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综合评述长治市作为山西省的重要城市,其水利工程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是确保这些工程投资效益、控制建设成本的核心专业技术人才。针对长治地区的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实践性特征。考试内容不仅严格遵循国家统一的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框架,更紧密结合了山西省及长治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常用施工工艺、地方材料价格信息以及特定的水利工程类型(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灌溉排水工程等)。真题例题通常源于实际工程案例,旨在考查考生对水利工程造价全过程、各环节的掌握程度,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考点解析则深入剖析例题背后的理论知识、计算规则、定额应用和法规政策,尤其注重对《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相关水利工程定额以及山西省水利工程造价相关补充规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考试重点突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基础处理工程等核心分部工程的造价计算能力,同时加大对合同管理、造价争议解决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因此,对考生而言,深入研习真题,精准把握考点,并紧密结合长治本地水利工程实践,是成功通过考试、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必由之路。长治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
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是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其职责在于科学、准确、公正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保障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旨在长治地区从事水利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员而言,通过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本文将通过模拟真题例题的形式,结合考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知识体系,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
一、 水利工程造价构成与费用计算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总体框架的理解。
真题例题模拟:
某长治地区新建一座小型水库,其初步设计概算中,建筑及安装工程费为50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800万元,建设管理费、勘测设计费等独立费用按相关规定计算。已知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价差预备费根据工期和价格指数测算。试计算该水库的静态总投资和动态总投资。
考点解析:
1. 造价构成:水利工程总投资由工程部分投资、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和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四大部分组成。本题主要涉及工程部分投资。
2. 工程部分投资构成:
-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等)
- 基本预备费
- 价差预备费
3. 静态与动态投资:
- 静态总投资 =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 + 基本预备费。其中,基本预备费 =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 × 基本预备费率。本题中,需先根据规定计算出独立费用,再计算基本预备费,最后加总得出静态投资。
- 动态总投资 = 静态总投资 + 价差预备费。价差预备费需根据国家发布的物价指数和工程建设期分年度计算,是考虑价格变动因素的投资。
4. 答题要点:考生必须清晰记忆造价构成的各个项目及其计算顺序。独立费用的计算有具体规定,需熟练掌握相关费率。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的区分是关键考点。
二、 工程定额的应用与换算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核心依据,其应用能力是考查的重点。
真题例题模拟:
某河道治理工程需现浇C25混凝土挡土墙,采用普通现浇混凝土定额子目。已知定额中混凝土材料为半成品,预算价格为300元/m³。施工企业采用现场自行拌制混凝土,经测算其材料费为220元/m³(包括水泥、砂、石、水等),拌制费用为15元/m³。试计算该挡土墙混凝土工程的定额基价调整值。
考点解析:
1. 定额性质理解:水利工程定额通常采用“量价分离”原则。定额子目中消耗的材料、机械台班是“量”,而它们的单价是“价”。定额基价是采用编制期的预算价格计算得出的。
2. 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定额中的混凝土通常作为“半成品”材料出现,其价格是综合预算价。当施工工艺与定额假定不同时(如现场拌制替代商品混凝土),需要进行换算。
3. 换算原理:
- 第一步:计算定额中原混凝土材料的费用。即,定额混凝土消耗量 × 定额预算价格。
- 第二步:计算现场拌制混凝土的实际成本。包括原材料费(水泥、砂、石等)和拌制费。
- 第三步:计算价差。价差 = 现场拌制实际成本 - 定额中原混凝土材料费用。
- 第四步:调整基价。调整后的基价 = 原定额基价 + 价差。
4. 答题要点:本题核心是掌握材料代换的计算方法。考生需明确区分半成品材料与原始材料的关系,并准确进行价差计算。这是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考试高频考点。
三、 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当前工程招投标和价款结算的主要方式,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真题例题模拟:
根据招标工程量清单,某引水渠开挖项目,土方类别为Ⅲ类土,清单工程量为10000m³。投标人拟采用1m³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至2km外的弃渣场。已知:
- 人工费单价:120元/工日
- 1m³挖掘机台班费:800元/台班
- 8t自卸汽车台班费:600元/台班
- 相关定额消耗量:挖掘机挖土台班产量80m³/台班,自卸汽车运土(2km内)台班产量40m³/台班,需配合人工0.1工日/m³。
