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乌鲁木齐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乌鲁木齐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我国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试内容紧密结合新疆地区,尤其是乌鲁木齐及周边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特点,旨在选拔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考试真题不仅覆盖了水利工程造价的基础理论、法律法规、计价规范等通用内容,还特别注重对新疆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水利工程(如高寒地区施工、节水灌溉、防洪抗旱工程等)造价管理的考查。真题例题通常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常将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竣工决算等多个知识点融于具体案例场景中,要求考生不仅会计算,更要懂管理、能决策。考点解析则深入揭示了命题思路和考核重点,帮助考生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乌鲁木齐乃至全疆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造价难题,例如材料价格波动应对、恶劣天气下的施工措施费计算、民族地区政策法规的特殊适用等。对考生而言,深入研究真题及解析是把握考试方向、提升应试能力、最终通过考试的关键途径。乌鲁木齐一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专题此部分是考试的核心基础,涉及工程费用的详细划分和具体计算,是后续应用的前提。例题1:某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需要采购一批C30混凝土。已知在施工期间,乌鲁木齐地区的P.O 42.5水泥不含税市场价为380元/吨,中砂不含税市场价为110元/吨,碎石(5-20mm)不含税市场价为90元/吨。经测算,每立方米C30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为:水泥350kg,中砂720kg,碎石1100kg,水180kg(水价忽略不计)。该工程施工地点偏远,材料运输距离较长,水泥、中砂、碎石的运输费率分别为0.65元/吨·公里、0.55元/吨·公里、0.50元/吨·公里,平均运输距离分别为120公里、80公里、60公里。采购及保管费率按2.5%计。试计算该C30混凝土的预算单价(不含税)。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能力,这是水利工程造价的基石。考点细分为:
- 材料原价:题目直接给出了不含税市场价,此为计算基础。
- 运杂费:计算的关键。需要根据每种材料的运输重量、运输距离和运输费率分别计算。运杂费 = 材料重量 × 运输距离 × 运输费率。注意单位换算(kg换算成吨)。
- 采购及保管费:计算基数是材料原价与运杂费之和。采购及保管费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采购及保管费率。
- 材料预算价格:最终结果为材料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三者之和。
- 单位换算与综合:计算出每吨材料的预算价格后,需再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消耗量,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费总和,即为其预算单价。
本题还隐含了新疆地区的典型特点:运输距离长、运杂费在材料价中占比高。考生必须准确把握这一地域特征,才能正确计算。计算过程需严谨,步骤清晰,避免单位错误。
例题2:某拦河闸工程位于天山北麓,冬季寒冷。招标文件中规定,为保证冬季施工质量,需采用蓄热法并结合暖棚法进行混凝土施工。已知该工程冬季施工期为3个月,需完成混凝土工程量5000m³。搭设暖棚的面积为2000m²,使用周期为3个月。暖棚搭拆费用为50元/m²,暖棚使用费(包括采暖燃料、设备折旧、人工等)为15元/m²·月。因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合需加热水和骨料,预计增加费用为35元/m³。因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和机械降效增加费用为25元/m³。试计算该工程冬季施工增加费总额。考点解析:本题聚焦措施项目费中的冬季施工增加费,极具地域特色。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冬季施工措施费是造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包括:
- 费用构成识别:能够清晰区分题目中给出的各项费用属于冬季施工增加费的哪一子项。暖棚搭拆费属于一次性投入的临时设施费;暖棚使用费属于持续发生的保温采暖费;混凝土拌合加热费和质量措施费;人工机械降效费属于效率损失费。
- 分类计算方法:
- 暖棚搭拆费 = 面积 × 单价
- 暖棚使用费 = 面积 × 月单价 × 月数
- 混凝土加热及降效费 = 混凝土工程量 × (加热单价 + 降效单价)
- 费用汇总:将以上分类计算的结果相加,得出冬季施工增加费总额。
此题考查考生对措施项目费计算原理的掌握,以及将实际施工方案转化为造价数据的能力,要求考生对新疆冬季施工的常用技术和成本构成有深入了解。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专题此部分考查基于《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能力,是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核心。例题3:某输水渠道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有一项“土方开挖”,项目编码为500101002001,土壤类别为Ⅱ类土,开挖深度3.5m,工程量清单量为25000m³。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开挖边坡坡度为1:0.75,并需在坑底一侧设置一条底宽1.0m、深0.8m的排水沟。请计算该土方开挖项目的施工方案工程量(即计价工程量),并说明清单工程量与计价工程量的区别。考点解析:本题核心考点是清单工程量与计价工程量的区别与计算,这是实现综合单价准确计价的关键。解析如下:
- 清单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渠道开挖后的净实体体积计算,不考虑放坡、操作工作面、排水沟等施工因素。故清单量为25000m³。
- 计价工程量: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根据自身选择的施工方案、地质条件、安全规范等,实际需要开挖的土方体积。此题中,计价工程量需考虑:
- 放坡:根据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计算放坡增加的土方量。
- 排水沟:排水沟的土方开挖量应计入总开挖量中。
- 计算能力:考生需掌握梯形断面、棱台体积等几何量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出考虑放坡后的开挖断面面积和体积,再加上排水沟的土方量,得出最终的计价工程量。
- 概念阐述:必须清晰说明:清单工程量是统一的,用于所有投标人报价的共同基础;而计价工程量是投标人根据自身情况计算的,是形成综合单价的基础。综合单价 =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清单工程量,但其中的“量”是基于计价工程量计算出来的总费用。
此考点在乌鲁木齐的渠道工程、基坑工程中非常普遍,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工程识图和土方量计算能力。
例题4:根据上述例题3的条件,假设施工单位测算出完成该土方开挖项目的总费用(人、材、机、管、利、风险)为1,200,000元。试计算该项“土方开挖”的综合单价(元/m³),并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与计价表。考点解析:本题承接上题,考核综合单价的计算及其在计价表格中的应用,是清单计价的最终输出环节。考点包括:
- 综合单价公式应用:综合单价 = 总费用 / 清单工程量。这里的总费用是基于计价工程量计算出来的全部成本利润之和,而除数必须是清单工程量,这才是“综合”的含义。
- 计算准确性:简单除法计算,但关键取决于上一步计价工程量和总费用计算的准确性。
- 计价表格填写:考生需熟悉《计价规范》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与计价表的格式,能正确填写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金额(综合单价合价)等栏目。其中,“项目特征”的描述至关重要,它是报价和后续结算的依据,必须与招标清单严格一致。
此题将计算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考查考生的整体计价流程掌握情况。
三、 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专题此部分涉及造价工程师在工程承发包阶段的核心工作,法律、法规与造价知识紧密结合。例题5:某乌鲁木齐市重点防洪堤防工程公开招标。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A的投标函上盖的是分公司公章,而非单位公章;投标人B的投标报价大写金额为“伍佰陆拾万元整”,而小写金额为“5600000元”;投标人C的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一项“钢筋混凝土箱涵”的综合单价明显低于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中相应单价的85%。请分别判断A、B、C三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否存在瑕疵或应作何处理,并说明理由。考点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投标文件符合性审查场景题,考核考生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考点解析如下:
- 投标人A:存在重大瑕疵。根据法律规定,投标文件盖章应使用单位公章或法定招标专用章。分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其公章一般不能用于对外签署重大经济合同,投标文件可能因此被认定为无效,作废标处理。
- 投标人B:存在细微偏差。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属于书写错误。评标委员会应书面要求该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或者补正,以投标人确认的大写金额为准。除非投标人拒绝澄清,否则不应直接废标。
- 投标人C:可能触发“不平衡报价”审查或“低于成本价竞标”的质疑。评标委员会应首先要求投标人C进行书面澄清,说明其低单价的理由(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或有剩余材料等)。如果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并提供证明资料,评标委员会有权认定其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且该报价可能影响其他合规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从而否决其投标。
此题要求考生不仅熟悉造价知识,更要具备强烈的法规意识,能够依据法规条款对复杂情况做出专业判断。
例题6:上述堤防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钢筋价格为固定价3800元/吨。在施工期间,因国际市场波动,钢筋价格发生大幅上涨,施工期间平均价格达4500元/吨。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要求补偿价差。业主方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考点解析:本题考核合同价格形式和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考点深入且实践性强。
- 合同价格类型判断:合同中明确约定“固定价”,这意味着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格不再调整。材料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风险。
- 风险分担原则:固定总价或固定单价合同,通常默认承包商承担了大部分材料涨价的风险,而业主承担了降价的风险。这是一种常见的风险分配方式。
- 索赔处理:业主方造价工程师应驳回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理由是:合同已有明确约定,且价格上涨属于承包商应自行承担的商业风险范畴,并非业主的过错或应承担的风险(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如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可调整)。
- 例外情况思考:虽然本题答案是驳回,但考生需知道例外情形,例如:若合同中有“价格指数调整”或“主要材料调价公式”等条款,则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调整。或者,如果价格上涨达到了“情势变更”的法定条件(极其罕见且严格),则可能另行协商。但本题未提供此类条件。
此考点在新疆这种地处边疆、材料运输成本高、价格受外部影响大的地区尤为重要,要求造价工程师具备清晰的合同解读和风险管控能力。
四、 竣工决算与成本控制专题此部分考查项目收尾阶段的造价管理能力,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题7:某水库工程竣工后,进行竣工决算。已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中,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8500万元,设备投资2200万元,待摊投资18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管理费650万元,勘察设计费350万元,征地补偿费800万元),其他投资100万元。经核实,该项目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财产价值中,应计入闸坝、厂房等固定资产的待摊投资分摊比例为75%,应计入管理用房等固定资产的分摊比例为25%。试计算应交付使用的闸坝、厂房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考点解析:本题考核竣工资产价值确定中的待摊投资分摊,是竣工决算的核心难点。考点解析如下:
- 理解待摊投资:待摊投资是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但需要分摊到所有受益固定资产上的共同费用。
- 确定分摊基数:通常,待摊投资的分摊基数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中应计入固定资产的部分。本题中,此三项之和为8500 + 2200 + 100 = 10800万元。
- 计算分摊率:但本题直接给出了待摊投资的分摊比例,简化了计算。需要分摊给闸坝、厂房的待摊投资 = 总待摊投资 × 75% = 1800 × 0.75 = 1350万元。
- 计算固定资产价值:应计入闸坝、厂房本身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的一部分,加上分摊过来的待摊投资,即构成其完整的交付价值。需要明确哪些建安投资和设备投资是属于闸坝和厂房的。题目虽未明说,但通常8500万和2200万中的大部分应属此类。假设全部建安和设备投资均属于需分摊的固定资产(闸坝、厂房及管理用房),则闸坝厂房的固定资产价值 = (属于它们的建安设备投资) + 分摊的待摊投资。此题需根据行业惯例理解,闸坝厂房是主体,其建安设备投资占比极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计算题。
此题要求考生对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竣工决算报表的编制有深入理解,能够完成从建设成本到资产价值的转化计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