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综合评述安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在安徽地区的具体实施,其核心地位与全国其他省份一致,是衡量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与执业能力的关键标尺。考试并非考察对孤立知识点或特定地方定额的死记硬背,而是深度融合了国家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通用规范、法律法规、标准图集以及安徽省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特点。真题的命制始终围绕“技术、经济、管理、法规、实务”五位一体的知识体系,旨在选拔出能够独立承担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综合性极强,一道案例题可能横跨计量、计价、合同、索赔等多个环节;二是实践性突出,紧密贴合工程实际,要求考生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时效性明显,考题内容会随着新政策、新规范、新技术的出台而动态调整。
因此,备考安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绝不能停留在对教材的浅层理解,必须通过深入研究真题,把握命题规律,洞悉核心考点,并结合安徽省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性的知识整合与能力训练。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解析。
安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贯穿于所有科目,尤其在《建设工程计价》科目中占据核心地位。
考点解析: 该考点要求考生不仅熟记我国现行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构成框架(如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更要深刻理解各项费用的内涵、计算基数与计算方法。特别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两种构成模式(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及其对应关系,是必考内容。考生需清晰区分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具体组成,并能熟练运用。
例题示例:某新建项目,拟从国外引进一套工艺设备,重量800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为600万美元。国际运费标准为300美元/吨,运输保险费率为3‰,银行财务费率为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0%,增值税率为13%。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设备从到货口岸至安装现场500公里,运输费为0.5元/吨·公里,装卸费为50元/吨,国内运输保险费率为1‰。现场保管费率为2‰。试计算该进口设备的购置费。
解析思路:
1. 计算抵岸价: 货价(FOB)= 600 × 6.8 = 4080万元 国际运费 = 300 × 800 × 6.8 / 10000 = 163.2万元(注意单位换算) 运输保险费 = (4080 + 163.2) × 3‰ / (1 - 3‰) ≈ 12.78万元 到岸价(CIF)= FOB价 + 国际运费 + 运输保险费 = 4080 + 163.2 + 12.78 = 4255.98万元 银行财务费 = FOB价 × 费率 = 4080 × 5‰ = 20.4万元 外贸手续费 = CIF价 × 费率 = 4255.98 × 1.5% = 63.84万元 关税 = CIF价 × 税率 = 4255.98 × 20% = 851.20万元 增值税 = (CIF价 + 关税) × 税率 = (4255.98 + 851.20) × 13% = 663.93万元 抵岸价 = CIF价 + 银行财务费 + 外贸手续费 + 关税 + 增值税 = 4255.98 + 20.4 + 63.84 + 851.20 + 663.93 = 5855.35万元
2. 计算国内运杂费: 运输费 = 0.5 × 500 × 800 / 10000 = 20万元 装卸费 = 50 × 800 / 10000 = 4万元 运输保险费 = 抵岸价 × 费率 = 5855.35 × 1‰ = 5.86万元 现场保管费 = 抵岸价 × 费率 = 5855.35 × 2‰ = 11.71万元 国内运杂费合计 = 20 + 4 + 5.86 + 11.71 = 41.57万元
3. 计算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 = 抵岸价 + 国内运杂费 = 5855.35 + 41.57 = 5896.92万元
关键点拨: 此题综合考察了进口设备原价的各项构成计算,链条长,环节多。考生必须清晰掌握从FOB价到抵岸价的计算流程,每一步的计算基数都不同,极易混淆。
于此同时呢,要注意单位换算(如美元与人民币、吨公里与元)和费率应用的准确性。

二、 工程计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中,分值占比极高。
考点解析: 此部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以及相关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市政工程等国家计量规范。考点包括: 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准确应用。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的编制。 综合单价的组价过程,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以及人材机市场信息的套用。 安徽省地方定额与国标清单的衔接与应用。
例题示例:某办公楼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土壤类别为三类土。基础平面图及剖面图显示,基础垫层底宽1.2米,挖土深度1.8米,基础总长度150米。施工方案考虑工作面宽度每边增加300mm,放坡系数为0.33。要求:(1)计算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2)若人工挖土方综合单价为45元/m³,试计算该部分土方开挖的分部分项工程费。
解析思路:
1. 计算挖土断面面积: 基础底宽 = 1.2m 考虑工作面,槽底宽度 = 1.2 + 0.3 × 2 = 1.8m 挖土深度 = 1.8m 放坡宽度 = 1.8 × 0.33 = 0.594m 槽口宽度 = 1.8 + 0.594 × 2 = 2.988m 挖土断面面积 = (1.8 + 2.988) × 1.8 / 2 = 4.3092 m²
2. 计算土方体积: 土方开挖工程量 = 断面面积 × 长度 = 4.3092 × 150 = 646.38 m³
3. 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 = 工程量 × 综合单价 = 646.38 × 45 = 29087.1元
关键点拨: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是高频考点。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并应用工作面、放坡等施工技术参数。计算断面面积时,要区分矩形、梯形等不同形状。
于此同时呢,要明确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可能存在的差异(如放坡和工作面在清单规则中是否计入),此题是按定额规则计算的施工量。

