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福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福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与执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其考试内容紧密围绕水利工程造价的编制、审核与管理实务,强调政策法规、专业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真题往往覆盖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结算等核心领域,同时注重对福建省地方水利工程特点及相关计价依据的考查。试题设计既有对基础概念和计算规则的直接检验,也有通过案例分析形式考察综合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考生需熟练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核心规范,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程场景。对真题的深入剖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命题规律与高频考点,更能有效指引复习方向,提升应试通过率。
下面呢将通过典型例题的详细解析,系统阐述相关知识点与备考策略。一、 水利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要求考生对水利工程总投资的构成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进行各项费用的计算。
例题1: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建筑安装工程费为50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800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为1200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300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200万元,独立费用经计算为6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取6%,价差预备费暂不计。试计算该工程的静态总投资。
考点解析:
- 考点1:水利工程总投资的构成。 水利工程静态总投资由工程部分投资和专项部分投资组成。工程部分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和预备费。专项部分投资包括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等。
- 考点2: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 基本预备费是为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等可能增加的投资。其计算基数为工程部分投资的前三项之和,即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与独立费用之和。专项部分投资通常不计入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
- 解题步骤:
- 计算工程部分投资的前三项之和:A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 = 5000 + 800 + 600 = 6400万元。
- 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 A × 费率 = 6400 × 6% = 384万元。
- 计算工程部分投资:工程部分投资 = A + 基本预备费 = 6400 + 384 = 6784万元。
- 计算静态总投资:静态总投资 = 工程部分投资 +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 +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 6784 + 1200 + 300 + 200 = 8484万元。
考生需准确记忆总投资构成公式,并特别注意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这是常见的出题点和易错点。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本部分重点考查根据工程量清单和计价规范进行综合单价分析或总价计算的能力。
例题2: 根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某土方开挖项目,清单工程量为10000m³。施工方案预计因工作面加大需增加开挖量500m³。该项目的人工费为8元/m³,材料费为2元/m³,机械费为10元/m³,管理费费率取20%(以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为基数),利润费率取10%(以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之和为基数)。试计算该土方开挖项目的综合单价和合价。
考点解析:
- 考点1: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清单工程量。但其中的消耗量是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可能不等于清单工程量。
- 考点2:清单工程量与施工工程量的区别。 计价规范规定,综合单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其对应的施工工程量为10000 + 500 = 10500m³。而最终的综合单价是针对清单工程量10000m³来报价的。
- 解题步骤:
- 计算施工总量下的直接工程费小计(人+材+机):(8 + 2 + 10) × 10500 = 20 × 10500 = 210,000元。
- 计算管理费:管理费 = 直接工程费小计 × 管理费率 = 210,000 × 20% = 42,000元。
- 计算利润:利润 = (直接工程费小计 + 管理费) × 利润率 = (210,000 + 42,000) × 10% = 25,200元。
- 计算该项目的总成本(即合价):总成本 = 直接工程费小计 + 管理费 + 利润 = 210,000 + 42,000 + 25,200 = 277,200元。
- 计算综合单价:综合单价 = 总成本 / 清单工程量 = 277,200 / 10000 = 27.72元/m³。
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施工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的差异,以及综合单价的计算公式。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是易混淆的点,需牢记。
三、 合同价款调整与工程结算此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常以案例题形式出现,考查因价格波动、工程量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因素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计算。
例题3: 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约定,钢材、水泥可进行价格调整,采用价格指数法。合同约定钢材费用权重系数为0.2,水泥费用权重系数为0.1。投标截止日前一个月为基期。工程实施中某月,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35,水泥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20。经查,基期钢材价格指数为100,水泥价格指数为110。已知本月完成合同价款为1000万元。试计算本月需调整的价款差额。
考点解析:
- 考点1:价格指数调整公式。 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ΔP = P₀ [A + (B₁×Ft₁/F₀₁ + B₂×Ft₂/F₀₂ + ... + Bn×Ftn/F₀n) - 1]。其中,P₀为当期完成合同价款,A为定值权重(不调部分),B₁、B₂...Bn为各可调因子的变值权重,F₀为各可调因子的基期价格指数,Ft为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
- 考点2:定值权重A的计算。 A = 1 - 各可调因子权重之和。本题中A = 1 - (0.2 + 0.1) = 0.7。
- 解题步骤:
- 确定公式中各参数:P₀ = 1000万元,A = 0.7,B₁(钢材)=0.2,F₀₁=100,Ft₁=135;B₂(水泥)=0.1,F₀₂=110,Ft₂=120。
- 将参数代入公式:ΔP = 1000 × [0.7 + (0.2×135/100 + 0.1×120/110) - 1]
- 计算括号内部分:0.2 × 1.35 = 0.27;0.1 × (120/110) ≈ 0.1 × 1.0909 ≈ 0.1091;小计 = 0.27 + 0.1091 = 0.3791。
- 继续计算:ΔP = 1000 × [0.7 + 0.3791 - 1] = 1000 × (1.0791 - 1) = 1000 × 0.0791 = 79.1万元。
因此,本月需调整增加价款79.1万元。考生必须熟练掌握价格指数法的公式及其每个参数的含义,并能准确计算。
四、 福建省地方水利工程特点与计价规定作为地方性考试,对福建省特有的水利工程环境、常用施工工艺及计价规定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
例题4: 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某海堤加固工程中,广泛使用了大量的乱石槽抛石。请简述此类项目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考点解析:
- 考点1:地域性材料与工艺的识别。 福建沿海地区多风浪,海堤工程常用抛石结构。乱石槽抛石是典型工艺,考生需了解其施工流程:石料开采、运输、装卸、抛填、理坡等。
- 考点2: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 编制清单时,项目特征描述至关重要,应明确:
- 石料的材质、规格和强度要求(如MU30以上乱石)。
- 抛填的区域、位置(如水下、水上、潮汐段)及平均厚度、高程要求。
- 施工方法(如船抛、车抛)及所需的理坡、整平等要求。
- 水文气象条件(如潮汐、风浪)对施工效率的影响及相关的施工组织措施。
- 考点3:组价时的特殊考虑。 组价时应重点考虑:
- 材料价格: 石料的开采点、运距、装卸费用是成本大头,需进行详细调查。
- 施工难度与效率: 水下抛石受潮汐、风浪影响大,有效作业时间短,机械台班效率和人工降效问题突出,需在单价中考虑。
- 措施项目费: 可能需要考虑大型船舶的进退场费、临时码头搭建费、施工期防波防浪措施费等。
- 风险费用: 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和停工损失,应在风险费用或企业管理费中予以考虑。
此题虽为简答或案例分析形式,但要求考生具备将理论知识与本地区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现了考试的实用性和地域性。
五、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基于以上真题考点的分析,有效的备考需遵循系统化、精准化的原则。
- 1.夯实理论基础: 精读《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核心教材和规范。对造价构成、费用划分、计算规则等基本概念要做到理解透彻、记忆准确。
- 2.强化计算能力: 造价考试计算题占比高。要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静态投资计算、综合单价分析、价差调整、结算款计算等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公式运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 3.关注地方规定: 高度重视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最新计价依据、补充规定、材料信息价等。这是应对地方性考题的关键。
- 4.理论联系实际: 多结合福建省内典型水利工程案例(如水库、堤防、水闸、引调水工程)进行学习,理解不同工程类型的造价特点和编制重点,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研究历年真题: 反复练习和分析历年真题,归纳总结高频考点、常见题型和命题趋势,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努力,考生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升应试能力,从而在福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扎实的专业知识、细致的计算能力和对地方政策的熟悉程度是成功通过这项考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