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陵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铜陵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建筑安装行业持续发展,对专业的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需求旺盛。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安装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强调实践应用与规范理解。需要明确的是,官方通常不会公布完整的历年真题,市面上流传的所谓“真题”多为考生回忆版或培训机构根据考纲和常见考点编写的模拟题。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真题例题”是基于考试大纲、常见考点以及行业实践的高度仿真例题,旨在帮助考生把握命题规律和复习方向。通过对这些例题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发现考试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是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其配套计量规范等核心政策法规的精准理解和应用能力,这是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基础。考试着重考查对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如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等)施工工艺和材料特性的熟悉程度,这直接影响到项目特征的描述和综合单价的组价。再次,对于费用构成、计价程序以及合同价款调整等动态成本管理知识点的考查尤为深入,要求考生具备解决实际造价纠纷和处理变更索赔的能力。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考查考生在复杂情境下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下文将通过对典型例题的逐一剖析,详细阐述各核心考点的内涵、解题思路及备考策略,为考生提供一份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复习资料。

安装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

安装工程费用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考试中,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各项费用,或判断某项费用应归属于哪一类别。

例题1:某铜陵市区的工业厂房通风空调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为500万元,其中人工费为120万元。已知措施项目费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2.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为5万元,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为3万元。其他项目费中暂列金额为30万元,专业工程暂估价为50万元。规费综合费率为25%(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含税总造价。

考点解析:

  • 费用构成层次清晰:此题综合考查了工程造价的完整构成。解题时必须严格按照费用项目划分的顺序进行计算,避免遗漏或重复。
  • 计算基数的准确识别:不同费用的计算基数不同。安全文明施工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而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这是容易出错的关键点。
  • 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算基数为“税前工程造价”,即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四项之和。需先计算出税前总价,再乘以税率得出税金,最后得出含税总造价。

解题思路:

  1. 计算措施项目费:安全文明施工费 = 500万元 × 2.5% = 12.5万元。措施项目费合计 = 12.5 + 5 + 3 = 20.5万元。
  2. 计算其他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合计 = 暂列金额30万元 + 专业工程暂估价50万元 = 80万元。(注意:暂列金额和暂估价在结算时可能发生变化,但在投标报价或预算阶段按给定金额计入)。
  3. 计算规费:规费 = 人工费120万元 × 25% = 30万元。
  4. 计算税前工程造价: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500万元 + 措施项目费20.5万元 + 其他项目费80万元 + 规费30万元 = 630.5万元。
  5.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 = 税前造价630.5万元 × 9% = 56.745万元。
  6. 计算含税总造价:含税总造价 = 税前造价630.5万元 + 增值税56.745万元 = 687.245万元。

通过此题,考生需牢固掌握造价构成的“树状结构”,并熟练运用不同的费率和基数进行计算。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项目特征描述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现行的主要计价模式,准确编制清单和理解项目特征是核心能力。考点常涉及清单项目的正确选择、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运用以及项目特征的完整、准确描述。

例题2:某办公楼消防工程,需安装DN150的室内消火栓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管道需进行水压试验和冲洗消毒。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请写出该项目可能对应的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并简述其项目特征应描述的内容。

考点解析:

  • 清单项目的准确选择:安装工程专业划分细致,消防工程属于附录J。考生需要熟悉各附录的涵盖范围,能快速定位到正确的清单子目。
  • 项目编码的层次理解:项目编码共12位,前两位为专业工程代码(如安装工程为03),后三位为顺序码。考题可能要求写出前9位,以示对专业附录和分部工程的掌握。
  • 项目特征的描述要点: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最重要依据。描述需全面,包括材质、规格型号、连接方式、压力试验及吹扫冲洗要求、除锈防腐保温等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

解题思路:

  1. 清单项目确定:该项目属于消防工程中的水灭火系统。可对应清单项目编码应为030901001(水喷淋钢管)或更具体的消火栓管道子目(需查阅具体分部)。项目名称可写为“室内消火栓钢管”。
  2. 项目特征描述: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 安装部位:室内。
    • 材质及规格:镀锌钢管,DN150。
    • 连接形式:螺纹连接。
    • 压力试验:水压试验的要求(如试验压力标准)。
    • 吹扫、冲洗设计要求:冲洗、消毒。
    • 其他:如管道支架的制作安装要求(是否含在管道安装中)、除锈防腐要求等(根据设计说明)。

此题考查的是对计价规范的熟悉程度和将施工图转化为标准清单项的能力,这是造价工作的起点。

综合单价组价分析

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组价过程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例题3:根据例题2中的消火栓钢管安装项目,若已知安装DN150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的定额基价为200元/米,其中人工费为80元/米。主要材料镀锌钢管的市场信息价为150元/米,定额中该材料的消耗量为1.02米/米。企业管理费费率为20%(以人工费为基数),利润率为15%(以人工费+机械费为基数,此题机械费忽略不计)。不考虑风险因素,试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 费用构成与计算顺序: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需清晰理解各项费用的计算基础。
  • 材料费的计算:材料费 = Σ(材料消耗量 × 材料单价)。注意定额消耗量已包含损耗,要用定额量乘以市场价。
  • 企业管理费与利润的取费基础:这是核心考点。企业管理费通常以“人工费”或“人工费+机械费”为取费基础;利润的取费基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需根据题目给定条件判断。

解题思路:

  1. 计算材料费:材料费 = 定额消耗量1.02米/米 × 市场信息价150元/米 = 153元/米。
  2. 计算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 = 人工费80元/米 × 20% = 16元/米。
  3. 计算利润:利润 = (人工费80元/米 + 机械费0) × 15% = 12元/米。
  4. 计算综合单价:综合单价 = 人工费80 + 材料费153 + 施工机具使用费(含在定额基价中,此处若已用基价则需注意分解,但本题更佳做法是分别计算) + 企业管理费16 + 利润12。更严谨的做法是: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具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但题目给定的是定额基价,它已包含人、材、机。
    因此,更清晰的思路是:
    • 人工费(已知):80元/米
    • 材料费(计算):153元/米
    • 机具费(从基价中倒推):基价200 - 人工费80 - (定额材料费,需用定额预算价计算,但题目未给,故此处存疑)。为简化,假设定额基价200元仅为人材机之和,且题目意在考查取费。
      因此,综合单价 = 人材机费用之和 + 管理费 + 利润。人材机费用之和可近似用定额基价200元,但材料费应用市场价调整。所以,调整后人材机费用 = 人工费80 + 调整后材料费153 + 机具费(200 - 80 - 定额材料费)。由于定额材料费未知,此题为教学目的,可简化为: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调整后材料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80 + 153 + 16 + 12 = 261元/米。同时说明在实际工作中,需用未计价材料的市场价替换定额预算价。

此题揭示了组价的核心:将定额消耗量与市场价格结合,并按照规定的费率计算间接成本和利润。

合同价款调整与工程结算

工程建设周期长,过程中常出现变更、调价、索赔等情况,导致合同价款需要调整。这部分内容考查考生对合同条款、相关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题4:某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基准价格±5%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投标报价时,某种电缆的基准价格为100元/米。施工期间,该电缆的价格上涨至120元/米。经核实,工程实际需用该电缆1000米。试计算因电缆涨价应调整的合同价款差额。

考点解析:

  • 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掌握典型的价差调整公式:调整差额 = 实际用量 × (市场价格 - 基准价格 × (1±风险幅度))。注意是“超过部分”进行调整。
  • 风险幅度的理解:±5%是风险承担范围。价格在100×(1±5%)=95元至105元之间波动时,由承包人承担,不调整。只有超出这个范围的部分才予以调整。
  • 计算逻辑:先判断是否超出风险幅度,再计算超出部分的价差和总量。

