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在通信与广电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其考试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更强调对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经济成本等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实际应用能力。大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通信与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对高素质的建造师人才需求旺盛。
因此,深入剖析该考试的真题例题与核心考点,对于大理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考生备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真题是了解考试命题风格、难度、侧重点最直接的窗口。通过分析真题,考生可以跳出庞杂教材的束缚,精准把握高频考点,例如在专业技术方面,5G网络规划、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广播电视中心工艺等始终是考查重点;在综合管理方面,项目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则是反复出现的核心内容。对真题的解析不应止步于得出正确答案,更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知识逻辑、常见陷阱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关联性,从而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提升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将基于考试大纲与命题规律,模拟具有代表性的真题例题,并进行详尽的考点解析,旨在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强化薄弱环节,为成功通过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一、 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专题
此部分是考试的专业基础,涉及通信网络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等多个方面,考查考生对专业技术原理、施工工艺、设备特性的理解深度。
(一) 通信网络技术真题例题
例题: 在进行某城市5G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时,关于核心网架构的选择,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应采用完全集中式的核心网架构,以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B. 为满足超低时延业务需求,应采用控制与转发分离的云化核心网架构,并可按需下沉用户面功能(UPF)。
C. 5G核心网必须与4G核心网物理隔离,独立部署以确保安全性。
D. 核心网架构的选择仅需考虑当前业务需求,无需考虑未来演进。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5G核心网关键技术特征与组网架构。
- 知识点详解: 5G核心网采用服务化架构(SBA),实现了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彻底分离(CUPS)。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灵活部署网络功能。特别是对于uRLLC业务,将用户面功能(UPF)下沉到网络边缘是降低端到端时延的关键措施。选项A错误,集中式架构虽有一定成本优势,但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特别是低时延要求。选项C错误,5G核心网设计支持与4G核心网的互操作,通过非独立组网(NSA)或独立组网(SA)方式平滑演进,并非必须物理隔离。选项D错误,网络规划必须具备前瞻性,考虑技术的向后兼容和未来演进能力。
- 备考建议: 考生需熟练掌握5G的三大应用场景、网络切片、CUPS、边缘计算等核心概念,理解其如何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应用。
(二) 有线通信技术真题例题
例题: 在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中,关于光缆的敷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在坡度大于30°的坡地敷设时,采用“S”形敷设方式。
B. 光缆在管道内敷设时,一次性牵引的长度控制在1000米以内。
C. 直埋光缆的埋深在普通土质情况下为1.5米。
D. 光缆穿越机耕路时,采用钢管进行保护。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
- 知识点详解: 此题考查对《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细节的掌握。选项A正确,“S”形敷设是应对陡坡防止光缆下滑的有效措施。选项B正确,过长距离牵引会增加光缆张力,易造成损伤。选项D正确,钢管保护是穿越道路的标准做法。选项C不符合规范,根据规范要求,直埋光缆在普通土、硬土中的标称埋深应为1.2米,而非1.5米。1.5米可能是针对特殊地段(如市区人行道)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 备考建议: 有线通信技术部分尤其注重工程实践的规范性。考生需重点记忆各种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水下)的埋深、间距、保护措施等具体数值和要求,这些是选择题和案例题的高频考点。
(三) 广播电视技术真题例题
例题(案例分析题背景节选): 某电视台拟新建一个高清电视演播厅系统。系统需满足新闻直播、综艺节目录制等多种业务需求。请简述在该演播厅视频系统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哪些关键技术环节?并说明其重要性。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广播电视中心工艺系统设计要点。
- 知识点详解: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问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系统性。答案应涵盖以下关键环节:
- 信号格式与标准: 明确采用的高清/超高清信号标准(如1080i/50, 4K UHD)、色彩空间、量化比特率等,这是系统兼容性和质量的基础。
- 视频切换与调度系统: 核心设备,需具备多路信号输入输出能力、强大的切换特效和灵活的母线配置,以满足直播和录播的复杂需求。
- 同步系统: 确保演播室内所有视频、音频设备同步工作,避免信号切换时的抖动和撕裂,是直播安全的关键。
- 信号监测与质量控制: 需部署完善的监测手段,实时监看各路信号的技术参数(波形、矢量图)和图像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 系统冗余与应急备份: 关键设备(如核心交换机、同步发生器)应采用主备冗余配置,并设计应急跳线盘,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快速恢复。
- 备考建议: 对于广播电视技术,不仅要了解单个设备原理,更要掌握整个系统集成的逻辑。案例题常要求考生从系统架构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
二、 项目管理与实务专题
本专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分值占比高,综合性强。它将技术、经济、法規、管理融为一体,考查考生作为建造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 施工组织设计真题例题
例题: 针对一个大型通信枢纽楼的设备安装工程,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其内容中不属于“施工部署”范畴的是( )。
