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新疆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新疆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国家在水利工程造价领域设定的高水平专业资格认证,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水利工程特点,旨在考查考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能力。考试真题不仅覆盖工程造价的基础理论、法律法规、计价规范等通用知识,还深度结合新疆地区高寒、干旱、多风沙等自然条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以及当地材料供应、运输条件、生态保护要求等实际因素,体现出极强的地域性和实践性。考点解析显示,考试重点突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编制、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造价指标分析等核心能力的考查,同时要求考生熟练掌握BIM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通过对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能够系统把握考试方向,精准识别高频考点与难点,如基于当地条件的定额调整、特殊施工措施费的计算、水土保持工程的造价控制等,从而有效提升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能力。总体而言,该考试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广度、深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是衡量是否具备高级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新疆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真题例题及解析
例题:某位于新疆干旱地区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需采用特殊的抗渗混凝土,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W8F150。已知当地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价格因运距远高于内陆地区,且施工期间需采取持续降水和温控措施。试计算该抗渗混凝土的预算单价(列出详细计算过程),并说明新疆地区特殊条件对混凝土单价的影响因素。
解析:此题核心考点是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及地区性因素对造价的影响。计算过程首先需依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相应定额,确定C30W8F150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用量。关键在于材料原价的确定,新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成本高昂,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的价格需采用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价或市场询价,并充分考虑长距离运输带来的运费和损耗。施工措施费是重要增项。新疆干旱地区施工可能需增加额外的洒水养护、混凝土搅拌车清洗水循环使用等措施;F150的抗冻等级要求可能需掺加高性能引气剂、防冻剂等昂贵外加剂;若在冬季施工,还需计算冬季施工增加费,包括加热原材料、成品保温覆盖等费用。综合费率(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需按新疆地区相关规定计取。通过此题,考生必须掌握基础单价计算原理,并具备将理论应用于新疆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的能力。
常见考点归纳:
- 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具体内容与计算。
- 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材料原价+运杂费)×(1+采购及保管费率)+运输损耗费。
- 地区性因素影响:运距、海拔、气候(冬季施工、风沙施工)、材料资源匮乏程度等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影响。
- 特殊施工措施费的计算:如降水、排水、保温、防风沙等措施的计取方法与标准。
例题:根据提供的某新疆河道整治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其中一项为“生态护坡(采用格宾石笼网箱,厚度0.5m)”。清单中给出了工程量,但未明确石料来源。已知项目所在地附近无合格石料场,最近料场距工地150km。请阐述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对此清单项目进行综合单价组价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的组成以及如何应对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带来的风险。进行组价时,需考虑以下关键因素:第一,石料价格。由于项目特征未明确石料来源,造价工程师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或依据招标文件补充信息,确定石料采购地点。运距150km将产生巨额运杂费,这部分费用应计入材料价格中。第二,石料规格与损耗。格宾石笼所需石料的粒径、强度有特定要求,筛选和加工可能产生较大损耗,需在材料消耗量中考虑。第三,安装施工效率。新疆地区可能存在的风沙天气会影响户外作业效率,导致人工、机械降效,这部分风险费用应在措施项目费或综合单价中的人工、机械费内适当考虑。第四,生态要求。河道整治工程可能涉及环保要求,如石料的清洗、避免对河道的污染等,可能产生额外费用。组价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确保综合单价包含了完成清单项目所需的所有人工、材料、机械、管理、利润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常见考点归纳:
