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怀化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怀化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地级市,其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的需求持续旺盛。该考试是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怀化考生与全国考生一样,需通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的考核。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工程造价实践,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尤其注重考生在复杂工程环境下进行造价确定、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能力。真题是考生备考最权威的指南,其例题不仅反映了最新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更深入考查了对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造价指数应用、投标报价策略、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剖析,掌握其背后的考点逻辑、计算思路和常见陷阱,对于怀化考生系统构建知识体系、精准把握复习方向、提升应试通过率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下面呢将通过典型例题的详解,对高频考点进行深入解析。《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例题一: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
背景材料:某怀化地区新建框架结构办公楼,已知其基础平面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等设计文件。要求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计算该项目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并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计算(已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当地信息价)。
问题:1.试计算C30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工程量。2.给定定额子目及人材机价格,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解答与解析:
1.工程量计算:此问考查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需根据图纸确定独立基础的数量、几何尺寸(通常为棱台体或阶梯形)。计算单个基础的体积,对于棱台体公式为V = h/6 [ab + (a+a1)(b+b1) + a1b1],其中a、b为下底边长,a1、b1为上口边长,h为高度。然后乘以基础总数,得出总体积。计算过程中务必注意单位统一(一般为立方米),且不扣除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这是计量科目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
2.综合单价计算:此问是计价的核心。综合单价 = (∑(定额人工消耗量×人工单价) + ∑(定额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 ∑(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台班单价) + 管理费 + 利润) × (1+风险系数)。解题步骤:依据项目特征套用对应的预算定额子目;根据题目给定的人工、材料(如商品混凝土C30、钢筋等)、机械台班的市场信息价或预算价,计算出该定额子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即直接工程费);接着,按地区费用定额规定的取费基数和费率计算管理费和利润;汇总并考虑风险因素,得出综合单价。此题关键点是准确套用定额和理解费用构成。
核心考点:
- 工程量计算规范的应用:熟练掌握国标清单的计算规则,能准确识图并计算主要工程实体的净量。
- 定额套用与换算:能够根据施工工艺和材料规格,正确选择定额子目,并能进行必要的系数换算(如厚度、运距等)。
- 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深刻理解综合单价的费用构成,熟练掌握其计算流程,这是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的基础。
背景材料:某怀化市政道路工程,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施工期间,因业主原因导致某项工作的工程量增加了25%,且该工作的直接工程费超过了原投标总价的2%。
于此同时呢,地方政府发布了新的建材指导价,其中水泥价格较投标期上涨了10%(合同约定:价格波动超过±5%时,可调整材料价差)。
问题:1.试分析工程量增加部分应如何计价?2.水泥价格涨幅超过约定比例,应如何调整合同价款?
解答与解析:
1.工程量偏差的计价: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于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的调整规则。本例中工程量增加25%(>15%),其超出15%部分的工程量(即10%),其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具体调低方法合同应有约定,如按原综合单价的一定系数);而15%以内部分的工程量,仍按原投标综合单价执行。
除了这些以外呢,由于该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了总价的2%,还可能涉及合同总价的调整。
2.物价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对于水泥价格涨幅10%(超过合同约定的±5%临界值),应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调整法来进行价差调整。通常,价差 = 定额消耗量 × (现行价格/信息价 - 基准期价格/信息价) × (1+税率)。调整的价差只计取税金,一般不计管理费和利润。此题考查对合同价款调整条款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考点:
- 工程量偏差的合同履行: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的单价调整原则。
- 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熟悉价格指数调整法和造价信息调整法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理解价差的计算只计取税金的原理。
- 合同纠纷的预判与处理:能够根据合同条款和规范,对工程变更、索赔等事件进行价款方面的合理判断。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例题三:施工技术与材料辨析
-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与特点:要求考生掌握各种支护结构(土钉墙、排桩、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等)的受力特性、适用土层、开挖深度以及防水性能,能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影响:能够结合具体地区(如怀化的红壤、多雨特性)分析其对工程施工技术和方案选择的影响。
-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同材料(如水泥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
