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锦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盘锦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和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对高水平、专业化的交通运输工程造价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国家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其权威性与专业性毋庸置疑,是衡量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尺。针对盘锦地区考生的备考,深入剖析真题例题及背后的考点,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需要明确的是,官方通常不公布完整的历年真题,我们所能接触和分析的多为基于考生回忆整理的“回忆版”真题,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备考核心资料的价值。这些例题精准地反映了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趋势。通过对例题的解析,考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考试对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技术与计量、案例分析等知识模块的考查深度和广度。
例如,试题往往会结合具体的公路工程或水运工程背景,要求考生灵活运用定额、清单计价规范、造价管理规定等文件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考查记忆能力,更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对盘锦考生而言,备考不应局限于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大量练习高质量的模拟题和回忆版真题,深刻理解考点内涵,掌握解题思路,并特别注意将理论知识与盘锦本地及周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跨河海桥梁、港口航道等工程特点相结合,从而提升应试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正文一、 考试整体概述与盘锦地区备考侧重点一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与计量》和《交通运输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其中,《案例分析》科目为主观题,其余三科为客观题。考试内容深度契合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涵盖了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知识体系。对于盘锦地区的考生而言,备考时需结合本地工程实践特点有所侧重。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密集的公路网络,工程项目常涉及:
- 软土地基处理:该地区地质条件特殊,软基处理是公路、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的常见难点,相关工艺(如排水固结、复合地基等)的造价计算是高频考点。
- 水运工程:作为沿海城市,港口工程、航道疏浚、防波堤建设等水运工程相关的技术与造价知识尤为重要。
- 跨河海桥梁工程:连接盘锦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枢纽常涉及大型桥梁,其基础、上部结构施工(如悬臂浇筑、预制架设)的复杂计量与计价规则需重点掌握。
- 材料价格波动:工程建设受钢材、水泥、沥青等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影响显著,如何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动态调整是考查重点。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其副本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
B. 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C. 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单独投标
D. 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后组成
考点解析:本题核心考点是联合体投标的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A。选项A准确描述了联合体投标的基本程序和要求。选项B错误,依据法律规定,同一专业组成的联合体应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此为常设陷阱。选项C错误,联合体各方达成协议后,必须以联合体的名义共同投标,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或加入其他联合体投标同一项目。选项D错误,联合体应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此考点要求考生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重要条款有清晰记忆和准确理解。
例题2(建设工程计价):某公路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某土方开挖项目数量为10000m³。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实际完成工程量达到12000m³。投标报价时,承包人的综合单价为50元/m³。合同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调整系数为0.9。则该土方开挖项目的结算价款应为( )元。
A. 600,000
B. 592,500
C. 590,000
D. 587,500
考点解析:本题考点是工程量偏差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这是计价科目中的核心计算类考点。解题步骤如下:
1. 判断是否触发调价机制:合同工程量10000m³,允许增加的上限为10000 × (1+15%) = 11500m³。实际工程量12000m³ > 11500m³,故触发调价。
2. 分段计算工程款:
原工程量15%以内部分(0~11500m³):按原单价结算。11500 × 50 = 575,000元。
超出15%部分(11501~12000m³):此部分工程量 = 12000 - 11500 = 500m³。调整后单价 = 50 × 0.9 = 45元/m³。此部分工程款 = 500 × 45 = 22,500元。
3. 计算总结算价款:575,000 + 22,500 = 597,500元。但选项中无此数,需核查。常见错误是直接用12000-10000=2000m³作为超出量。正确理解是超出“约定幅度”(15%)的部分,即相对于11500m³的超出量。重新计算:11500m³以内按50元,即1150050=575,000元;超出部分500m³按45元,即50045=22,500元;合计597,500元。观察选项,B选项592,500可能是将超出部分计算为(12000-100001.15)=5000m³,然后500045=225,000,再加上1000050=500,000,得出725,000,显然不对。另一种思路是调价部分仅对超出原工程量10000的部分(2000m³)进行打折,即1000050 + 2000500.9 = 500,000 + 90,000 = 590,000(对应C选项)。但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确做法是: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过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这里的“超过部分”指的是超过“招标工程量清单的15%”的部分,即超过11500m³的部分。
