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莆田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莆田地区的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其核心与全国统一考试保持一致,均遵循国家规定的考试大纲和标准。
因此,对真题例题的探讨和考点的解析,本质上是基于对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安装工程专业)的深入理解。该考试旨在选拔具备高水平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其试题不仅注重对基本概念、计算规则和定额套用等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强调在复杂实际工程背景下的综合应用、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题是考生备考最权威、最直接的参考资料,通过剖析典型例题,可以精准把握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以及易错环节。考点解析则能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的整体,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实际应用场景。备考莆田乃至全国的一级安装造价工程师考试,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而应通过大量练习真题,结合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工程)四门科目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能力。本部分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题例题进行深度解析,旨在为考生揭示解题思路,明确复习方向,从而在备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应试水平。
一、 考试整体概述与科目特点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安装工程专业)共设四个科目,其中两个基础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和两个专业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工程)。考试分四个半天进行,考试成绩实行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是所有专业考生的共同科目,侧重于宏观政策、法律法规、项目管理、经济评价以及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价依据、方法等理论基础。对于安装专业考生而言,需在此通用知识框架下,理解其与安装工程实践的关联。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是专业基础科目,内容庞杂,涉及安装工程的多个专业领域,如机械设备、热力设备、静置设备、电气、管道、通风空调、消防、建筑智能化等。该科目考查考生对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工程计量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忆性内容较多,但更需要系统性理解和区分。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工程)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综合性强,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前三科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题型为主观题,通常以案例背景资料的形式出现,要求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综合单价分析、工程结算、索赔处理、资金使用计划编制等综合计算与分析。
二、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此科目以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为主,考点覆盖广,细节多。
例题1(单选题):
某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 )内启动。
- A. 30s
- B. 1min
- C. 2min
- D. 3min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消防工程中消防水泵的启动时间要求,属于规范强条内容。根据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对于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水泵应能确保在收到火警信号后不超过2分钟内投入正常运行。这要求考生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等关键规范中的重要参数有准确记忆。此类考点在技术与计量科目中非常普遍,要求考生对各类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参数标准有清晰的了解。
正确答案:C
例题2(多选题):
下列风管部件中,按其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工程量的有( )。
- A. 碳钢通风管道
- B. 不锈钢板风管
- C. 铝板风管
- D. 塑料风管
- E. 风管弯头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通风空调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碳钢通风管道、不锈钢板风管、铝板风管、塑料风管等各类风管,均按设计图示内径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而风管弯头、三通、变径管等管件本身已包含在风管的制作安装定额中,不单独计算工程量。此题考查考生对计算规则细节的掌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风管”与“风管部件”的计量区别。多选题要求选择完全正确的选项,增加了难度。
正确答案:A, B, C, D
三、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工程)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此科目是综合能力的终极检验,以下以一个典型的综合题型为例进行解析。
例题背景:
某办公楼安装工程,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其中一项分部分项工程为“室内镀锌钢管螺纹连接(DN50)”,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数量为500m,综合单价为120元/m。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该项管道的实际敷设长度增加至580m。合同约定:若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应进行调整,调整系数为0.9。工程竣工后,双方办理结算。
问题:试计算该项“室内镀锌钢管螺纹连接(DN50)”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价款。
考点解析:
本题是案例分析科目中非常经典的“工程量偏差引起的价格调整”问题。它综合考查了以下几个核心考点:
- 1.工程量偏差的界定:首先需要判断工程量变化是否触发了合同约定的调价条款。合同约定的调价门槛是工程量增加超过15%。计算过程为:招标工程量500m × (1 + 15%) = 575m。实际工程量为580m,超过了575m,因此触发了调价机制。
- 2.价款的分段计算: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需要将实际工程量分为两部分计算:
- 原工程量范围内的部分:即不超过15%增幅的部分,工程量上限为575m。这部分工程量仍按原综合单价120元/m计算。
- 超出部分:实际工程量580m - 上限工程量575m = 5m。这5m属于超出15%的部分,应按调整后的综合单价计算。调整后单价 = 原单价120元/m × 调整系数0.9 = 108元/m。
- 3.结算价款汇总:将两部分的价款相加,得出最终结算价。
解题步骤:
- 判断是否调价:500 × 1.15 = 575m < 580m,故需要调价。
- 计算各部分价款:
- 575m以内部分价款:575m × 120元/m = 69,000元
- 超出部分价款:(580m - 575m) = 5m × (120元/m × 0.9) = 5m × 108元/m = 540元
- 计算结算总价款:69,000元 + 540元 = 69,540元
答案:该项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价款为69,540元。
通过此题可以看出,案例分析不仅要求考生会计算,更要准确理解合同条款、计价规范,并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
四、 高频核心考点归纳与备考策略
基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高频核心考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这是贯穿考试始终的灵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
-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五统一”)。
-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的构成与计算。
-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2.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这是专业能力的体现。重点在于:
- 各专业系统(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电气、智能化等)的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 不同材质、连接方式、规格的管道、线缆、设备的计量规则差异。
- 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未计价材料费的处理。
3.合同价款调整与工程结算:这是案例分析的常见命题方向。涉及:
- 工程量偏差(如上述例题)。
- 物价变化(采用价格指数或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
- 工程变更的估价原则。
- 工程索赔的费用与工期计算。
- 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的支付计算。
4.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考查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的理解和编制方法。
备考策略建议:
- 以教材为根本,以规范为准绳:精读官方指定教材,同时手边常备《计价规范》、《计量规范》等重要标准文本,随时查阅。
- 真题为导向,反复练习:将最近5-8年的真题反复钻研,不仅要做对,更要理解每一道题背后的考点、逻辑和易错点。
- 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将四门科目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案例分析时,要能迅速调用管理和计价科目的理论,以及技术与计量科目的具体知识。 - 加强计算能力,注重过程:对于计算题,务必写出清晰的计算步骤,避免心算错误,养成严谨的习惯。
- 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变化:造价行业政策法规更新较快,需留意考试年度内是否有重要的新规范、新政策出台。
五、 常见易错点与应试技巧
在考试中,许多失分并非源于知识盲区,而是由于疏忽或技巧不足。
常见易错点:
- 计量单位混淆:如“m”与“m²”、“个”与“组”、“台”与“套”等,审题不清极易导致整体计算错误。
- 计算规则理解偏差:如管道工程量计算中是否扣除管件、阀门长度;电缆工程量是否考虑预留长度、波形弯度等。
- 定额套用不当:对项目特征理解不准确,导致套用错误的定额子目,或未进行必要的定额换算。
- 合同条款应用错误:如对工程量偏差调价、物价波动调价等合同约定的前提条件和计算方法把握不准。
- 主观题答题不规范:在案例分析中,计算过程混乱、关键步骤缺失、单位遗漏、字迹潦草等都会影响得分。
应试技巧:
- 合理分配时间:案例科目题量大、时间紧,先易后难,确保会做的题目有充足时间完成。
- 仔细审题,勾画关键词:对于题目中的工程背景、合同条款、问题要求等关键信息,用笔圈出,避免误读。
- 客观题善用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提高猜答的正确率。
- 主观题步骤清晰:即使最终结果有误,清晰的计算过程和正确的公式应用也能获得步骤分。
- 保持卷面整洁:清晰的卷面有助于评卷人理解你的解题思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莆田地区考生在备考一级安装造价工程师考试时,应充分认识到考试的深度和广度,摒弃侥幸心理,脚踏实地进行系统复习。通过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和考点的精准把握,结合科学的备考方法和持续的练习,方能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最终顺利通过考试,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工程造价工作严谨细致,考试亦是如此,唯有厚积薄发,方能游刃有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