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青浦区作为上海市重要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对专业交通运输造价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考生备考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紧密围绕国家及上海市相关定额标准、计价规范,并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区,尤其是示范区内的工程项目特点。考试内容不仅考查考生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等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考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特定场景的能力,例如公路、桥梁、隧道、水运航道等工程的计量与计价。考点覆盖广泛,从工程识图、工程量计算规则,到材料价格信息应用、各项费用构成与计算,再到最终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确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链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真题中时常出现结合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模式(如EPC总承包、BIM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题,这要求考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传统造价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知识更新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深入研习真题,精准把握考点,进行系统性的解析与练习,是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提升执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必须替换成

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概述与备考方向

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面向在青浦区从事或拟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包括公路、水运、机场、轨道交通等)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设立的职业资格考试。该考试旨在选拔和认定具备独立承担二级及以下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编制、审核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考试内容严格依据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同时会融入上海市建设工程造价相关的规章、定额及信息价等地方性规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备考方向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层面:

  • 理论基础牢固化:深入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计价模式以及交通运输工程的专业知识。
  • 规范标准熟练化: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上海市建筑和装饰、市政、安装等工程预算定额及其计算规则,特别是针对交通运输工程的专项定额。
  • 实务操作精准化:通过大量练习,提升工程识图、工程量计算、软件应用、费用组价等实际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系统化: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对考题中常见的合同价款调整、变更索赔、结算审核等场景。
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工程计量与工程量清单编制

此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直接考查考生的基本功。

例题示例: 某青浦区二级公路改造工程,路基宽度12米,路面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请根据给定的道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计算该工程主线K0+000至K1+500段的路面面积、各结构层工程量,并简要说明计算依据。

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识图能力。考生必须能准确从平面图确定道路中心线长度和曲线要素,从纵断面图获取设计高程和坡度,从横断面图理解路基各部分的尺寸和形状。这是进行工程量计算的前提。
  • 考点2: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上海市市政工程预算定额,路面工程面积通常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面积。结构层工程量一般按面积乘以设计厚度以体积计算。考生需明确区分面积与体积的计算规则,避免混淆。
  • 考点3:计算精度与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般为米(m),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计算过程中需注意单位统一和最终结果的精度要求(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 考点4:实际工程考量。虽然题目要求计算主线工程量,但在实际工作和更深层次的考题中,可能还需考虑交叉口、加宽段、路缘石等部位工程量的增减,考查考生的细致程度和对工程实际的了解。

备考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反复练习看图纸、运用计算规则,形成条件反射般的准确计算能力。

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二):材料预算价格与价差调整

材料费在交通运输工程造价中占比很大,其价格确定与调整是常考知识点。

例题示例: 青浦区某桥梁工程,设计采用C40商品混凝土。已知投标期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发布的C40商品混凝土信息价为450元/m³。施工期间,因市场波动,当期信息价调整为480元/m³。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可进行调整。工程实际使用C40商品混凝土1000m³。试计算施工单位可申报的材料价差金额。

考点解析:

  • 考点1:信息价的理解与应用。考生需清楚“信息价”的性质,它是由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综合平均价,是合同计价和结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题目中明确“信息价”作为基准,是解题的关键。
  • 考点2:风险幅度计算。合同约定的±5%是风险承担范围。首先计算价格波动幅度:(480-450)/450 ≈ 6.67%。由于6.67% > 5%,因此存在价差调整。
  • 考点3:价差计算。调整的是“超出部分”。风险幅度内的价格波动由承包人承担,即450 5% = 22.5元/m³的价格波动不调整。实际超出部分为 (480 - 450) - 22.5 = 7.5元/m³。或者,可直接计算可调部分的基础价:450 (1+5%) = 472.5元/m³,超出此基础价的部分为 480 - 472.5 = 7.5元/m³。最终价差金额 = 7.5元/m³ 1000m³ = 7500元。
  • 考点4:合同条款关联。此题背后考查的是对建设工程合同(特别是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中价格调整条款的理解。不同的合同可能有不同的约定方式(如指数法、公式法等),考生需具备根据具体合同条款进行计算的灵活性。
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三):各项费用构成与计算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每一部分的计算都是考点。

