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洛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商洛市作为陕西省乃至全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专业、高素质的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需求日益迫切。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级的职业资格认证,是衡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尺,对于提升商洛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规范造价管理行为具有深远意义。针对商洛地区考生的备考,深入剖析真题例题及其背后的考点解析,无疑是把握考试脉搏、提升应试能力的核心环节。真题不仅真实反映了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命题趋势,更是对考试大纲知识体系最直观的诠释。通过系统研究真题,考生能够精准识别高频考点,如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管理、工程结算与决算等核心内容,同时也能洞察到考试对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日益增强的考查倾向。本解析旨在结合交通运输造价工程的实际特点,对典型真题进行深度拆解,不仅给出答案,更着重于梳理解题思路、揭示知识关联、点拨易错环节,从而帮助商洛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在正式考场上的应变能力和得分效率,为顺利通过考试、服务地方交通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 考试整体概述与商洛地区备考重要性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国家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和培养具备独立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考试内容涵盖广泛,深度要求高,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工程”这一特定领域,与一般的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相比,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考试通常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四个科目,其中《案例分析》科目综合性强、难度最大,是考生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

对于商洛地区的考生而言,备考此考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商洛地处秦岭腹地,地形复杂,其交通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改造、农村公路、桥梁隧道等)往往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特点,这在造价管理中会体现为更高的不确定性风险成本、专项施工措施费用以及严格的生态保护投入。
因此,商洛考生在学习和应用造价知识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结合山区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各种特殊条件下的造价构成与计价要点。研究真题,正是将通用理论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桥梁。


二、 真题例题解析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科目

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交通运输工程(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等,以公路为主)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工程材料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程度。其题型多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但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大量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处理。下列哪种软基处理方法主要利用的是排水固结原理?

A. 换填法

B. 强夯法

C. 堆载预压法

D. 水泥搅拌桩法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特殊路基处理方法的原理。软土地基处理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常见难题,也是造价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

  • 选项A换填法:原理是将软弱土层挖除,换填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是直接置换,不属于排水固结。
  • 选项B强夯法:原理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的冲击能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挤密土体,属于动力固结,排水不是其主要原理。
  • 选项C堆载预压法: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上施加预压荷载(如堆土),使软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土体逐渐固结,强度提高。这正体现了排水固结的核心思想。
  • 选项D水泥搅拌桩法:原理是通过机械将水泥浆与软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属于化学加固,形成复合地基。

因此,正确答案是C。对于商洛考生,需进一步理解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例如,堆载预压法需要较长的预压时间,会影响工期成本;而水泥搅拌桩法等复合地基法则材料费和机械费较高。

例题2(多项选择题):

根据《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各项中,在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量时,通常需要单独计量计价的有( )。

A. 路基挖方(包括挖除表土)

B. 路基填方

C. 利用土石方填筑路基的压实方

D. 弃方超运距费用

E. 路基边坡绿化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划分。这是造价确定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 选项A和B:是土石方工程最基本的计量项目,挖方按天然密实方计量,填方按压实方计量,必须单独列项。
  • 选项C:利用方是指本桩利用或远运利用的土石方,其填筑的压实方是填方工程量的一部分,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其本身是填方计价的内容,一般不作为与A、B并列的“单独计量”项,更侧重于过程计算。但题目问的是“通常需要单独计量计价”,从清单子目设置角度看,利用方是包含在填方单价中的,并非像弃方超运距那样单独列子目。
    也是因为这些吧,C项存在争议,通常不选。
  • 选项D:弃方超运距费用是指弃土运距超过清单规定的基本运距后增加的费用,需要单独列项计量计价。
  • 选项E:路基边坡绿化属于防护工程范畴,与土石方工程分属不同的工程量清单章节,必须单独计量计价。

因此,较稳妥的答案是A、B、D、E。考生需熟练掌握清单规范,清晰界定不同工程内容的计量界限,避免重复计价或漏计。


三、 真题例题解析之《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

该科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造价管理、计价、技术与计量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为主观题,通常涉及计算、分析、判断等。

例题3(综合案例分析题):

某商洛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施工过程中,由于遭遇未预见的大型溶洞,导致施工方案重大变更。发包人要求承包人采用新的施工方案(增设大型钢支撑结构并进行注浆回填)进行处理。承包人就此事宜提交了费用索赔报告,其中包括:


1.新增钢支撑结构的材料费、安装及拆除费;


2.注浆回填的材料费及施工费;


3.因处理溶洞导致的施工设备停滞台班费;


4.工人窝工费;


5.因工期延误导致的现场管理费增加;


6.利润。

问题:请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合同示范文本,逐项分析承包人提出的上述索赔费用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工程变更与索赔的费用构成计算,特别是针对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溶洞)引发的合同价款调整。这是山区交通建设中的典型风险事件。

