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其信息通信与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这为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提供了广阔的执业舞台,同时也对该领域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级通信与广电工程建造师考试,作为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其难度和权威性并存,旨在选拔具备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和卓越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惠州地区的考生而言,深入理解考试的核心考点,并结合本地常见的如海缆登陆、5G网络深度覆盖、智慧城市广电网络融合等工程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真题例题是洞察命题趋势、把握考核重点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典型真题的剖析,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熟悉题型和难度,更能引导考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构建起从技术原理到施工管理,再到法规标准的完整知识框架。本文旨在通过对模拟真题例题的详细解析,深入探讨其背后的考点,为惠州地区乃至全国的考生提供一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复习参考,助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 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技术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涉及大量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技术原理、设备参数和系统构成,是解答后续管理、法规类题目的基石。
考点一:通信管道与线路工程设计
此考点常结合具体场景,考核对设计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题:某惠州城市主干道需新建一条长度为5公里的通信管道,管道埋深(管顶至路面)为0.8米。已知该路段土质为普通粘土,地下水位较低。请问该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管道埋深规范。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在人行道下,通信管道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0.7米;在车行道下,埋深不宜小于0.8米。但此题中明确指出是“城市主干道”,属于车流量大、荷载重的区域。
- 问题分析:虽然0.8米满足了规范的最低要求,但在城市主干道这种特殊环境下,考虑到道路施工质量、未来可能的路面铣刨加铺以及重型车辆的动荷载影响,仅仅满足最低要求存在较大风险,管道易受压损坏。
- 正确做法:为确保管道安全,在城市主干道下,通信管道的埋深应适当加大,通常建议达到1.0米至1.2米。
于此同时呢,应在管道顶部铺设混凝土包封或加盖防护板,以增强抗压能力。
除了这些以外呢,还需考虑人孔/手孔的位置设置,避免设在车道正中。
考点二:光缆传输系统测试
此考点侧重于考核对关键性能指标的理解和故障判断能力。
例题:在对一条新建的GYTA53型直埋光缆中继段进行竣工验收测试时,用OTDR测得其中一芯光纤在15公里处存在一个明显的非反射事件台阶,损耗值为0.35dB。请判断该事件的性质,并阐述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OTDR测试曲线分析。OTDR(光时域反射仪)是光缆线路维护和测试的核心工具。测试曲线上的事件可分为反射事件(如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和非反射事件(如宏弯、熔接点)。
- 事件性质判断:“非反射事件”通常指熔接点或微弯/宏弯。“台阶”形态和0.35dB的损耗值是关键。一个良好的熔接点损耗通常小于0.1dB。0.35dB的损耗明显偏大,表明该点可能存在熔接质量不佳(如纤芯未对准、有气泡)或光纤受压产生宏弯。
- 影响与处理:该过大的点损耗会增加整个中继段的总损耗,可能使系统富余度降低,影响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尤其在高速率系统中更为敏感。处理措施应为:首先精确定位事件点(15公里处),开挖光缆接头盒或检查该段光缆路由;重新进行熔接或消除宏弯隐患后,再次使用OTDR测试,确保该点损耗符合规范要求(一般要求熔接损耗小于0.1dB)。
考点三: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系统
此考点与当前5G网络建设紧密相关,实践性强。
例题:在惠州某高层建筑楼顶建设5G基站,采用AAU(有源天线单元)设备。请简述天馈线系统安装的关键质量控制点。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天馈线系统施工工艺。天馈线系统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感官”,其安装质量直接决定信号覆盖效果。
- 关键质量控制点:
- 天线安装位置与方位角/下倾角: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定位,使用罗盘、倾角仪等工具精确调整,确保覆盖目标区域。
- 防水密封:所有接口(如天线接口、馈线头)必须做好防水密封,通常采用防水胶带、胶泥和热缩套管进行多层密封,防止雨水侵入导致性能劣化甚至设备损坏。这对于雨季频繁的惠州地区尤为重要。
- 馈线布放与固定:馈线布放应平直、无交叉、无扭曲,弯曲半径需满足规范要求(通常大于馈线直径的20倍)。馈线卡间距均匀,固定牢固,避免因风摆等导致磨损。
- 防雷与接地:天线支撑杆、馈线走线架等金属构件必须可靠接地。馈线在进入机房前应安装接地夹,并就近接入地网,确保雷击时浪涌电流能迅速泄放入地。
- AAU供电与光纤连接:确保电源线线径足够,连接牢固;光跳纤布放弯曲半径不能过小,避免过度弯折损伤纤芯。
二、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此部分综合性强,将技术、经济、法规、管理融为一体,考核考生作为建造师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考点一:施工进度管理(网络计划技术)
此考点是管理部分的必考内容,要求能够计算、分析和优化进度计划。
例题:某广电网络机房改造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如下(略)。其中,工作A持续3天,工作B持续5天,工作C持续4天,工作D持续6天,工作E持续2天。逻辑关系为:A、B并行开始,A完成后开始C,B完成后开始D,C、D均完成后才能开始E。请计算该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若因设备到货延迟,工作B需要延长3天,对总工期有何影响?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关键线路与总工期的计算,以及工期延误的影响分析。
- 计算过程:首先绘制网络图或计算各线路时间。
- 线路1:A→C→E,工期=3+4+2=9天。
- 线路2:B→D→E,工期=5+6+2=13天。
因此,关键线路是B-D-E,总工期为13天。 - 延误影响分析:工作B位于关键线路上,其总时差为0。
因此,工作B延长3天,会直接导致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变为5+3+6+2=16天,总工期也相应延长3天,变为16天。如果工作B不在关键线路上,则需判断其总时差,延误天数超过总时差才会影响总工期。
考点二: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此考点常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考核。
例题:某通信工程公司在惠州进行架空光缆施工时,一名施工人员未系安全带在电杆上作业,不慎坠落受伤。请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分析该事故中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阐述作为建造师应如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与建造师的安全职责。
- 施工单位主要问题:
- 安全教育不到位:未能使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带的必要性。
