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例题精选
因此,深入研究高质量的真题例题精选与考点解析,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考生从“知道”到“会用”,最终顺利通过考试并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捷径。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项目划分深度解析
水利工程造价的核心基础在于准确理解其费用构成和科学的项目划分。这是所有计算工作的起点,也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总投资的组成,并能清晰区分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费、独立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等各大类费用。
一道典型的真题可能如下:
【例题】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总投资中,以下哪项费用应计入“独立费用”?
- A. 大坝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费用
- B. 采购启闭机的费用
- C. 项目建设管理费
- D. 基本预备费
【考点解析】本题直接考查对费用构成划分的准确理解。
- 选项A“大坝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费用”属于主体建筑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一部分。
- 选项B“采购启闭机的费用”属于设备费。
- 选项C“项目建设管理费”属于独立费用,是独立于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购置之外,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和未来生产运行管理而发生的费用。
- 选项D“基本预备费”是预备费的一种,是为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上级批准的设计变更和国家政策性变动增加的投资及为解决意外事故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费用大类。
因此,正确答案是C。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要求考生对整个造价文件的框架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混淆不同层级的费用。
更深层次的考点会结合项目划分进行考核。水利工程通常划分为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五大部分。考试可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工程细项,要求考生判断其属于哪一部分。
例如,“施工导流工程”应划入“施工临时工程”,而“永久性交通工程”则属于“建筑工程”。这种划分直接影响后续的取费基数和计算规则,是造价编制准确性的基础。
工程定额的理解、套用与换算
定额是确定建设工程产品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是编制概预算的核心依据。对定额的熟练套用和灵活换算是造价工程师的基本功,也是考试中的重难点。
【例题】某河道堤防加固工程,需现浇C25混凝土挡墙,根据《福建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已知定额编号为“40075”的子目为“现浇混凝土挡墙”,计量单位为“100m³实体”,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已知。施工时,采用了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浇筑,而定额子目中未包含泵送工艺。试问,在计算该分项工程的直接工程费时,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能力。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 定额的直接套用与条件匹配:首先判断施工工艺与定额子目设定的施工条件是否一致。题目明确指出定额子目未包含“泵送”工艺,因此不能直接套用。
- 定额换算的原则:当施工条件与定额规定不符时,应按照定额册说明、章节说明及附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换算。对于混凝土泵送,通常的换算方法是:
- 根据定额附录或相关章节,查找“混凝土泵送”的补充定额子目,该子目一般以“每100m³”混凝土为计量单位,给出了因泵送而增加的人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输送泵)消耗量。
- 将原定额“40075”中的人工、机械消耗量,加上“混凝土泵送”子目中相应的人工、机械消耗量,形成新的综合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如混凝土本身)一般不变。
- 用调整后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分别乘以当时当地的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汇总后即得到该分项工程的直接工程费单价。
- 关注地方定额补充规定:福建省水利定额可能会有针对本省特点的补充规定或调整系数,考生在备考时必须留意,这也是体现“福建”地域特色的考点。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不仅会查定额,更要理解定额的组成逻辑和换算方法,能够灵活应对实际工程中与定额条件不完全相符的情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清单计价
工程量是造价计算的基础,其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最终造价的正确性。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有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循“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并考虑各种系数。
【例题】某土石坝工程,坝体填筑采用碾压式壤土心墙。设计图纸标明心墙的梯形断面,上底宽4米,下底宽8米,高20米,坝轴线长度100米。根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该壤土心墙的填筑工程量。
【考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特别是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 确定计算断面:首先明确心墙的断面为梯形。