  • 第1、2项(新增实体工程费用):成立。遭遇大型溶洞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风险(通常合同约定,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合理预见)。为处理溶洞而新增的钢支撑和注浆回填工程,属于工程变更范畴,因此对应的工程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这部分费用应根据双方确认的施工方案,按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如参照类似单价或重新组价)进行计算。
  • 第3、4项(停工窝工费用):成立。但需区分情况。因处理变更工程而必然导致的、与变更工作直接相关的机械停滞和人员窝工,属于变更工作的组成部分,费用应予以补偿。但如果是因发包人指令延迟或方案审批缓慢等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非必然的停工窝工,则可按停工索赔计算。本题背景是因变更本身直接导致,故应成立。
  • 第5项(现场管理费增加):成立,但计算方法有讲究。因非承包人原因的工期延误,会导致承包人的现场管理费(如临时设施、管理人员工资等)在整个工期内摊销额增加。这部分增加的费用可以索赔。通常可采用“管理费分摊率法”或按合同约定计算。
  • 第6项(利润):成立。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对于工程变更项目,如果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在重新组价时,是可以计取利润的。本例中新增的溶洞处理工作属于新增项目,其单价组成中应包含利润。

本题的难点在于将合同原理、风险分担原则与具体的费用项目一一对应。商洛考生尤其需要关注山区特殊地质条件带来的合同风险划分问题。

例题4(计算分析题):

某公路项目,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某项工程量清单子目综合单价为450元/m³,其中人工费为120元/m³,机械费为150元/m³,材料费为160元/m³(均为不含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管理费费率和利润率分别为20%和10%(以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施工期间,该子目所用主要材料价格发生上涨,由投标时的2000元/吨上涨至2600元/吨。合同约定,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经核实,该子目单位工程量消耗该材料0.08吨。增值税税率为9%。

问题:试计算因该材料价格上涨,该清单子目调整后的综合单价。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具体考查的是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调整法中的应用。这是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内容。

解题步骤:


1. 判断是否调整:材料涨幅 = (2600 - 2000) / 2000 = 30%,超过合同约定的±5%风险范围,需要调整。


2. 计算单位工程量材料价差

  • 风险幅度以内的价格由承包人承担:2000 × (1 + 5%) = 2100元/吨。
  • 超过部分由发包人承担:2600 - 2100 = 500元/吨。
  • 单位工程量应调整的材料价差:500元/吨 × 0.08吨/m³ = 40元/m³。


3. 计算调整后的材料费:原材料费(不含税)为160元/m³,其中包含该主要材料和其他材料。该主要材料原成本为2000元/吨 × 0.08吨/m³ = 160元/m³。这意味着该子目的材料费完全由这一种材料构成。

  • 调整后的材料费(不含税)= 原材料费 + 应调整价差 = 160 + 40 = 200元/m³。


4. 重新计算综合单价

  • 人工费和机械费不变,仍为120元/m³和150元/m³。
  • 管理费 = (人工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率 = (120 + 150) × 20% = 54元/m³。
  • 利润 = (人工费 + 机械费) × 利润率 = (120 + 150) × 10% = 27元/m³。
  • 不含税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 + 利润 = 120 + 200 + 150 + 54 + 27 = 551元/m³。
  • 增值税(销项税额)= 不含税综合单价 × 税率 = 551 × 9% = 49.59元/m³。
  • 调整后的含税综合单价 = 551 + 49.59 = 600.59元/m³(通常保留两位小数,约为600.60元/m³)。

本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综合单价的组成和计算过程,并能准确应用价格调整公式。


四、 核心考点系统性梳理与备考策略

通过对以上真题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系统梳理出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核心考点,并为商洛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1.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 考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核要点;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的精度要求与作用;方案比选、价值工程的应用。
  • 商洛备考提示:重点关注山区地形条件下,路线方案选择、桥隧比等因素对项目总投资的决定性影响。理解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前期勘察、专项评价费用。


2.招投标阶段合同价款约定

  • 考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规则与准确性审查;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不同合同计价模式(单价合同、总价合同)的风险分担。
  • 商洛备考提示:熟悉针对复杂工程(如长大隧道、高墩大跨桥梁)的清单子目设置特点,注意措施项目费(如施工便道、临时供电、安全文明施工等)在山区项目中的特殊性及报价考量。


3.施工阶段合同价款调整与支付

  • 考点: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等引起的价款调整;物价变化、法律变化调价;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的支付计算;索赔费用的计算(工期索赔与费用索赔)。
  • 商洛备考提示:这是案例分析科目的绝对重点。商洛地区地质灾害多发,要特别练习因地质条件变化、防汛抢险、环保要求提高等引起的变更与索赔案例。熟练掌握价差调整的计算方法。


4.竣工决算与造价鉴定

  • 考点: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内容;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保修费用的处理;造价争议的鉴定原则与程序。
  • 商洛备考提示:了解项目全过程后评价的意义,思考如何通过竣工决算反映山区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为未来类似项目积累数据。


5.交通运输工程技术

  • 考点: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等专业的结构类型、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工程量计算规则。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商洛备考提示:深入学习复杂桥梁(如悬索桥、斜拉桥)和隧道(如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通风照明)的构造与施工,这是山区高速公路的常见工程形式,其技术复杂性直接关系到造价的精确计算。

备考策略建议:

  • 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根本:精读官方指定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
  • 深入研究历年真题:将真题作为最好的模拟题,反复练习,归纳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科目。
  • 理论联系实际:有条件的考生应多关注商洛本地的交通建设项目,尝试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加强计算能力训练:《案例分析》科目计算量大、时间紧,平时需加强手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关注政策法规更新:造价行业政策法规、规范标准更新较快,需及时关注最新的文件和精神。

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对知识、能力、毅力的综合考验。对于志在服务于商洛交通建设事业的考生来说,通过系统备考、深入理解真题、强化实践应用,不仅能够提升通过考试的概率,更能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未来职业发展铺平道路,为商洛的交通事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