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
开州区作为重庆市的市辖区,其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严格遵循国家统一考试大纲与命题方向,同时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尤其在土木建筑领域,试题内容紧密围绕实际工程需求,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专业实践水平。考试真题通常涵盖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价、工程技术与计量及案例分析四大科目,其中案例分析作为核心难点,重点检验考生在成本控制、合同管理、造价鉴定及 BIM 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考点分布上,既强调对清单计价规范、造价构成、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也突出对政策法规更新、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应对以及全过程造价管理等前沿内容的灵活运用。真题例题常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要求考生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综合单价分析、工程结算审核及造价指数调整等具体操作,充分体现考试对执业能力的实战化导向。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解析,考生不仅能熟悉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更能系统提升专业判断力和经济分析能力,为从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一、 工程造价管理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该科目侧重于对造价基本理论、法律法规以及全过程管理知识的考查。
例题: 根据现行规定,关于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B. 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C.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D. 流动资金是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
考点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与理解。该考点是造价管理的基础核心,必须清晰掌握总投资的层次划分与各组成部分的内涵。
- 核心考点1: 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其完整构成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选项A的描述是完全正确的。
- 核心考点2: 建设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构成。选项B正确。
- 核心考点3: 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选项C正确。
- 核心考点4: 流动资金的概念。流动资金是指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占用的周转资金,通常在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的所有选项均为正确表述,属于多选题中考查基本概念的典型题型。考生需对造价构成图表有烂熟于心的掌握,并能准确区分建设投资与总投资、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等易混概念。
二、 工程计价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该科目重点考查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应用,以及各阶段的计价方法。
例题: 某招标工程招标控制价为1亿元,其中暂列金额为800万元。某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9200万元。经计算,该投标人报价的浮动率为( )。
A. 6.0% B. 8.0% C. 8.7% D. 92.0%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投标报价浮动率的计算,这是评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计算,也是实务中的常见操作。
- 核心考点1: 报价浮动率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浮动率 = (1 - 投标人报价 / 招标控制价) × 100%。但需特别注意计算基础。
- 核心考点2: 暂列金额的处理。招标控制价中的暂列金额是招标人用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工程量变更、合同调整等暂定项目的一笔费用,该费用在计算浮动率时应从招标控制价中扣除,因为它不属于承包人最终完全掌控的工程价款。
- 解题步骤:
- 计算扣除暂列金额后的招标控制价:10000 - 800 = 9200万元。
- 计算浮动率:(1 - 9200 / 9200) × 100% = 0%。
计算结果为0%,但选项中并未给出此答案,这表明需要检查公式和理解。另一种理解是,浮动率是相对于总控制价而言的调整幅度。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浮动率L = (1 - 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但当中的暂列金额是否扣除存在争议,通常为不扣除。若直接计算:(1 - 9200/10000) × 100% = 8.0%。故最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此例题提示考生,需深刻理解计价规范中关于浮动率计算的明确规定,并注意题目中设置的“暂列金额”这一陷阱。
三、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该科目考查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例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关于土方工程工程量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挖沟槽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B. 挖一般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放坡及工作面增加的工程量
C. 冻土开挖按设计图示尺寸开挖面积乘以厚度以体积计算
D. 挖基坑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考点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土方工程多个分项工程的计算规则,是技术与计量科目中的重中之重,要求记忆准确。
- 核心考点1: 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的划分规则及计算方法。挖沟槽土方:底宽≤7m且底长>3倍底宽为沟槽;底长≤3倍底宽且底面积≤150m²为基坑;超出此范围则为一般土方。计算规则上,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但放坡和工作面等施工增加量需根据施工方案另行计入,清单计价中不扣除也不增加。故选项A正确,B错误(不应扣除放坡和工作面量)。
- 核心考点2: 冻土开挖的计算规则。冻土开挖按设计图示尺寸开挖面积乘以厚度以体积计算,选项C正确。
- 核心考点3: 挖基坑土方的计算规则。挖基坑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而非首层建筑面积,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和C。考生必须对计算规范中的各类工程量计算规则,特别是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等主要章节的规则进行反复记忆和对比学习。
四、 案例分析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该科目是综合应用前三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难度最大,形式多为计算和简答。
例题: 某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两项事件:事件1:因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导致基坑开挖工程量由合同约定的2000m³增加至2500m³。事件2:因罕见暴雨导致施工现场停工3天,并造成部分已建工程损坏和施工机械故障。承包商就此提出索赔。
问题: 1.针对事件1,承包商可否提出索赔?可以索赔哪些内容?
2.针对事件2,承包商可否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此案例题全面考查合同管理、索赔成立条件及索赔计算的应用能力。
- 核心考点1: 工程变更与索赔的判定。事件1中,工程量增加的原因是业主提供的资料有误,这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责任。
因此,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赔。 - 核心考点2: 索赔内容的确定。对于工程量增加,承包商可以索赔两部分费用:一是新增的500m³土方开挖的工程款(按合同单价计算);二是因工程量增加导致的措施项目费变化(如脚手架、模板、大型机械进出场等,若合同约定可调整)以及可能的管理费和利润。工期上,如果工程量的增加导致了关键线路的工期延误,亦可索赔工期。
- 核心考点3: 不可抗力事件的索赔处理。事件2中的“罕见暴雨”通常可认定为不可抗力事件。根据合同示范文本,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后果,应按以下原则承担:
- 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 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自己承担;
- 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 停工期间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工期予以顺延。
- 解题应用: 针对事件2,承包商可以提出工期索赔(停工3天),理由是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对于费用索赔:承包商的施工机械故障损失由自己承担,不能索赔;停工期间的人员窝工费、机械闲置费(一般按折旧费计算)通常由发承包双方合理分担,具体看合同约定;但照管现场和清理修复工程的费用,如果可以证明是为工程本身进行的,应由发包人承担。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依据合同条款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用原则,做到理由充分、条理清晰、结论明确。
五、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通过对以上真题例题的剖析,可以看出开州区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既重基础又考能力。
- 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务必以官方教材和考试大纲为根本,建立起“管理-计价-计量-案例”四科联动知识框架。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碎片化学习。
- 狠抓计算规则与计价规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各类工程计量规范是考试的“圣经”,必须逐字逐句研读,对关键的计算公式、规则和例外情况做到精准记忆和深刻理解。
- 强化案例分析训练: 案例是考试的决胜科目。应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模拟实战环境,严格计时完成。重点训练识图算量、工程计价、索赔与签证、工程结算等综合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 关注政策法规动态: 造价行业政策更新频繁,如增值税税率调整、造价指标发布、新清单规范解读等,都需要考生在备考期间持续关注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并将这些新变化融入知识体系中。
- 善用思维导图与错题本: 将繁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形成可视化记忆。
于此同时呢,准备错题本,定期回顾做错的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查漏补缺,避免在同一问题上反复犯错。
成功通过考试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对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深刻领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