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综合评述璧山区作为重庆市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及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延伸到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再到区内干道的升级改造,对交通运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评价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备考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些真题不仅反映了考试的核心难度和命题趋势,更是对考生综合运用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及财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考试的重点领域,如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定额的准确套用、材料价格的动态调整、以及基于重庆市及璧山区地方特点的造价文件编制规范等。备考过程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考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造价形成的原理,并能够灵活应对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因此,本阐述将结合璧山区及重庆地区的工程实践背景,对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中的核心考点进行梳理,并通过模拟真题例题的解析,为考生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助力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为未来投身于璧山区乃至更广阔范围的交通建设事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璧山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一、 考试概述与备考策略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旨在考核应试者是否具备独立完成一般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工程结算与决算的能力。考试内容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核心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注重考生在具体案例中运用规范、定额和计价依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考策略上,考生应确立“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应用为核心”的方针。必须熟练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其配套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等核心法规与标准。要重点关注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等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补充规定、造价信息及调整文件,这些地方性规定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来源。大量的习题练习和案例分析是巩固知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不二法门。


二、 核心考点体系梳理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体系庞大,但考试重点相对集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1.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

此部分为理论基础,虽不直接涉及复杂计算,但贯穿于所有实务操作中,是理解造价原理的钥匙。

  • 考点一:工程造价构成:熟练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具体组成内容。特别是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具体划分和计算方法。
  • 考点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深刻理解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的性质、作用及相互关系。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 考点三: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熟悉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的作用、编制依据和精度要求。

2.工程计量与工程量清单编制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核心在于准确理解和应用工程量计算规则。

  • 考点一:路基工程计量:土石方的挖、运、填工程量计算,尤其是不同土壤岩石类别的划分、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利用方与借方的关系。边坡防护、排水沟、截水沟等工程的计量规则。
  • 考点二:路面工程计量:各类基层、底基层、面层的面积计算厚度调整。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的体积计算,注意损耗率的计入。
  • 考点三:桥涵工程计量:基础(桩基、扩大基础)、下部结构(墩、台)、上部结构(梁板、拱圈)的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长度包含锚固长度和工作长度。涵洞按洞身长度或投影面积计量。
  • 考点四:隧道工程计量:洞身开挖的土石方量(考虑超挖)、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混凝土量、防排水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3.工程计价与定额应用

在准确计量的基础上,正确套用定额进行计价是另一项关键能力。

  • 考点一:定额套用与调整:能够根据施工工艺和设计图纸,准确选择最合适的定额子目。掌握当设计条件与定额条件不符时,对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的调整方法,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砂浆标号的换算。
  • 考点二:材料价差计算:这是体现地区性和时效性的重要考点。掌握材料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的计算。熟练应用重庆市发布的材料价格信息进行价差调整,理解“量”与“价”分离的原则。
  • 考点三:各项费用计算:综合计算措施项目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和税金。特别注意费率的选择和计费基数的确定。

4.重庆市地方特色与实务

紧密结合璧山区所在的重庆市地方特点,考题常会涉及以下方面:

  • 考点一:山地地形影响:重庆地区山高坡陡,工程中土石方调配、施工便道、临时防护等措施费用占比高,考题可能设置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造价计算。
  • 考点二:地方计价规定:必须熟悉重庆市关于安全文明施工费、增值税调整、人工单价动态管理等最新政策文件。
  • 考点三:新材料新工艺:如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透水路面、装配式桥梁结构等在造价计算中的特殊考虑。

三、 典型真题例题模拟与深度解析以下模拟例题紧密结合上述考点和璧山区实际情况设计,旨在展示解题思路。例题一:路基土石方工程计量与计价

背景资料:璧山区某二级公路改建项目,一段路基需要进行土石方施工。设计图纸显示,本桩号段需挖除普通土方(天然密实方)15000m³,其中10000m³可用于路基填筑(压实方),剩余弃方运至5km外的指定弃土场。路基填筑还需从2km外借运硬土5000m³(压实方)。已知普通土松方系数为1.25,压实系数为0.90;硬土松方系数为1.30,压实系数为0.92。假设挖方、装车、运输、压实均采用机械施工。

问题

  1. 计算本项目需要外运的弃方数量(天然密实方)。
  2. 计算需要借土的数量(天然密实方)。
  3. 请列出计算本桩号段土石方工程建安工程费所涉及的主要定额子目(无需计算具体费用)。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土石方工程量的换算。关键在于理清“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是路基工程最常见且易错的考点。
  • 解题思路
    • 问题1:弃方量 = 总挖方量 - 利用方量。总挖方为15000m³(天然密实方)。利用方10000m³是压实方,需先换算为天然密实方才能相减。利用方(天然密实方)= 利用方(压实方) / 压实系数 = 10000 / 0.90 ≈ 11111.11 m³。故弃方量 = 15000 - 11111.11 = 3888.89 m³(天然密实方)。
    • 问题2:借土量5000m³是压实方,需换算为料场的天然密实方。借土量(天然密实方)= 借土量(压实方) / 硬土的压实系数 = 5000 / 0.92 ≈ 5434.78 m³。
    • 问题3:此问考查定额子目的组合能力。主要子目应包括:机械挖土方、机械装土、自卸汽车运输弃方(5km)、自卸汽车运输借土(2km)、路基机械碾压夯实。注意利用方不单独计算挖和运,但其碾压费用已含在填筑中。
  • 易错点提醒:切忌直接用不同状态的方量进行加减运算。必须统一到同一状态(通常是天然密实方)后再计算。
例题二:桥梁工程钢筋计量与清单编制

