综合单价组价、工程结算、价款调整等综合题型。
  • 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过程中,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安装工程施工图、施工工艺相结合,提升识图和空间计量能力。
  • 关注地方政策:虽然考试全国统一大纲,但清远考生仍需留意广东省及清远市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计价定额、费用标准、材料信息价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文件,这些可能成为考题的背景信息。
  • 模拟实战:在备考后期,务必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时间,以适应考试的强度和节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

清远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唯有系统复习、深度理解、勤加练习,方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取得理想成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