管理费费率取20%,利润率取10%,风险费用暂不计。请计算该土方开挖项目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1. 综合单价构成: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清单工程量。在本例中,材料费可忽略。
2. 计算基础:需先计算完成清单工程量所需的总费用。
- 人工费 = 清单工程量 × 人工消耗量 × 人工单价 = 10000m³ × 0.1工日/m³ × 120元/工日
- 机械费:
- 挖掘机台班数 = 清单工程量 / 台班产量 = 10000m³ / 80m³/台班
- 挖掘机费 = 台班数 × 台班单价
- 自卸汽车台班数 = 清单工程量 / 台班产量 = 10000m³ / 40m³/台班
- 自卸汽车费 = 台班数 × 台班单价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挖掘机费 + 自卸汽车费
- 管理费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率
- 利润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率
3. 综合单价计算:将上述五项费用之和除以清单工程量10000m³,即得出每立方米土方开挖的综合单价。
4. 答题要点:此题综合考查了定额应用、费用构成和单价计算。考生必须清晰掌握综合单价的计算步骤和公式,准确进行人工、机械台班数量的计算,并注意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
四、 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的编制考查考生在项目不同阶段进行造价文件编制的深度和精度把握能力。
真题例题模拟:
比较施工图预算和设计概算在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定额采用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考点解析:
1. 编制阶段与目的不同:设计概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是确定和控制项目总投资限额的依据;施工图预算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编制,是更为精确的造价文件,用于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
2. 项目划分深度不同:设计概算的项目划分较粗,一般到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施工图预算的项目划分很细,要求划分到分项工程,与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接近。
3. 工程量计算依据不同:设计概算的工程量主要依据初步设计图纸、设备材料清单及概算指标估算;施工图预算的工程量必须严格依据详细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精确计算。
4. 定额采用不同:设计概算可选用概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精度较低;施工图预算必须采用预算定额,精度高。
5. 费用标准可能不同:某些独立费用的计取标准在不同阶段可能略有差异。
6. 答题要点:考生需从编制阶段、精度要求、依据文件、定额使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阐述,体现对造价管理全过程的理解。
五、 合同价款调整与工程结算此部分考查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能力,实践性强。
真题例题模拟:
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可调整合同价款。投标报价时沥青混凝土预算价格为500元/t。施工期间,因市场价格上涨,承包人采购的沥青混凝土价格为580元/t。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实际使用量为1000t。试计算承包人可申报的材料价差款。
考点解析:
1. 调价原则理解:合同价款调整必须严格依据合同条款。本题的核心是理解“超出±5%部分可调”的含义。
2. 计算步骤:
- 第一步:计算价格波动幅度。波动幅度 = (施工期价格 - 基准期价格) / 基准期价格 = (580 - 500) / 500 = 16%。
- 第二步:判断是否触发调价条件。16% > 5%,因此需要调整。
- 第三步:计算可调整的价差。合同约定“超出部分”可调。即,超出5%的部分(16% - 5% = 11%)所对应的价格差额可以调整。
- 可调整的价格差额 = 基准价格 × 可调幅度 = 500元/t × 11% = 55元/t。
- 第四步:计算总价差款。总价差款 = 可调整的价格差额 × 确认的使用量 = 55元/t × 1000t。
3. 易错点:切勿直接将全部价差80元/t作为调整基础。必须扣除非风险承担范围(即±5%以内)的部分。
4. 答题要点: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细心审题,准确理解合同条款的每一个字眼,并按照逻辑步骤进行计算。这是造价工程师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基本功。
六、 长治地区特色考点分析结合长治地区实际,考试可能会侧重以下方面:
1. 特殊地质条件处理:长治地区部分区域存在湿陷性黄土、煤矿采空区等特殊地质,相关的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工程的造价计算会是考点,如强夯、桩基、锚杆等工程的定额应用。
2. 典型工程类型:针对长治常见的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业灌溉工程等,可能会出案例分析题,考查对这类工程特有的施工工艺和造价组成的理解。
3. 地方材料与运距:考题可能隐含长治地区常用的地方材料(如当地的砂石料)信息,以及山区工程材料运输距离较长的特点,考查对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调整的掌握。
4.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要求:作为生态敏感区,水利工程中的水保和环保措施投资计算可能被强调,需要考生熟悉相关专项投资的编制规定。
通过对以上六大类真题例题及考点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长治二级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求考生有扎实的造价理论基础,又要求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在掌握全国通用教材和规范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山西省及长治市的水利行业政策、定额标准及市场价格信息,并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提升应试水平。唯有将书本知识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方能从容应对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