- 应用体积公式:坝体填筑工程量通常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对于棱柱体(断面形状沿长度方向不变),体积公式为:V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 长度。
- 代入数据计算:V = (4m + 8m) × 20m ÷ 2 × 100m = 12 × 10 × 100 = 12,000 m³。
- 理解计量规则细节:更深层次的考点可能涉及:
- 施工中超填量、施工附加量(如削坡、接缝等)是否计入清单工程量?根据规范,这部分工程量一般不单独计量,其费用应分摊在综合单价中。
- 压实方与自然方的换算。题目中计算的是压实后的工程量(压实方)。如果给定的是天然密度和压实密度,可能需要换算,但本题未涉及此条件,故按图示尺寸计算压实方即可。
此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也是考试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的组成内容,理解综合单价的组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基础单价编制:人工、材料、设备、台班
基础单价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基石,其编制准确性至关重要。考试中常会要求考生计算某种材料预算价格、施工用水电价或施工机械台班费。
【例题】某水利工程施工地点在偏远山区,需要自行设置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混凝土骨料。已知当地碎石原料单价为35元/吨,运至加工系统的运费为5元/吨。根据设计配合比及加工损耗,生产1m³成品碎石需要消耗1.5吨原料。加工系统设备折旧、维修、安装拆除等摊销费为15元/m³成品,人工费、动力费及其他费用合计为20元/m³成品。试计算该成品碎石的预算价格。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性材料(自采砂石料)预算价格的计算。
- 明确计算对象:计算的是“成品碎石”的预算价格,计量单位是“元/立方米”。
- 分析成本构成:自采砂石料的预算价格主要包括:
- 原料购买价:35元/吨。
- 原料运杂费:5元/吨。
- 加工费用:包括摊销费(15元/m³)、人工动力费等(20元/m³)。
- 分步计算:
- 第一步:计算生产1m³成品碎石所需的原料成本。(35 + 5) 元/吨 × 1.5 吨/m³ = 40 × 1.5 = 60元/m³。
- 第二步:计算加工成本。15元/m³ + 20元/m³ = 35元/m³。
- 第三步:汇总计算预算价格。原料成本 + 加工成本 = 60 + 35 = 95元/m³。
- 注意要点:计算时务必注意单位的一致性(本题中原料按“吨”,成品按“立方米”,需要通过消耗系数进行转换)。
除了这些以外呢,如果题目涉及多个开采点或不同运输方式,还需要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类似地,人工预算单价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费率标准进行计算;电、水预算价格需要考虑供应方式(电网供电还是自发电)、线路损耗等因素。这些都是高频考点。
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取费标准计算
在确定了基础单价和工程量之后,核心工作就是计算完整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强,涉及多项取费,计算过程环环相扣。
【例题】已知某水利枢纽导流洞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为1000万元,措施费费率为直接工程费的5%,企业管理费费率为直接工程费与措施费之和的7%,利润费率为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和企业管理费之和的5%,税金费率按现行规定为9%。试采用综合单价法计算该导流洞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考点解析】本题系统地考查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完整计算流程和各费用项目的取费基础。
- 计算步骤:
- 计算措施费:措施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率 = 1000万元 × 5% = 50万元。
- 计算直接费:直接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1000 + 50 = 1050万元。
- 计算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企业管理费率 = 1050万元 × 7% = 73.5万元。
- 计算利润:利润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率 = (1000 + 50 + 73.5) × 5% = 1123.5 × 5% = 56.175万元。
- 计算税前建筑安装工程费:税前造价 = 直接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1050 + 73.5 + 56.175 = 1179.675万元。
- 计算税金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税金 = 税前造价 × 税率 = 1179.675 × 9% = 106.17075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 = 税前造价 + 税金 = 1179.675 + 106.17075 ≈ 1285.85万元。
- 核心考点:
- 取费基础的判断: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的取费基础各不相同,必须严格根据题目给定的费率说明或相关文件规定来确定。
例如,本题中措施费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而企业管理费以“直接工程费+措施费”为基数,利润则在此基础上再加企业管理费。 - 计算顺序:费用计算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前一项费用的计算结果往往是后一项费用的取费基础,不能颠倒。
- 费率的具体应用: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地区、不同施工企业资质,其费率可能不同。考试中可能会给出多种情况,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费率。
- 取费基础的判断: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的取费基础各不相同,必须严格根据题目给定的费率说明或相关文件规定来确定。
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是水利工程造价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体现,其编制依据、精度和作用各不相同。考试中常涉及两者的区别、编制方法以及审查要点。
【例题】简述在设计概算审查中,应重点审查哪些内容?