例题示例: 某青浦区河道护岸工程,经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为500万元,其中人工费100万元,材料费30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60万元,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人工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费率分别为20%和15%。措施项目费(仅考虑安全文明施工费,按人工费的10%计取)和规费(按人工费的20%计取)单独列项。增值税税率为9%。请计算该工程的招标控制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费用构成层次关系。考生必须清晰记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公式和计算顺序。通常是先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再计算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然后汇总得出税前造价,再计算规费和税金。
  • 考点2:企业管理费与利润的计算。题目给出了特定的计费基数(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费率。企业管理费 = (100 + 60) 20% = 32万元;利润 = (100 + 60) 15% = 24万元。
    因此,分部分项工程费 = 人+材+机+管+利 = 100+300+60+32+24 = 516万元(题目给出的500万元应为直接费小计,此处是常见陷阱)。
  • 考点3:措施项目费与规费计算。安全文明施工费 = 人工费100万 10% = 10万元。规费 = 人工费100万 20% = 20万元。
  • 考点4:税前造价与税金计算。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516 + 10 + 0 + 20 = 546万元。增值税 = 税前造价546万 9% = 49.14万元。
  • 考点5:招标控制价汇总。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价同理)= 税前造价 + 税金 = 546 + 49.14 = 595.14万元。

此题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对费用构成的整体框架和细节计算有精准的把握。

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四):综合案例分析——工程变更与索赔

案例分析题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通常以一个完整的工程背景材料呈现,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例题背景: 青浦区某新建城市道路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挖一般土方”项目量为50000m³,综合单价为30元/m³。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与地勘报告不符,实际开挖量增至60000m³,且出现了招标时未预见的大量淤泥,需进行换填处理。施工单位就此提出费用索赔。

问题:
1.针对土方工程量增加,应如何调整合同价款?
2.针对淤泥换填这一新增项目,应如何确定其价格?
3.施工单位索赔成立的条件通常包括哪些?

考点解析:

  • 问题1考点:工程量偏差调整。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于工程量偏差,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综合单价应予调低。本题中,工程量增加幅度为(60000-50000)/50000=20% > 15%。
    因此,500001.15=57500m³以内的部分,按原单价30元/m³结算;超出部分60000-57500=2500m³,其综合单价应由双方协商确定,通常参考原单价并考虑施工难度变化等因素适当调低。
  • 问题2考点:新增项目单价确定。淤泥换填属于新增项目,其单价确定有先后顺序:应采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新增项目的单价;若无适用,有类似项目的单价,可参照类似项目单价确定;若既无适用也无类似,则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承包人提出单价时,应依据现行计价规范、定额、市场价格信息及企业自身成本进行组价。
  • 问题3考点:索赔成立条件。索赔成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3)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此题中,地质条件变化通常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风险,若施工单位能证明其满足上述条件,则索赔可能成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不仅会计算,更要懂合同、懂程序、懂管理,能够站在造价工程师的角度进行专业判断。

核心考点归纳与备考策略

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核心考点可归纳为以下几大模块:

  • 工程造价基本理论与法规:包括工程造价构成、计价依据、计价模式、相关法律法规等。
  • 工程计量:重点是土木工程识图、工程量计算规则(清单规则与定额规则)的熟练掌握与应用。
  • 工程计价:涵盖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的计算,以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审核。
  • 合同价款管理:包括工程招标投标价格、工程变更、索赔、现场签证、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全过程价款管理。
  •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公路、桥梁、隧道、水运等专业工程的施工工艺、材料特性及其对造价的影响。

备考策略上,建议考生:

  • 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根本:精读指定教材,全面覆盖知识点,建立系统知识框架。
  • 以历年真题为导向:反复练习真题,熟悉题型、难度和命题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 以地方定额和信息价为补充:密切关注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市标准定额站发布的最新定额、计价规则和材料信息价,特别是涉及青浦区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特殊政策。
  • 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或模拟项目相结合,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
  • 善用模拟练习: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锻炼应试心理素质。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定能夯实基础,把握考点,提升应试能力,从而在青浦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青浦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事业贡献专业力量。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