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承德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承德地区的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考试大纲、命题方向与全国其他地区保持一致,旨在选拔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的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考试的核心在于考查考生对安装工程造价的计价、计量、管理与控制的综合应用能力,而非对孤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真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对真题例题的深入剖析和考点解析,考生能够精准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规律。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承德考生需特别关注以下几个维度:在专业知识层面,考试深度覆盖安装工程的各个专业领域,如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智能化等,要求考生不仅熟悉计算规则,更要理解施工工艺、图纸识读和材料设备特性。在能力要求层面,考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量题目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考查考生在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工程结算、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场景下的决策与分析能力。在政策法规层面,考试内容紧密跟随最新的国家标准、计价规范和政策文件,要求考生具备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对承德考生而言,备考不应局限于“刷题”,而应是通过对典型真题的举一反三,构建起系统、动态的知识网络,并着重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主要模块,通过模拟真题例题的形式,进行详细的考点解析,以期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备考思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此部分是考试的核心与基础,分值占比最高,考查内容最为广泛和深入。它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及相应的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完成从识图、计量到组价的全过程。

(一)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例题模拟: 某办公楼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纸显示需安装YJV-435+116电缆共计500米(含预留)。电缆敷设方式为沿桥架(200mm宽)敷设300米,穿SC50钢管暗敷设200米。已知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共10个。请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列出该电缆工程可能涉及的主要清单项目,并简要说明其工程量计算规则。

考点解析:

  • 考点一:清单项目的准确划分。 本题的关键在于避免清单项目的重复或遗漏。电缆敷设本身是一个清单项,但不同的敷设条件(桥架与穿管)通常不单独列项,而是包含在电缆敷设的综合单价中考虑。电缆保护管(SC50钢管)的敷设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清单项目。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是另一个独立的清单项目。
    因此,本案例至少应列出“电力电缆敷设”、“电缆保护管敷设”、“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三个清单项。
  • 考点二:工程量的精确计算。
    • 电缆长度: 计算规则明确规定,电缆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并应考虑波形、弯度、交叉、预留等附加长度。题目中给出的500米若已“含预留”,则直接按500米计。考生需清楚各种预留长度的规定(如进入箱、柜的预留等)。
    • 保护管长度: 穿管敷设的200米电缆,其保护管长度原则上应与电缆穿管长度一致,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
    • 电缆头数量: 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一根电缆有两个头,但需根据图纸和系统图确定具体数量,本题已直接给出为10个。
  • 考点三:项目特征的详细描述。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关键。对于“电力电缆敷设”项目,必须描述清楚电缆的型号、规格(YJV-435+116)、敷设方式(沿桥架、穿管)等。这些特征将直接影响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量。

(二) 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例题模拟: 某住宅建筑给水系统,采用PP-R塑料管(S4系列),热熔连接。DN25的管道设计图示长度为80米,管道上安装DN25的螺纹阀门3个。试计算该DN25管道系统的工程量,并说明管道消毒、冲洗的压力试验应如何计价。

考点解析:

  • 考点一:管道工程量的计算。 管道安装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不扣除阀门、管件及附件所占长度。
    因此,DN25管道的工程量就是80米。阀门应单独列项计算,单位为“个”。
  • 考点二:管件费用的处理。 这是一个易错点。对于PP-R塑料管热熔连接,其管件(如三通、弯头、直接头)的安装费以及管件本身的价值,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通常已经包含在管道安装的综合单价内,不再单独计算工程量。这与需要单独计算管件安装工程量的法兰连接、沟槽连接等方式有显著区别。
  • 考点三:措施项目工作内容的归属。 管道的水压试验、消毒、冲洗,在清单计价规范中,其工作内容通常已归属于相应的管道安装清单项内,是综合单价的一部分,不应再单独列项计算。但考生需注意,如果招标文件有特殊要求或施工方案有特别说明,也可能需要单独列项。

二、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与计价依据

本部分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基本原理、费用构成以及各类计价依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做好计价工作的理论基石。

