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秦皇岛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河北省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公路、水运)造价专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针对秦皇岛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大纲、掌握核心考点、并通过分析典型例题来熟悉命题思路,是备考成功的关键。由于官方通常不公布完整的历年真题,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真题”多为考生回忆版或基于考纲和常见考点编制的高质量模拟题,其价值在于精准反映考试的重点、难点和题型特征。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核心在于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规则、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案例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对于秦皇岛考生,尤其需要关注本地区可能涉及的特殊地理环境(如沿海、山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及在案例分析题中体现的地域性特点。
下面呢内容将结合考试大纲和普遍规律,对几个关键科目的典型例题及考点进行深入解析,为考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备考指引。


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

此科目是考试的理论基础,主要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基本概念、构成、计价依据、管理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题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记忆和准确的理解能力。

典型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费用中,应列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是( )。

A. 暂列金额

B. 总承包服务费

C. 计日工

D. 企业管理费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工程量清单的构成及费用归属。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

  • 分部分项工程费是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的费用,其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构成。
  • 其他项目费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
  • 选项A(暂列金额)、B(总承包服务费)、C(计日工)均属于其他项目费,不应计入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
  • 选项D(企业管理费)是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正确答案是D。考生必须清晰区分不同费用项目的归属层次,这是进行准确计价的基础。

典型例题2(多项选择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情形中,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有( )。

A.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实质性内容

B.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C.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D. 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E.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串通投标的认定。这是法规科目的高频考点,要求考生对法律条款有精确的记忆。

  • 选项A、B、D是典型的投标人之间主动协商、约定的串通行为,直接违反法律规定。
  • 选项C和E属于视为串通投标的情形,即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投标人之间有串通协议,但只要出现这些客观行为,法律上即推定其为串通投标。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E。备考时,考生应将“属于”和“视为”串通投标的各种情形对比记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二、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这是考试的核心与难点,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涉及公路工程或水运工程(根据考生选择)的识图、计量、计价等。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案例题。

典型例题3(案例分析题 - 公路工程背景):

某秦皇岛地区二级公路路基工程,需对一段软土地基进行处治,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已知桩径0.5m,桩长10m,桩间距1.2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图纸显示处治范围为长100m,宽30m。

问题:


1.试计算该段软基处治工程的水泥搅拌桩总根数。


2.计算水泥搅拌桩的总工程量(按设计桩长计算,以“m”为单位)。


3.若水泥掺入量为15%,每米桩体水泥用量约为60kg,计算该项目总的水泥用量(以“t”为单位)。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工程量计算题,考查考生对路基处理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计量规则的掌握。

问题1考点:布桩数量的计算。

  • 首先确定布桩区域面积:长 × 宽 = 100m × 30m = 3000 m²。
  • 计算单根桩的等效影响面积。对于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S,则单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A = (√3 / 2) S²。
  • 代入S=1.2m,计算得 A ≈ (1.732 / 2) 1.44 ≈ 1.247 m²/根。
  • 总根数 = 处理面积 / 单根桩处理面积 = 3000 / 1.247 ≈ 2405.14根。根据工程惯例,根数应取整,但工程量计算中通常按计算值或向上取整计入,具体需参考定额规则。此处可暂按2405根计算。

问题2考点:桩体总长度计算。

  • 总工程量 = 总根数 × 设计桩长 = 2405根 × 10m/根 = 24050 m。

问题3考点:材料用量的计算。

  • 每米桩水泥用量已给出为60kg。
  • 总水泥用量 = 总桩长 × 每米水泥用量 = 24050 m × 60 kg/m = 1,443,000 kg。
  • 单位换算:1,443,000 kg = 1443 t。

此题综合性强,要求考生熟悉基本几何计算、工程计量规则和单位换算。对于秦皇岛这样的沿海地区,软基处理是常见工程,此类题目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典型例题4(案例分析题 - 定额套用与换算):

某桥梁工程预制钢筋混凝土T梁的安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施工。已知T梁单片混凝土体积为35m³。查相关预算定额,定额单位为“10m³构件实体”,定额基价为15000元/10m³,其中人工费2000元,材料费8000元,机械费5000元。定额中双导梁的摊销量为0.5吨/10m³,钢材价格为5000元/吨。现施工期钢材价格上涨至6000元/吨。

问题:计算考虑钢材价差后,该T梁安装的定额直接工程费(仅计算安装部分,不考虑梁体本身价值)。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是定额基价的换算,特别是材料价格的调整,这是造价实务中的核心技能。