【考点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简答题或论述题素材,考查对概算审查工作要点的系统性理解。
- 审查编制依据的合规性与时效性:检查采用的编制规定、定额、费用标准、价格信息等是否为现行有效的版本,是否符合国家及福建省的相关规定。
- 审查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核对主要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是否与初步设计图纸相符,计算规则是否正确,有无多算、漏算、重算。
- 审查定额套用的合理性:检查定额子目的选用是否与设计标准、施工方法一致,定额换算是否正确,有无高套、错套。
- 审查基础单价的正确性:审查人工、材料、设备、台班等基础单价的来源是否可靠,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特别是对造价影响大的主要材料价格要进行重点核实。
- 审查各项取费的准确性:检查费用项目是否齐全,取费基数是否正确,费率选用是否符合工程性质和有关规定。
- 审查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将本工程的单位造价指标(如每立方米库容投资、每千瓦装机投资等)与同类同期、同规模的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其合理性,发现异常需深入分析原因。
- 审查概算项目的完整性与合规性:检查项目划分是否符合规定,建设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漏项;审查预备费的计取是否符合规定。
对于施工图预算,其审查内容更为细致,因为设计深度更深。
除了这些以外呢,考生还需理解概算与预算的区别:概算对应于初步设计阶段,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相对宏观;预算对应于施工图设计阶段,精度更高,是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的基础。
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合同价确定
招标投标阶段是确定合同价格的关键环节,此阶段的造价工作主要集中在编制招标控制价、分析投标报价以及理解不同合同价格形式对造价的影响。
【例题】某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公开招标水利项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价格为固定单价合同。在评标过程中,发现某投标人的某项主要清单项目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报价,也低于招标控制价中相应项目的单价。作为评标专家,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考点解析】此题结合了造价知识与招投标法规,考查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 识别风险: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低于招标控制价,使得其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评标委员会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启动质询程序:评标委员会不能直接否决该投标,而应给予其澄清、说明的机会。应书面通知该投标人,指出其特定项目单价的异常情况,要求其说明该报价的依据和构成,证明其合理性,例如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成本节约,或者自有设备、材料来源等优势。
- 判断与决策:
- 如果投标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证明其报价在综合考虑其自身优势后是合理的,且不低于其成本,则该报价应被接受。
- 如果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其投标应作否决投标处理。
- 考点延伸:此考点还关联到不平衡报价的策略。投标人可能故意降低前期施工项目的单价(如土方开挖),提高后期项目单价(如机电安装),以提前回收工程款,这对发包人来说存在资金风险。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评标过程中也需关注不平衡报价现象。
此外,考生还需掌握固定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合同形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及风险分担方式。
施工阶段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动态的,涉及工程计量、价款结算、变更与索赔处理等。竣工决算则是项目建成后对实际总投资的确认为。
【例题】某堤防工程合同价为5000万元,合同约定工程预付款支付比例为20%,材料预付款占主要材料合同价的30%,主要材料合同价为2000万元。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根据完成工程量的90%支付,扣回预付款的起扣点为完成合同价款的60%。已知第一个月完成工程量价款为400万元。试计算:(1)工程预付款总额;(2)材料预付款总额;(3)第一个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
【考点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工程预付款、材料预付款的计算以及进度款支付和预付款扣回的综合应用。
- 计算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 = 合同价 × 支付比例 = 5000万元 × 20% = 1000万元。
- 计算材料预付款:材料预付款 = 主要材料合同价 × 支付比例 = 2000万元 × 30% = 600万元。(注意:材料预付款通常与工程预付款分开计算和支付)。
- 计算第一个月应支付进度款:这是本题的核心和难点。
- 确定当月完成工程量价款:400万元。
- 计算按合同约定应支付的金额(未考虑预付款扣回):400万元 × 90% = 360万元。
- 判断是否达到预付款起扣点:起扣点累计完成工程量 = 合同价 × 起扣比例 = 5000万元 × 60% = 3000万元。第一个月累计完成400万元 < 3000万元,因此尚未达到起扣点,本月不扣回工程预付款。
- 因此,第一个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就是360万元。
- 深入理解:如果题目中后续月份的累计完成工程量超过了3000万元,则需要开始按约定方式(如每次支付时按主要材料比重扣回)计算应扣回的预付款数额,并从进度款中扣除。
竣工决算部分,考生需要掌握竣工决算报告的组成内容,包括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和工程造价对比分析等,理解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
造价软件应用与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造价软件已成为行业标配。考试虽以笔试为主,但可能会间接考查对软件处理逻辑的理解。
于此同时呢,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是保障造价成果公平、公正的基础。
【例题】作为一名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哪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对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属于素养类题目。
- 守法合规,诚实信用: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恪守职业道德,维护职业声誉。在工程计价活动中,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出具虚假的造价文件。
- 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工程结算等活动中,保持廉洁自律,不得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处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利益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
- 勤勉尽责,保证质量:熟悉工程技术、经济知识,掌握市场信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应有的谨慎态度和专业技能完成造价咨询任务,对出具的造价成果文件负责。
- 保密义务: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委托方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经济秘密。
- 回避利益冲突:与委托方或相关方存在可能影响公正执业的利害关系时,应主动回避。
在软件应用方面,考点可能隐含在计算题中,要求考生理解软件计算各项费用的流程和逻辑,例如软件中如何设置取费模板、如何处理材料价差等。虽然不要求操作软件,但明白其原理有助于加深对手工计算过程的理解。
福建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覆盖了从造价基础知识到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广泛内容。备考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计算规则、灵活应用定额标准,并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真题的反复练习和深度解析,考生可以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显著提升应试能力和未来的执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