例题模拟: 某安装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为100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200万元。措施项目费费率按省级建设主管部门规定计取。已知总承包服务费率为2%(暂按专业分包工程估算价100万元计算),暂列金额为5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或招标控制价)总价(不考虑规费和税金)。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建安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这一基本公式。本题要求计算不含规费和税金的造价。
  • 考点二: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 这是本题的核心考点。
    • 措施项目费: 题目中未给出具体费率,但提示“按省级规定计取”。在实际计算中,措施项目费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等通常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或“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人工费”为计算基数。本题中,若假设措施项目费费率为分部分项工程费的5%,则措施项目费=1000万 5% = 50万元。
    • 其他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
      • 暂列金额: 按招标文件列出的金额直接计入,为50万元。
      • 总承包服务费: 按招标人预计的分包专业工程估算价乘以费率计算。本题中为100万 2% = 2万元。
  • 考点三:计算汇总。 总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1000万) + 措施项目费(假设50万) + 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50万 + 总承包服务费2万 = 52万) = 1102万元。此题考查了考生对费用构成和计算逻辑的清晰把握。

三、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部分侧重于考查考生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进行造价控制的能力,涉及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

例题模拟: 某安装工程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某项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超过合同基准价的±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风险由发包人承担。施工期间,某种主要电缆的合同基准价为100元/米,施工期采购时的市场价格为120元/米。本工程该项电缆的预算用量为1000米。试计算发包人应补偿承包人的材料价差款是多少。

考点解析:

  • 考点一:价格风险分担原则的理解。 本题是典型的合同价款调整问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核心是理解风险分担的界限。
  • 考点二:价差计算。
    • 第一步:确定风险幅度。 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为±5%。基准价100元/米,其5%的波动范围为95元至105元。
    • 第二步:判断是否调整。 市场价120元/米,高于105元的上限,故需要调整。
    • 第三步:计算调整额。 发包人承担的是“超过部分”。
      因此,调整的价格差为:120 - 105 = 15元/米。注意,不是120 - 100 = 20元/米,因为100元到105元之间的5元价差风险由承包人承担。
    • 第四步:计算总价差款。 应补偿的价差款 = 调整单价 × 用量 = 15元/米 × 1000米 = 15000元。
  • 考点三:实际应用延伸。 考生还需掌握当市场价格下跌时的计算逻辑,以及材料用量发生变化时(如图纸变更导致用量增减)应如何调整,这通常涉及“数量风险”与“价格风险”的交叉问题。

四、 工程合同价款管理

合同管理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工作之一,本部分考查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应用以及处理合同纠纷的能力。

例题模拟: 某安装工程项目,承包人按合同约定提交了已完工程量报告。发包人收到报告后,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未进行核实。一周后,承包人通知发包人,视同发包人认可其报告的工程量。随后,承包人依据其上报的工程量申请支付工程进度款。发包人认为其工程量存在虚报,不予认可。请分析此争议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考点一:关于工程量确认的默示条款。 本题直接关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用条款。条款通常约定: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已完工程量报告后,应在约定时间内(如7天或14天)核实。发包人未在约定时间内核实,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告视为已被发包人认可,作为工程价款支付的依据。
  • 考点二:程序性权利的行使。 承包人的做法符合合同程序。发包人因自身原因未在约定时间内履行核实义务,则丧失了在事后以“工程量虚报”为由单方面否认的权利。这种“视为认可”制度是为了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发包人通过拖延确认来拖欠工程款。
  • 考点三:争议解决途径。 在此情况下,发包人应按承包人上报的工程量支付进度款。如果发包人确有证据证明工程量存在重大不实,其正确的做法不是直接拒付,而是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提出诉求,并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但在争议解决前,原则上应遵循“视为认可”的约定。

五、 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新工艺

随着行业发展,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内容已成为考试的重要补充,考查考生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例题模拟: 简述BIM技术在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解析:

  • 考点一: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BIM模型包含丰富的构件信息,通过软件可自动、快速统计工程量,减少人工算量的错误和遗漏,实现“一模多用”。
  • 考点二:支持全过程成本控制。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进行多方案造价对比和优化;在施工阶段,将BIM与进度计划结合,进行动态的成本监控和资金需用计划编制;在竣工阶段,模型与结算数据关联,便于审核和归档。
  • 考点三:促进各方协同与管理。 BIM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造价工程师可以更早地介入项目,与设计师、施工方协同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施工难点等问题,从源头上避免变更和返工带来的成本增加。
  • 考点四:助力造价数据积累与分析。 基于BIM的造价数据可结构化存储,便于企业形成自己的历史数据库和指标库,为后续项目的估算、概算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备考承德一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考生在研习真题、掌握考点的同时,务必回归教材和规范,夯实理论基础,并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将理论知识与承德乃至全国的工程实践相结合,方能从容应对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