解题思路:

  1. 判断价格波动是否超过风险幅度:基准价格100元/米,风险幅度5%,即价格超过105元/米或低于95元/米时才调整。现价格120元 > 105元,故需要调整。
  2. 计算调整部分的价格:调整的价格差 = 市场价格120元 - 基准价格上限105元 = 15元/米。
  3. 计算调整总额:合同价款调整差额 = 实际用量1000米 × 调整价差15元/米 = 15000元。

此考点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合同条款解决实际的价款调整问题,是造价工程师必备的合同管理能力。

安装工程专业技术与计量

本部分考查对特定安装专业(如电气、给排水、暖通等)技术知识的掌握,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工程量的计算。题目常结合图纸识读。

例题5:根据某车间动力配电施工图,知图中标注“BV-0.45/0.75kV-3×25+1×16 SC32 FC”。该线路水平长度为50米,配电箱底边距地1.5米安装,出线管口距箱顶0.3米。请计算该电缆的清单工程量(不考虑波形、弯驰等因素)。

考点解析:

  • 电气线路标注的识读:这是基本功。“BV”表示铜芯塑料绝缘电线;“0.45/0.75kV”为额定电压;“3×25+1×16”表示3根25平方毫米相线和1根16平方毫米中性线;“SC32”表示穿公称直径32mm的焊接钢管;“FC”表示暗敷设在地面内。
  • 电缆/电线长度的计算规则:根据清单计价规范,配管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管内穿线长度 = (配管长度 + 预留长度)× 导线根数。但电缆的计算规则不同,通常按单根延长米计算,计入预留长度。
  • 预留长度的考虑:电缆进入配电箱、柜等设备时,需要计算预留长度。规范中对各种情况下的预留长度有明确规定。

解题思路:

  1. 判断计算对象:标注为“BV”电线,且是多根,故应按“管内穿线”清单项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以“单线”延长米计,即米/相。
  2. 计算配管长度:水平长度50米 + 垂直长度(从地面FC到箱内)。垂直长度 = 箱高(未知,通常可忽略或题目应给出) + 安装高度1.5米 - 出线口距顶高度0.3米。若忽略箱高,垂直长度可近似为1.5 - 0.3 = 1.2米。总配管长度 ≈ 50 + 1.2 = 51.2米。
  3. 计算导线总长度:清单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预留长度含在综合单价内。但为准确计量,通常计算总长。导线总长度 = 配管长度51.2米 × 导线根数(3+1=4根) = 204.8米。根据清单计算规则,项目工程量按设计图示管长尺寸计算,即51.2米,在项目特征中说明穿4根线。或者,有些理解是按单线长计,则工程量为204.8米/相。需明确规则。通常,清单工程量列项为“管内穿线 导线截面25mm2”,工程量为51.2米,项目特征描述为“穿管规格SC32,导线型号BV-25,穿线根数3根”。另列一项“管内穿线 导线截面16mm2”,工程量为51.2米,特征描述为“穿线根数1根”。

此题综合考查了识图、材料识别和计量规则,是安装造价人员日常工作的缩影。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针对铜陵二级安装造价工程师考试,有效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 紧扣考试大纲:大纲是复习的“宪法”,所有复习活动都应围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展开,确保无遗漏。
  • 精通核心规范: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要做到烂熟于心,特别是项目划分、计量规则和计价程序。
  • 理论联系实际:多看施工图纸,了解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材料设备知识。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程案例相结合,加深理解。
  • 勤加练习计算:造价考试计算量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重点练习费用构成计算、综合单价组价、价款调整和工程量计算等题型。
  • 关注地方政策:安徽省及铜陵市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工程计价、人工费调整、材料信息价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需保持关注。
  • 模拟实战演练:在复习后期,应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时间,以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强度,并查漏补缺。

通过对上述核心考点的深入学习和反复练习,考生能够建立起系统化的安装工程造价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铜陵二级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方能见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