A. 确定项目管理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
B. 明确工程施工的各项目标(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
C. 制定主要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措施。
D. 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阶段的开工、竣工时间和里程碑节点。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施工组织设计的构成及各部分内容的界定。
- 知识点详解: 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施工部署是宏观的战略性安排,主要解决“做什么、谁来做、目标是什么、何时做”的问题。选项A(组织)、B(目标)、D(阶段划分)均属于施工部署的典型内容。选项C“制定主要施工方案”属于更具体的技术策划层面,是施工部署之后需要详细展开的内容,因此不属于施工部署的范畴。
- 备考建议: 清晰理解施工组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层级关系和包含要素,是应对此类概念辨析题的关键。
(二) 进度管理真题例题
例题(案例分析题): 某广电传输干线工程,其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计算各工作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此处假设有具体的工作列表和持续时间,如:A-10天,B-15天,A完成后B开始,C-20天,A完成后C开始,D-25天,B、C均完成后D开始...)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包括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完成时间EF、最迟开始时间LS、最迟完成时间LF、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的计算,以及关键线路的判定。
- 知识点详解: 这是项目管理中的经典计算题型。解题步骤固定:
- 第一步:根据逻辑关系正确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注意虚工作的合理使用。
- 第二步:从左至右计算ES和EF。
- 第三步:从右至左计算LS和LF。
- 第四步:计算各工作的TF(TF = LS - ES 或 LF - EF)和FF。
- 第五步:总时差TF为0的工作连接起来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即为总工期。
- 备考建议: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网络图的计算方法,这是必考内容。平时需多做练习,提高绘图和计算的准确性与速度。
于此同时呢,要理解关键线路的意义,即关键线路上的任何工作延误都会导致总工期的延误。
(三) 成本管理真题例题
例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下列费用中,属于措施项目费的是( )。
A. 设备本身的价值。
B. 设备的安装调试费。
C. 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D. 企业管理费。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特别是措施项目费的定义和范围。
- 知识点详解: 措施项目费是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费用。它强调的是“非工程实体”项目,即不构成工程本体,但为施工必须发生的费用。例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等。选项A属于设备购置费,选项B属于分部分项工程费,选项D属于企业管理费(规费之一)。选项C是措施项目费的准确定义。
- 备考建议: 对建安工程费用的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区分各类费用的性质和包含内容。
(四) 安全管理真题例题
例题: 在通信基站铁塔安装作业中,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下列安全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 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
C. 设置牢固的作业平台并配备安全带。
D. 在塔下设置安全警示区。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安全技术措施的选择与优先级(本质安全、防护措施、警示标识等)。
- 知识点详解: 此题考查对安全措施层次的理解。防止事故的措施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其次是主动/被动防护设施,最后是警示和管理措施。选项C“设置牢固的作业平台并配备安全带”属于直接、可靠的被动防护措施,能有效防止坠落发生或减轻坠落后果,是最有效的。选项A(交底)和D(警示)属于管理措施和警示措施,是必要的,但其有效性依赖于人的执行力。选项B(安全帽)主要防护的是物体打击,对防止高处坠落本身作用有限。
因此,C是最佳答案。 - 备考建议: 安全管理不仅要知道有哪些规定,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即风险控制的层次和优先级。案例题中常要求判断安全措施的得当与否或提出改进建议。
三、 法规及相关知识专题
本部分考查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规范,是建造师执业的法律准绳。
(一) 《安全生产法》相关真题例题
例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织或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C. 负责现场具体施工操作,确保个人作业安全。
D.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法定职责。
- 知识点详解: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其核心是“管理”和“监督”,而非直接从事具体生产作业。选项A、B、D均是法定的安全管理职责。选项C“负责现场具体施工操作”混淆了安全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但本身不承担具体的施工操作任务。
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 备考建议: 对《安全生产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核心法律法规的关键条款,特别是数字、时限、职责划分、法律责任等,需要准确记忆。
(二) 招标投标法相关真题例题
例题: 某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项目,在评标结束后,招标人最迟应当在( )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A. 投标有效期结束日
B. 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
C. 公示中标候选人之日起3日
D. 公示期结束之日起5日
考点解析:
- 考查核心: 招标投标程序中的法定时限规定。
- 知识点详解: 根据《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招标人应当在公示期结束后,尽快发出中标通知书,但法律没有对“公示结束后”到“发出中标通知书”之间规定一个最迟时限。发出中标通知书应在投标有效期内完成。选项A“投标有效期结束日”是一个最终截止日期,但并非一个固定的“最迟”天数。选项B和C的时限规定不准确。实践中,招标人通常会在公示结束后尽快发出。但严格来说,确保在投标有效期内发出是底线。此题旨在考查对整个流程和时间节点的熟悉程度,正确答案应为A,因为它设定了最晚的合法期限。
- 备考建议: 招标投标流程中的各个时间节点(公告期、投标截止、开标、评标、公示、发出通知书、签订合同)及其法定时长是高频考点,需对比记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