  • 第一步:计算工程量的定额单位数量。 T梁总体积为35m³,定额单位是10m³,故工程量为 35 / 10 = 3.5(10m³)。
  • 第二步:计算未调差前的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 = 工程量 × 定额基价 = 3.5 × 15000 = 52500元。
  • 第三步:计算钢材价差。 价差 = (新价 - 原价) × 定额消耗量 × 工程量。
    • 新价:6000元/吨
    • 原价:5000元/吨
    • 定额消耗量:0.5吨/10m³
    • 工程量:3.5 (10m³)
    • 价差 = (6000 - 5000) × 0.5 × 3.5 = 1000 × 1.75 = 1750元。
  • 第四步:计算调整后的直接工程费。 调整后费用 = 调整前费用 + 价差 = 52500 + 1750 = 54250元。

此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定额的构成、工程量的计算以及材料价差的调整公式。在实际工作中,造价人员需要频繁进行此类换算以反映市场价格波动。


三、 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此科目是综合能力的终极检验,通常以大型案例题的形式出现,贯穿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结算、决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

典型例题5(综合案例题):

某秦皇岛港口疏港公路项目,在进行竣工结算审核时,承包商提交的结算书中包含以下一项索赔:由于项目所在地夏季遭遇特大暴雨(气象资料证明超过30年一遇标准),导致施工现场排水困难,部分已开挖路基被冲毁,承包商为此进行了抢险、排水、清理淤泥和返工,共计发生费用85万元,并导致工期延误15天。承包商据此申请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

问题:作为造价工程师,请分析该项索赔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哪些费用可以补偿?审核时应关注哪些要点?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工程索赔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合同条款、风险分担原则以及造价审核能力的掌握。

  • 索赔成立性分析: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及相关法规,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可预见、在履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突发事件。特大暴雨超过30年一遇标准,通常可认定为不可抗力。
    • 不可抗力导致的工程本身损失(如已完工程、进场材料损坏)由发包人承担。
    • 承包人的施工设备损坏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 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人员伤亡由其各自所在单位负责。
    • 因不可抗力影响导致的工期延误,工期应予以顺延。
    • 承包人为应对不可抗力所产生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如抢险、清理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
    因此,本次索赔中,工期顺延的请求是成立的。费用补偿请求中,合理的抢险、排水、清理淤泥和返工费用应予补偿,但需审核其合理性和真实性。
  • 可补偿费用分析:
    • 可以补偿的费用: 为保护工程和抢险所发生的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如沙袋、排水设备租赁费等);清理冲毁路基淤泥和废渣的费用;对合格工程进行返工修复的费用。这些费用应是“必要”和“合理”的。
    • 可能不予补偿的费用: 承包方自有机械的闲置费、在此期间的管理费等间接损失,通常不可索赔。
  • 审核要点:
    • 证据真实性审查: 核查气象资料、现场照片、监理日志、施工记录等,确认暴雨等级和影响范围。
    • 费用合理性审查: 逐项审查费用单据,核实人工工日、机械台班、材料用量和单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虚报。
      例如,排水设备租赁时间是否与实际需要相符,清理工程量是否与现场情况匹配。
    • 责任界定审查: 审查承包商是否已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如提前疏导排水)以减轻损失。如果因承包商措施不当导致损失扩大,扩大部分的损失需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 依据符合性审查: 核对索赔计算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程序和计价原则。

此类题目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扎实的合同知识和对造价审核流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四、 备考策略与建议

针对秦皇岛地区考生的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紧扣考试大纲: 大纲是命题的根本依据,务必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明确重点和难点章节。
  • 精读官方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需要反复阅读,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特别是《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中的计算规则和定额说明。
  • 强化计算能力: 实务科目和案例分析科目计算量大,平时需多做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重点练习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与换算、费用构成计算、索赔费用计算等。
  • 关注地方定额与政策: 河北省可能存在本省的定额补充规定或造价管理文件,考生需留意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特别是与秦皇岛地区工程特点相关的内容。
  • 模拟实战训练: 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熟悉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格式要求,做到条理清晰、计算过程完整、结论明确。
  • 构建知识网络: 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例如,将法规中的招投标规定与案例分析中的合同索赔联系起来,将计价原理与具体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实务结合起来。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和针对性的练习,秦皇岛的考生一定能够夯实基础,提升应试能力,顺利通过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