三、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管理此部分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案例分析》科目的核心,涉及法律、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
考点解析: 考点覆盖招投标的全过程,包括招标方式、招标文件的组成、投标策略、评标方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等)、中标后的合同签订。合同管理部分更是重点,涉及合同类型(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选择与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解读、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价格调整、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
例题示例:某固定单价合同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因使用需求变化,发出了工程变更指令,取消了合同中一项原定价值为80万元的分项工程,同时新增了一项类似复杂程度的分项工程。经发承包双方核实,新增项目的工程量为500m³,合同中原有类似项目的综合单价为380元/m³。但由于材料品牌升级,双方确认新项目的综合单价应调整为420元/m³。
除了这些以外呢,因该变更导致承包人的一台专用机械闲置了5天,台班折旧费为800元/天,管理费和利润费率合计为20%。试计算此项变更涉及的合同价款调整额。
解析思路:
1. 计算工程变更引起的价款调整: 被取消分项工程的价款减少:-800,000元 新增分项工程的价款增加:500 × 420 = 210,000元 直接工程变更部分的价款净调整额:210,000 - 800,000 = -590,000元
2. 计算索赔费用(机械闲置): 机械闲置折旧费:5 × 800 = 4,000元 管理费和利润:4,000 × 20% = 800元 索赔费用合计:4,000 + 800 = 4,800元 注意:此索赔是因发包人变更引起,应予补偿。
3. 计算总的合同价款调整额: 总调整额 = 工程变更价款调整 + 索赔费用 = -590,000 + 4,800 = -585,200元(即合同价款应调减585,200元)
关键点拨: 此题综合考察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价款计算。考生需明确:变更和索赔是两种不同的合同价款调整事件,应分别计算后再汇总。变更部分直接按新的工程量和高单价计算;索赔部分则需计算直接损失(折旧费)并在此基础上计取管理费和利润。流程清晰、依据充分是得分关键。

四、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该考点是《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科目的基础,也为《案例分析》中的计量与计价提供技术支持。
考点解析: 要求考生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材料(如水泥、钢材、混凝土、沥青、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的性能、应用范围及检验方法。
于此同时呢,要掌握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选择、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动态。这部分知识常与计量规则结合考查。
例题示例:(多选题)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采取的措施,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 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B. 掺入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C. 采用内部冷却法,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循环冷水降温D. 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确保搅拌均匀E. 采取分层浇筑措施,并控制浇筑层间的间隔时间
解析思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技术难题是控制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 选项A:正确。使用低热水泥和掺加掺合料可以减少水化热。 选项B:正确。外加剂可以改善工作性,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 选项C:正确。内部冷却是有效的温控措施。 选项D:错误。延长搅拌时间可能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且对控制水化热无直接益处,甚至可能影响性能。 选项E:正确。分层浇筑有利于散热。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E。
关键点拨: 此类题目考查对施工技术原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考生需要理解每一项技术措施背后的目的和原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五、 工程项目投融资与财务评价此部分属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宏观层面内容,对于造价工程师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理解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解析: 考点包括项目资本金的筹措方式、项目融资模式(BOT、PPP等)、资金成本的计算、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静态评价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动态评价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动态投资回收期等),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例题示例: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10年。项目建设投资为2000万元,全部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项目运营期初需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运营期内每年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经营成本为400万元。项目期末固定资产残值为100万元,回收全部流动资金。设基准收益率为10%。试计算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NPV),并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解析思路:
1. 绘制现金流量图或列出现金流量表: 第0年:-1000万(投资) 第1年:-1000万(投资) 第2年:-300万(流动资金) 第3年至第12年(运营期):每年净现金流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 = 1000 - 400 = 600万 第12年(期末):回收残值 + 回收流动资金 = 100 + 300 = 400万
2. 计算净现值(NPV): NPV = Σ(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 (P/F, 10%, t)) NPV = -1000 × (P/F,10%,0) - 1000 × (P/F,10%,1) - 300 × (P/F,10%,2) + 600 × [(P/A,10%,10) × (P/F,10%,2)] + 400 × (P/F,10%,12) 查表或计算:(P/F,10%,0)=1, (P/F,10%,1)=0.9091, (P/F,10%,2)=0.8264, (P/A,10%,10)=6.1446, (P/F,10%,12)=0.3186 NPV = -1000 × 1 - 1000 × 0.9091 - 300 × 0.8264 + 600 × [6.1446 × 0.8264] + 400 × 0.3186 计算步骤略,最终求得NPV应为一个正值。
3. 项目可行性判断: 因为NPV > 0,所以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关键点拨: 财务评价题目的难点在于准确识别各时间点的现金流量(特别是建设期投资的分摊、流动资金的投入与回收、期末回收等),并熟练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务必注意折现的时点(通常是建设期初)。
备考策略与建议面对涵盖面广、深度大的安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科学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 夯实基础,吃透教材:官方教材是命题的根本依据。必须逐章精读,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研究真题,把握规律:历年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备考资料。通过反复练习真题,不仅可以熟悉题型和难度,更能洞察高频考点、命题思路和常见陷阱。
  •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动态:造价工作实践性强。备考时应主动将教材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联系,关注安徽省工程造价管理的最新政策、定额标准和市场信息价的变化。
  • 勤于动手,强化计算:尤其是《案例分析》科目,计算量大,公式多。必须亲自动手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避免眼高手低。
  • 归纳总结,构建体系: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编织成网。
    例如,将涉及合同价款调整的各种情形(变更、索赔、价差调整等)进行对比梳理。
  • 模拟训练,掌控时间:在备考后期,应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锻炼应试心态和时间分配能力。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考生能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从而在安徽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