背景资料:某跨璧南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其中一片中梁的配筋图显示,需采用HPB300直径12mm的钢筋作为箍筋,单个箍筋中心线长度为2.2米,梁全长20米,箍筋间距为0.2米。钢筋密度为7.85g/cm³。

问题

  1. 计算该片T梁所需HPB300直径12mm箍筋的总质量(不考虑搭接和损耗)。
  2.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该钢筋项目应列入清单的哪一章节?项目特征应描述哪些主要内容?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与特征描述。
  • 解题思路
    • 问题1:首先计算箍筋个数。个数 = (梁长 / 间距) + 1 = (20 / 0.2) + 1 = 100 + 1 = 101个。然后计算单个箍筋质量。直径12mm钢筋的单位长度质量已知为0.888kg/m(或可通过公式π(0.012/2)²17850计算)。单个箍筋质量 = 2.2 m 0.888 kg/m ≈ 1.954 kg。总质量 = 101 1.954 kg ≈ 197.35 kg。
    • 问题2:考查清单规范的应用。该钢筋项目应列入《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第四章 桥梁工程”下的“钢筋工程”节。项目特征至少应描述:钢筋种类(HPB300)、牌号、规格(直径12mm)、部位(T梁箍筋)等。
  • 易错点提醒:箍筋个数的计算公式是易错点,两端都有箍筋,故需“+1”。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准确、完整,它是投标人报价和后期结算的重要依据。
例题三:综合单价分析

背景资料:根据招标工程量清单,某隧道C30混凝土衬砌的综合单价为650元/m³。已知每完成10m³衬砌需要消耗:人工 15工日(单价120元/工日),C30商品混凝土10.5m³(单价380元/m³),其他材料费80元,机械使用费250元。企业管理费费率为20%(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利润率为10%(以人工费+机械费为计费基础),增值税税率为9%(简化计算,以不含税造价为计费基础)。

问题:试分析给定的综合单价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计算其理论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这是考核考生对建安工程费构成深度理解的核心题型。
  • 解题思路:需按费用构成顺序逐步计算每10m³的总费用,再折合成每m³单价。
    1. 计算直接费:
      • 人工费 = 15工日 120元/工日 = 1800元
      • 材料费 = 10.5m³ 380元/m³ + 80元 = 3990 + 80 = 4070元
      • 机械费 = 250元
      • 直接费小计 = 1800 + 4070 + 250 = 6120元
    2. 计算企业管理费 = 人工费 费率 = 1800 20% = 360元
    3. 计算利润 = (人工费 + 机械费) 费率 = (1800 + 250) 10% = 205元
    4. 计算不含税造价 = 直接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6120 + 360 + 205 = 6685元
    5. 计算增值税 = 不含税造价 税率 = 6685 9% ≈ 601.65元
    6. 计算含税总造价(10m³)= 不含税造价 + 增值税 = 6685 + 601.65 = 7286.65元
    7. 计算理论综合单价 = 7286.65元 / 10m³ = 728.67元/m³
    对比给定的650元/m³,理论计算值为728.67元/m³,说明给定单价偏低,可能未充分考虑各项费用或采用了不同的计费基础,不合理。
  • 易错点提醒:务必注意各项费用的计费基础是不同的,不能混淆。计算顺序要清晰,先算直接费,再算间接费、利润,最后计算税金。增值税的计算基数是前几项之和(不含税造价)。

四、 备考深化建议与资源利用

通过对以上例题的解析可以看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要求细致和精准。为进一步提升备考效果,建议考生:

  • 建立错题本:将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出错的考点,进行归类整理,定期复习,查明错误根源,是查漏补缺最有效的方法。
  • 模拟实战演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整套真题或高质量模拟题的练习,训练时间分配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 关注政策动态:造价行业政策法规更新较快,务必持续关注交通运输部和重庆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确保所学知识不过时。
  • 深入理解定额:不要仅仅背诵定额编号,要花时间阅读定额的“工作内容”、“计量规则”和“注释说明”,理解其工艺背景,才能做到灵活应用。
  • 结合实地考察:如有条件,可以对璧山区的在建交通项目进行实地观察,直观了解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这将极大有助于对抽象计量计价规则的理解。

攻克璧山区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需要的是系统性的知识储备、严谨细致的计算习惯以及对地方实践的深刻理解。通过科学备考和持续努力,考生一定能够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顺利通过考试,为璧山区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交通造价工程师,不仅是一名计算者,更是一名懂技术、善管理、知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