- 现场监管缺失:项目经理、安全员未能在现场有效监督,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不善:可能未配备合格的安全带,或未强制要求并检查使用情况。
- 建造师安全职责:
- 落实责任制: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 组织安全教育和交底:组织实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 保证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费用有效使用,用于购买安全防护用品和落实安全措施。
- 组织安全检查: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 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并实施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考点三: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
此考点涉及工程经济的核心内容,要求能够处理费用计算和合同纠纷。
例题:某通信管线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了原设计中未包含的300米管道穿越高速公路的顶管作业。施工单位就此提交了费用索赔申请。请问建造师在审核该项索赔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工程变更与费用索赔的处理原则。
- 审核重点关注内容:
- 索赔依据的合法性:是否有建设单位正式的变更通知或指令?这是索赔成立的前提。
- 工作性质的界定:增加的顶管作业是否属于原合同范围?显然,这是新增的额外工作。
- 费用构成的合理性: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索赔费用计算表。费用应包括:
- 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如钢管)、机械使用费(顶管设备台班费)。
- 间接费:管理费、利润等。通常可按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或参照相关定额标准计算。
- 支持材料的完整性:检查是否附有施工记录、监理确认、影像资料等证明实际发生工程量的证据。
- 工期影响:评估此项变更是否影响了关键线路,如需要,应同时申请工期索赔。
三、 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此部分内容庞杂,需要准确记忆并理解相关法条的内涵和应用场景。
考点一:《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原则
例题:《安全生产法》明确了“三个必须”的原则,请简述其具体内容,并说明该原则对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指导意义。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对“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这一重要原则的理解。
- 具体内容:“三个必须”要求所有行业、业务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在履行本职管理职责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将安全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 指导意义:对于通信工程项目而言,这意味着:
- 项目经理(生产经营)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 技术负责人(管业务)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同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 材料负责人采购设备材料时,必须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 从根本上打破了“安全只是安全员的事”的错误观念,建立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考点二:《招标投标法》的适用范围
例题:某惠州国有企业计划投资建设一个预算金额为3500万元的室内分布系统项目。请问该项目是否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的范围和规模标准。
- 分析与判断:根据《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且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 结论:该项目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且预算金额3500万元远高于400万元的限额标准。
因此,该项目必须依法进行公开招标(除非符合法定的邀请招标或不招标的特殊情形)。
考点三: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例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通信管道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是多久?保修期从何时起计算?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对基础设施工程保修期限的准确记忆。
- 保修期限:根据条例规定,通信管道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工程,其最低保修期限为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这通常需要在设计文件中明确,一般远长于屋面防水、装修工程等2年或5年的保修期。
- 起算时间: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这一点非常重要,区别于保修金的返还时间等概念。
四、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实务
此部分是前述知识的综合应用,通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具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综合实务案例分析
例题:背景资料:某公司中标惠州某新区智慧城市基础网络建设项目,内容包括通信管道、光缆敷设、核心机房及无线基站建设。合同工期180天,固定总价合同。施工中期,遭遇连续暴雨天气,导致土建施工(管道沟开挖)延误15天;同时,业主提出新增10个智慧灯杆集成接口的需求。作为该项目的建造师,请阐述您将如何应对上述情况,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应对工期延误和工程变更的综合管理能力。
- 应对措施:
- 针对暴雨延误(不可抗力因素):
- 证据收集:立即收集暴雨气象证明、现场照片、监理日志等,证明延误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 工期索赔:根据合同条款,正式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提交工期索赔报告,申请顺延工期15天。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的延误,施工单位通常可以免责并获得工期补偿。
- 调整进度计划:在获得工期批准后,立即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延误对后续关键工作的影响,重新调整和优化施工进度计划,采取增加资源、调整施工顺序等措施,尽力追赶工期。
- 针对业主新增需求(工程变更):
- 书面确认:首先要求业主发出正式的书面变更指令,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评估影响:组织技术、预算人员评估新增智慧灯杆接口对设计方案、施工难度、材料成本、工期的影响。
- 协商价款与工期:基于评估结果,与业主就变更部分的合同价款调整(费用索赔)和可能产生的新的工期影响进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固定总价合同下,范围变更必然导致合同总价的调整。
- 组织实施:在变更协议达成后,将新增工作纳入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组织施工队伍实施。
- 综合协调:统筹协调资源,平衡原定工作与新增工作,加强各方(业主、监理、分包商)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避免因变更和延误引发更大的矛盾和风险。
- 针对暴雨延误(不可抗力因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