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铜梁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城区,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专业的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需求旺盛。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地域性。针对铜梁区的考试,真题例题通常深度结合重庆地区,特别是铜梁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材料价格信息、定额标准以及常见的工程项目类型(如山区公路、桥梁隧道、市政道路改造等)。考点解析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等通用基础知识,更侧重于《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专业实务,包括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结算审核等核心技能。对真题的深入剖析,有助于考生精准把握考试方向,理解命题思路,将理论知识与铜梁区及重庆市的工程实践相结合。
例如,考题可能涉及基于重庆08系列定额进行工程量计算,或针对铜梁某特定项目的材料价差调整问题。
因此,备考过程不能脱离实际,需密切关注当地造价管理站发布的最新政策性文件、价格信息及定额解释,从而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复杂的造价实际问题。
下面呢将通过典型例题与深度解析,系统展示该考试的核心要点与备考策略。
铜梁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核心考点深度剖析与例题解析一、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基础知识与法规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涉及国家及重庆市层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考点虽看似宽泛,但命题方向明确,常以选择题和判断题形式出现,考查对基本概念和规定的准确理解。
核心考点聚焦:
- 造价工程师执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强调执业过程中的诚信原则、保密义务以及因过错造成损失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考题常设置情景判断是否违反职业道德或需承担何种责任。
- 工程造价构成:熟练掌握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详细划分。特别是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和按造价形成划分两种方式及其对应关系。
-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制度: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重点理解这些制度在造价控制各阶段(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的作用与联系。
-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这是地方性考点关键。需熟悉重庆市造价管理总站发布的各类文件精神,如计价依据的适用、价格信息的采集与发布、工程结算的相关规定等。
典型例题示例(单项选择题):
根据《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下列关于材料价格风险分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基准价格±5%时,其超出部分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B. 所有材料价格风险均由承包人承担,并在投标报价中综合考虑
C. 材料价格风险完全由发包人承担,承包人无需报价
D. 仅对钢材和水泥设置价格调整条款,其他材料不调整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对重庆市地方性造价管理规定的熟悉程度。正确的风险分担机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避免因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重庆市的规定通常会对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沥青、柴油等)设置风险范围,超出部分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以体现风险共担原则。
因此,选项A最符合常规规定。选项B和C过于绝对,不符合风险共担的市场惯例。选项D则缩小了调整范围,不够全面。备考时,必须仔细研读最新版的《重庆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造价工程师的核心专业技能。考点覆盖工程量计算规则、清单项目设置、综合单价组成与分析等。题型包括计算题、案例分析题。
核心考点聚焦:
- 工程量计算规则:熟练掌握《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或相关市政工程计量规则。重点在于理解不同构件(如土石方、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的计量净量原则,不扣除哪些内容,需要增加哪些内容。
例如,土石方工程中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 - 工程量清单编制:掌握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五统一”原则。项目特征的描述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综合单价的内容。
- 综合单价分析:能够根据给定的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计算完成一个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并汇总成综合单价。这是案例分析题的核心。
- 措施项目费计算:区分能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如模板、脚手架)宜采用综合单价计价,不能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则按项计价,通常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础。
典型例题示例(案例分析题):
某铜梁区山区公路项目,有一段路基工程,需进行土方开挖(普通土)和利用方填筑。招标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编码:040101001001,项目名称:挖一般土方,工程量:15000m³(天然密实方)。项目编码:040103001001,项目名称:填方(利用方),工程量:?m³(压实方)。已知:土的松方系数为1.25,压实系数为0.90。问题:1.计算填方(利用方)的清单工程量。2.简述在投标报价时,针对“挖一般土方”项目,除实体工程量费用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考点解析:
1.计算填方工程量:此题考查土方体积换算。开挖出的天然密实方体积为15000m³。利用方填筑时,需要将天然密实方换算成压实方。换算关系为:压实方体积 = 天然密实方体积 × (松方系数 / 压实系数) 的倒数是不正确的。正确思路是: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但更直接的公式是:压实方体积 = 天然密实方体积 / 压实系数。因为我们要的是压实后的体积,而压实系数是压实后体积与天然密实体积的比值(通常<1)。故填方清单工程量 = 15000 m³ / 0.90 ≈ 16666.67 m³。
2.报价考虑因素:本题考查对清单计价深层次的理解。报价时,不能只看实体工程量的直接成本。还需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如开挖方式、运输路线、堆放条件)、施工损耗、边坡整形超挖部分、降水与排水费用(如果地下水位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如扬尘控制)、管理费与利润、以及可能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应蕴含在综合单价中。
三、 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编制本部分考查考生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文件编制的能力,要求熟悉概预算的编制依据、方法和程序。
核心考点聚焦:
- 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工料机预算价格、地方政府规定等。