因此,无正确选项,但解题思路和考点明确。在实际考试中,此类题目会确保选项的唯一正确性。此例题旨在演示该类问题的思考路径。
在公路工程中,关于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挖方工程量应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B. 填方工程量应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
C. 利用挖方进行填方时,其工程量已考虑松铺系数
D. 路基宽度内的填方包括路基填筑、路床换填、路拱等体积
考点解析:本题考点是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正确答案是C。选项A和B是基本的计量原则,表述正确。选项D描述了填方工程量的组成范围,也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在利用挖方作填方时,挖方按天然密实方计量,填方按压实方计量,由于土石方存在“松方”与“实方”的换算关系,在计算所需挖方量来满足填方量时,需要考虑换算系数,但工程量清单中各自的计量单位是独立的,不会在计量时直接考虑“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是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用于控制碾压前的铺筑厚度,不属于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范畴。此题要求考生对计量规范的细节有精准把握。
例题4(技术与计量 - 水运工程):对于重力式码头工程,其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不应扣除( )。
A. 体积在0.5m³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B. 墙身中的排水管所占体积
C. 嵌入墙体内的板桩所占体积
D. 截面面积在0.1m²以内的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考点解析:本题针对水运工程的混凝土计量规则,是盘锦考生需特别关注的点。重力式码头是常见结构形式。根据《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混凝土体积时,一般不予扣除体积在0.3m³以内的孔洞、截面面积在0.1m²以内的铁件以及单根截面面积在0.03m²以内的预留孔道所占的体积。
因此,选项D符合“不应扣除”的条件。选项A的临界值0.5m³通常偏大,规范中多为0.3m³。选项B的排水管和选项C的板桩,其体积通常较大,应予扣除。此题考查对水工混凝土计量特殊规定的熟悉程度。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挖方(普通土)”项目数量为50万m³,综合单价为25元/m³。“填方(利用土方)”项目数量为40万m³,综合单价为15元/m³。施工合同约定,土方体积均按天然密实方计算。施工过程中,经核实,实际挖方(普通土)量为55万m³,除用于本项目填方40万m³(压实方)外,剩余土方运至指定弃土场,运距5km。已知:该普通土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为1.20,运输定额单价为8元/m³(天然密实方)。
【问题】1.计算该路基土方工程的结算挖方费用。2.计算弃土运输费用。
考点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涉及工程量偏差、土方换算和变更费用计算的综合案例。
问题1解析:
1. 确定结算挖方工程量:合同挖方量50万m³,实际完成55万m³。工程量增加比例为(55-50)/50=10%,未超过通常合同约定的15%风险范围(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因此55万m³均应计入结算。但需注意,此处的挖方量是天然密实方。
2. 计算挖方费用:结算挖方费用 = 实际挖方量 × 综合单价 = 55万m³ × 25元/m³ = 1375万元。
问题2解析:
1. 计算弃土方量(天然密实方):这是解题关键,易错点。总挖方(天然密实方)为55万m³。用于本项目填方的40万m³是压实方,需要将其折算回需要消耗的天然密实方数量。根据换算系数1.20,即1m³压实方需要1.20m³天然密实方。
因此,用于填方所消耗的挖方量 = 40万m³ (压实方) × 1.20 = 48万m³ (天然密实方)。
2. 计算弃土量:弃土量(天然密实方) = 总挖方量 - 用于填方的挖方量 = 55万m³ - 48万m³ = 7万m³。
3. 计算弃土运输费用:弃土运输费用 = 弃土量 × 运输单价 = 7万m³ × 8元/m³ = 56万元。
此案例深刻考查了考生对土方不同状态(天然密实方、松方、压实方)之间换算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是在公路工程造价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例题6(案例分析 - 水运工程/招投标):【背景资料】某港口栈桥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办法为综合评估法,其中报价部分得分计算公式为:报价得分 = (评标基准价 / 投标报价) × 权重分值(权重分值为60分),评标基准价为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现有A、B、C、D四家单位通过初步评审,其投标报价分别为:A:5800万元,B:6000万元,C:6200万元,D:5500万元。
【问题】1.计算评标基准价。2.分别计算A、B、C、D四家单位的报价得分。
考点解析:本题考点是综合评估法中投标报价得分的计算,属于造价管理与计价的交叉内容,在水运工程招标中常见。
问题1解析:
评标基准价 = (A报价 + B报价 + C报价 + D报价) / 4 = (5800 + 6000 + 6200 + 5500) / 4 = 23500 / 4 = 5875万元。
问题2解析:
根据公式:报价得分 = (评标基准价 / 投标报价) × 60
A单位得分 = (5875 / 5800) × 60 ≈ 1.0138 × 60 ≈ 60.83分 B单位得分 = (5875 / 6000) × 60 ≈ 0.9792 × 60 ≈ 58.75分 C单位得分 = (5875 / 6200) × 60 ≈ 0.9476 × 60 ≈ 56.86分 D单位得分 = (5875 / 5500) × 60 ≈ 1.0682 × 60 ≈ 64.09分
计算结果显示,报价越低(如D单位),得分越高;报价越高(如C单位),得分越低。此方法鼓励合理低价中标。考生需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并理解此种评标方法对投标报价策略的导向作用。
五、 备考策略与建议基于对上述例题和考点的分析,为盘锦考生提出以下备考策略:- 夯实基础,吃透规范: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核心法规和标准要做到深入理解而非简单记忆。特别是计量与计价规则,必须清晰界定。
- 强化计算,熟练应用:《案例分析》是重中之重。必须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尤其是涉及工程量计算、价款调整、索赔计算、结算审核等类型的题目。要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 关注地方特色与行业动态:结合盘锦地区工程特点,有意识地搜集和学习关于软基处理、港口工程、跨海大桥等特定工程的造价案例。
于此同时呢,关注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等机构发布的地方性调价文件、材料信息价等,使知识体系与本地实践接轨。 - 模拟实战,查漏补缺: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发现知识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针对性复习。对错题要进行归纳总结,避免同一错误再次发生。
-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案例分析题往往信息量大、设问环环相扣。要训练从背景资料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识别问题本质、调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