- 清单计量规则的精确记忆:对《计量》科目中各种构件(如梁、板、柱、楼梯、屋面、钢筋等)的计算规则必须清晰、准确记忆,特别是扣除与不扣除、并入与不并入的界限条件。
- 易混淆点的区分:能区分清单计价规范与预算定额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上的异同。
- 项目总投资的构成:熟练掌握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的组成关系。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指标计算:深刻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能准确区分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折旧摊销),熟练掌握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经济含义。
- 条件分析与审题:能够发现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或缺失的条件,并做出合理假设或判断。
- 招投标法律法规: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重要条款,特别是关于招标程序、投标要求、串通投标的认定、废标情形等必须熟记。
- 合同管理:熟悉《民法典》合同编中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以及合同类型、价款约定方式、履行和违约责任等。
问题:在怀化多雨地区的边坡支护工程中,下列哪种支护结构同时具备挡土和截水功能?并简述其适用条件。
A. 土钉墙
B. 排桩
C. 地下连续墙
D.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
解答与解析:正确答案是C,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它是在地表以下浇筑的连续钢筋混凝土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既能可靠地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挡土),其墙体本身又是良好的防渗帷幕(截水),非常适合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开挖深度大的工程。怀化地区降水丰富,地下连续墙的应用有其优势。
选项分析:A. 土钉墙:主要用于土体加固和稳定,其截水能力很差,需配合其他降水或防水措施。B. 排桩:如钻孔灌注桩排桩,其主要功能是挡土,桩间需要设置止水帷幕(如旋喷桩)才能起到截水作用。D.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依靠自身重量抵抗土压力,具有一定的挡土功能,但其抗渗性能有限,在动水压力作用下易发生渗透破坏。
核心考点:
问题: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关于现浇混凝土楼梯的工程量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平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500mm的楼梯井
B. 以立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C. 以平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D. 以平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应扣除所有楼梯井
解答与解析:正确答案是A。清单规范中明确规定,现浇混凝土楼梯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这是计量中的一项重要规则,考生必须牢记。选项B是定额中可能存在的计量方式;选项C和D均与规范规定不符。
核心考点:
背景材料:某拟在怀化投资建设的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80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为500万元,流动资金估算为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2000万元(含折旧摊销)。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
问题:1.试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2.在不考虑税金的情况下,试计算项目年均净现金流量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解答与解析:
1.总投资计算:项目总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 + 无形资产投资 + 流动资金 + 建设期利息(本题未提及,故忽略)。
因此,总投资 = 8000 + 500 + 1000 = 9500万元。
2.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年均折旧摊销(假设按直线法,残值为0,寿命期未给出,此步骤通常需要更多信息,但本题隐含可从经营成本中分离)是一个难点。题目说明经营成本“含折旧摊销”,因此年均净现金流量(NCF)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不含折旧摊销)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 - 折旧摊销)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 + 折旧摊销。但另一种更简单的理解是,净现金流量 = 净利润 + 折旧摊销。本题未直接给出折旧摊销额,是设置的一个障碍。假设需要先计算折旧摊销。
更直接的思路:净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现金流入主要是营业收入,现金流出主要是经营成本(但注意,经营成本中的折旧摊销是非付现成本,并未实际现金流出)。
因此,年均净现金流量 = 年均营业收入 - (年均经营成本 - 年均折旧摊销) = 4000 - (2000 - 年均折旧摊销) = 2000 + 年均折旧摊销。
本题条件不足,无法精确计算年均折旧摊销。这是一种常见陷阱,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考试中,若遇到此类条件模糊的情况,应写明假设或指出条件不足。但就解题而言,有时会默认折旧摊销已包含在经营成本中,净现金流量可直接用(营收-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的公式,但数值仍需折旧摊销额。
另一种出题方式可能是直接给出“经营成本(不含折旧摊销)”。本题旨在考查概念。
静态投资回收期(Pt) = 总投资 / 年均净现金流量。同样依赖于上一个问题的结果。
此例题说明《造价管理》中财务评价部分对概念清晰度的要求极高。
核心考点:
问题: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列情形中,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是( )。
A.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编制
B.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账户转出
C.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策略
D. 以上全部
解答与解析:正确答案是D。以上全部选项A、B、C均是《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明确列举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这类题目考查对法律法规条款细节的记忆和理解,属于《造价管理》科目中的必考内容。
核心考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