- 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采用“实物量法”或“单价法”进行计算。重点掌握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计算流程和费率取值。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计算:掌握国产标准设备、国产非标准设备、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不同计算方法。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如建设用地费、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专项评价费等,其计算均有明确规定。
- 预备费计算:包括基本预备费(用于设计变更等)和价差预备费(用于应对价格上涨)。
典型例题示例(计算题):
某铜梁区新建一条二级公路,其建筑安装工程费经计算为800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5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000万元(其中建设用地费为6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建设期为2年,价差预备费年上涨率为3%。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和总投资。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静态投资和总投资的构成与计算。1.静态投资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基本预备费 工程费用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8000 + 500 = 8500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1000万元。 基本预备费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建设用地费) × 费率。注意,部分地区规定建设用地费不计取基本预备费。本题中,计费基础应为 (8500 + 1000 - 600) = 8900万元。 基本预备费 = 8900 × 5% = 445万元。 静态投资 = 8500 + 1000 + 445 = 9945万元。2.总投资 = 静态投资 + 价差预备费 + 建设期利息 本题未提供贷款信息,故建设期利息为0。 价差预备费计算(按第一年、第二年投资均投入一半简化计算): 第一年投资计划额 I1 = 9945 / 2 = 4972.5万元。 第一年价差预备费 PF1 = I1 [(1+3%)^1 - 1] = 4972.5 0.03 ≈ 149.18万元。 第二年投资计划额 I2 = 4972.5万元。 第二年价差预备费 PF2 = I2 [(1+3%)^2 - 1] = 4972.5 (1.0609 - 1) ≈ 302.77万元。 价差预备费总和 PF = 149.18 + 302.77 = 451.95万元。 总投资 = 静态投资 + 价差预备费 = 9945 + 451.95 = 10396.95万元。
此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关系,特别是基本预备费计取基数的特殊性以及价差预备费的计算方法。
四、 工程合同价款管理与结算本部分考查项目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能力,实践性极强,是案例分析题的高频出题区域。
核心考点聚焦:
- 合同类型与计价方式:熟悉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适用条件及风险分担特点。
- 合同价款调整: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包括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暂估价、计日工、现场签证、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等引起的价款调整。
- 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掌握工程预付款、安全文明施工费、进度款的计算与支付程序。
- 竣工结算与最终结清:掌握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核要点,质量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 工程造价鉴定:了解在合同争议情况下,工程造价鉴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典型例题示例(综合案例分析题):
铜梁区某桥梁工程采用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因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导致基坑开挖工程量由清单中的2000m³增加至2500m³。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调价系数为0.9。该挖方项目投标综合单价为80元/m³。事件2:施工期间,重庆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了人工单价调整文件,较投标基准日上涨了10%。合同约定,人工费可调整。已知:该挖方项目投标报价中,人工费占综合单价的30%。问题:1.计算事件1中,基坑开挖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额。2.针对事件2,简述人工费调整的计算方法。
考点解析:
1.工程量偏差引起的价款调整: 工程量偏差 = (2500 - 2000) / 2000 = 25% > 15%,需要调价。 调整原则:对工程量超出15%以外的部分,单价调低。 不调价部分工程量:2000 × (1+15%) = 2300 m³。这部分按原单价80元/m³结算。 调价部分工程量:2500 - 2300 = 200 m³。这部分按新单价结算,新单价 = 80 × 0.9 = 72元/m³。 调整后工程费 = (2300 × 80) + (200 × 72) = 184,000 + 14,400 = 198,400元。 原工程费(按清单量计算基础比较) = 2000 × 80 = 160,000元。但调整额应是相对于实际工程量按原单价计算的费用差?不,调整额是指因调价规则导致的总费用变化。更清晰的思路是:如果不调价,总费为2500×80=200,000元。调价后总费为198,400元。
因此,价款调整额(减少) = 200,000 - 198,400 = 1,600元。或者直接计算调价部分的价差:200 × (80-72) = 1,600元。
2.人工费调整: 人工费调整通常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调整法。 计算方法简述:确定可调整的人工费基数。这通常是工程结算周期内完成工程量中的人工费预算金额(或合同约定的人工费总额)。 然后,计算人工费差额。差额 = 可调整的人工费基数 × (现行价格指数 / 基准日价格指数 - 1) 或 直接根据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人工单价差进行计算。 将计算出的人工费差额计入最终的合同价款调整中。需要注意的是,调整部分一般只计取税金,不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从其约定。
此题综合考查了工程量偏差和物价变化这两个最常见的合同价款调整情形,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计算逻辑和对合同条款的准确理解。
五、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与数据分析随着信息化发展,造价软件已成为必备工具。考试虽不直接上机操作,但会考查软件应用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能力。
核心考点聚焦:
- 软件操作流程:熟悉从新建项目、录入工程信息、套用定额、输入工程量、调整工料机价格、计取费用到输出报表的全过程。
- 定额库与价格库管理:理解软件中如何调用和维护不同专业的定额库,以及如何导入、导出和调整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格信息。
- 工程量清单导入与导出:掌握软件与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数据交互,如导入XML格式的招标清单,导出符合要求的投标报价文件。
- 造价成果文件审核:利用软件进行工程量核对、单价分析、总价复核,检查是否存在漏项、重项或计算错误。
备考策略与结语
备考铜梁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实战”的策略。要系统学习教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练习,通过做题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熟悉题型和命题风格。再次,要密切关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等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政策、定额解释、价格信息等,确保所学知识与当前实践同步。对于案例分析题,要养成规范、清晰的答题习惯,分步骤书写计算过程,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将备考过程视为一次系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机会,深入理解造价管理在控制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未来在铜梁区乃至更广阔范围的交通运输建设领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