- 工程量清单的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税金。
- 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
- 项目特征描述的重要性:其特征是组价的基础,描述不清会导致计价争议。
- 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与原则。
例题:新疆某输水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原地质勘察报告未能揭示的深层软基,设计单位据此发出变更通知,将原设计的普通基础换为预应力管桩基础。作为发包人的造价工程师,请论述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合同价款调整申请时,应重点审核哪些内容?并说明预应力管桩的工程量及单价应如何确定。
解析:此题为典型的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调整问题,考查造价工程师的合同管理能力。审核重点应包括:其一,变更的合规性。确认设计变更通知是否由有效授权人签发,程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其二,计价依据的准确性。审核承包人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进行调整。若合同中有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单价,应优先采用;若无,应重新组价。其三,工程量的真实性。需核对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记录、监理签字确认的工程量,确保其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其四,单价组成的合理性。对于新组价的预应力管桩综合单价,应审核其材料(管桩本身、连接件等)、机械(打桩机)、人工的消耗量是否合理,价格是否采用当期信息价或市场价,管理费与利润的计取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其五,措施费调整。基础变更可能导致施工方案重大变化,如需要大型打桩设备进场、改变施工顺序等,应审核相关的措施费调整是否合理。对于新疆项目,还需特别关注因变更可能导致的工期延误及由此产生的降效费用或赶工费用。
常见考点归纳:
- 工程变更的确认程序与计价原则。
- 合同价款调整的方法:工程量偏差、物价波动、法律法规变化等引起的调价。
- 索赔费用的组成与计算:工期索赔与费用索赔。
-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关于变更与调价的合同条款应用。
例题:为新疆某山区新建一座拦河闸坝工程编制设计概算。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每年有效施工期短(约6个月),且地处偏远,电力供应不稳定,施工需自备发电设备。请分析在编制概算时,哪些费用项目会因这些特殊条件而显著高于常规地区?应如何合理确定这些费用?
解析:此题宏观考查设计概算的编制,并深度结合新疆工程的现实挑战。会显著增高的费用项目包括:其一,人工单价。偏远山区作业环境艰苦,通常需计取地区津贴或高原津贴,人工单价高于定额标准。其二,材料设备价格及运杂费。所有建材、设备均需长距离运输,运杂费占比极高,甚至可能超过材料原价。需详细调查运输路线、方式及费用标准。其三,机械台班单价。自备发电设备意味着机械台班费中不仅包括机械本身的折旧、维修、人工,还包括发电设备的租赁、燃料及操作费用,这部分需单独计算或对台班费进行大幅调整。其四,措施项目费。短期有效施工期可能要求赶工,产生赶工措施费。温差大需要对混凝土采取严格的温控措施(如预冷骨料、加冰拌和、后期通水冷却等),这些特殊措施费需单独计算。其五,临时设施费。为解决施工人员住宿、物资仓储等建设的临时设施标准和要求更高,费用增加。确定这些费用必须依靠详细的现场调查、当地造价站发布的调整系数以及类似项目的经验数据,不能简单套用标准定额。
常见考点归纳:
- 设计概算的组成:工程部分、移民与环境部分、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
- 预备费的计算: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的计算基数与费率。
- 地区单价调整:如何根据官方发布的地区调整系数对人工、材料、机械进行价差调整。
- 特殊条件下费用估算:针对高原、严寒、偏远等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的概算处理方法。
例题:BIM技术在某大型新疆水利枢纽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试简述如何利用BIM模型自动计算工程量,并与传统手工算量方式对比其优势。在新疆地区推广该技术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解析:此题聚焦行业前沿,考查信息技术与造价管理的融合。BIM技术的价值贯穿全过程:投资决策阶段快速进行多方案经济比选;设计阶段进行设计优化和碰撞检查,减少后期变更;招投标阶段自动、快速、准确地计算工程量,生成工程量清单;施工阶段实现动态成本控制、三维技术交底和变更管理;竣工阶段加速结算进度。利用BIM模型自动算量,是基于三维模型内置的构件信息(几何尺寸、材料属性等),通过软件内置的计算规则,自动扣减、分类、汇总生成工程量。与传统手工算量相比,其优势在于:效率极大提升,计算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准确性高,减少人为计算错误;一致性性强,模型修改后工程量自动更新,避免前后不一致;可视化好,便于核对和争议处理。在新疆地区推广的挑战可能包括:初始软硬件投入成本高;缺乏既懂水利造价又精通BIM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传统工作流程和习惯的阻力;以及项目参与各方(业主、设计、施工、咨询)协同工作的平台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
常见考点归纳:
-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原理、流程及优势。
- 造价管理信息化软件(如造价软件、ERP系统)的应用。
-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未来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影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