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楚雄地区作为云南省的重要地级市,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土木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对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的需求持续旺盛。该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具备高水平工程造价管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考试内容紧密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工程实践,全面覆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以及全过程造价管理等核心知识领域。真题例题通常源于实际工程案例,着重考查考生对计算规则的理解、计价依据的应用、成本控制方法的掌握以及解决复杂造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考点解析不仅涉及纯数学计算,更强调对法律法规、合同条款、施工工艺、材料价格和市场动态的融会贯通。考生在备考时,需深入理解《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等权威文件,并熟练运用造价软件。对楚雄考生而言,还需特别关注地方性材料价格信息、民族地区建筑特色可能带来的成本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考试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楚雄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此部分是考试的核心,分值占比最大,主要考查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其配套计算规范的熟练掌握程度。
例题1:某楚雄地区办公楼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施工图纸,其中某一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柱高为4.5m,层高为3.6m,柱顶有截面为600mm×600mm,高0.9m的构造柱。试计算该柱的混凝土工程量,并说明依据。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现浇混凝土柱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关键在于区分不同性质的柱体以及计算高度的确定。
- 解题思路:首先需判断框架柱和构造柱的界限。根据清单规范,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而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本题中,框架柱高应为层高3.6m,其上的0.9m部分属于构造柱,应分别计算。
- 计算过程:框架柱混凝土工程量 V1 = 柱截面面积 × 柱高 = 0.6m × 0.6m × 3.6m = 1.296 m³构造柱混凝土工程量 V2 = 柱截面面积 × 柱高 = 0.6m × 0.6m × 0.9m = 0.324 m³该柱总混凝土工程量 = V1 + V2 = 1.62 m³
- 易错点:考生容易将整个4.5m高度全部按框架柱计算,忽略了构造柱的独立项;或者对柱高的起算点理解错误。在楚雄地区的实际工程中,山地地形可能导致结构层高变化,更需仔细审图。
例题2:针对上述办公楼工程,编制“实心砖墙”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已知墙体为240厚,高度3.2m,长度经计算为85m。请填写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特别是项目特征的描述。
- 解题思路:项目特征描述是清单计价的基础,必须详细、准确,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综合单价组价。描述应涵盖墙体类型、厚度、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原浆勾缝要求等。
- 示例填写:
- 项目编码:010401003001 (此编码为示例,实际需根据规范确定)
- 项目名称:实心砖墙
- 项目特征: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MU15烧结普通砖,240mm×115mm×53mm; 2.砂浆强度等级:M10水泥砂浆; 3.墙体类型:内墙(或外墙,需根据图纸确定); 4.墙体厚度:240mm; 5.勾缝要求:原浆勾缝。
- 计量单位:m³
- 工程量:V = 墙长 × 墙高 × 墙厚 = 85m × 3.2m × 0.24m = 65.28 m³
- 易错点:项目特征描述遗漏关键信息(如砂浆类型、强度等级);计量单位错误(如误用“m²”);工程量计算时未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等体积(本题因未给出洞口尺寸,故按整体计算,但需在特征中注明“扣除门窗洞口”的计算规则)。
例题:某工程位于楚雄市,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000万元,其中:人工费400万元,材料费1200万元(含设备费150万元),施工机具使用费200万元。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5%(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3%)。其他项目费为100万元。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工程造价)。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与计算程序(采用单价计价的费用组成模型)。
- 解题思路:严格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规定进行计算。关键是明确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
- 计算措施项目费: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需单独计算,因其作为不可竞争性费用,计算基数可能与总措施费不同。本题中,措施项目费总额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5% = 2000万 × 5% = 100万元。这其中已包含安全文明施工费 = 2000万 × 3% = 60万元。
- 计算其他项目费:题目已给出,为100万元。
- 计算规费:规费基数仅为人工费,不包含施工机具使用费中的人工费。规费 = 人工费 × 费率 = 400万 × 25% = 100万元。
- 计算税前造价:税前造价 =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费 = 2000 + 100 + 100 + 100 = 2300万元。
-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 = 税前造价 × 税率 = 2300万 × 9% = 207万元。
- 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造价 = 税前造价 + 增值税 = 2300万 + 207万 = 2507万元。
- 易错点:混淆计费基数(如误将材料费、机具费也纳入规费计算基数);措施项目费计算错误,特别是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单独列计;增值税计算基数为税前造价,而非分部分项工程费。
例题:某工程需使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砖基础,但消耗量定额中只有M5.0水泥砂浆的定额子目。已知定额中M5.0砂浆用量为2.36m³/10m³砌体,M5.0砂浆单价为280元/m³,M7.5砂浆单价为300元/m³。试计算换算后的该定额子目的基价(人工、机械消耗量不变)。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定额的换算,主要是材料价格的换算。
- 解题思路:当设计要求的材料与定额子目中的材料规格不一致时,需进行换算。换算的原则是:换入新材料的价值,换出旧材料的价值。
- 计算过程:假设原定额基价为 A 元/10m³。换算后基价 = 原定额基价 + (换入砂浆单价 - 换出砂浆单价) × 定额消耗量即:换算后基价 = A + (300元/m³ - 280元/m³) × 2.36 m³/10m³ = A + 20 × 2.36 = A + 47.2 元/10m³
- 易错点:忘记“量价分离”原则,直接修改材料消耗量;混淆不同类型的换算(如砂浆强度等级换算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换算规则不同);计算过程中单位不统一。
例题:某固定单价合同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发出了工程变更指令,增加了额外的土方开挖工作。承包商据此提交了变更价款报告。请问审核该变更价款时,应优先采用何种计价原则?如果合同中无法找到适用或类似的项目单价,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工程变更的估价原则。这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 解题思路: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或相关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的变更估价三原则。
- 答案要点:
- 优先采用的原则: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采用该项目的单价。
- 其次采用的原则: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但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
- 最后采用的原则: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的,应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和计价办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和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 易错点:未能准确记忆和表述变更估价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其先后顺序;对“承包人报价浮动率”的计算和理解不到位;忽略了需要“报发包人确认”这一关键程序。
例题:在计算楚雄地区某场馆工程的金属屋面造价时,除了计算屋面板本身的面积和价格,还应考虑哪些相关的工程内容并将其计入综合单价或措施项目费中?
考点解析:
- 核心考点:施工工艺与工程造价的关联性。要求考生了解施工过程,才能不漏项、不错算。
- 解题思路:从施工工序出发,思考完成金属屋面安装所需要的所有工作内容和辅助措施。
- 答案要点:
- 综合单价中可能包含的内容:屋面板下的檩条、支撑等基层结构的安装;防水层、保温层的铺设;屋面板的搭接、咬口、锁边等接口处理;檐口、天沟、屋脊等细部节点的处理;所需的连接件、紧固件、密封材料等附件的费用。
- 措施项目费中可能包含的内容:大型屋面板的吊装费用(可能需要大型机械);高空作业所需的脚手架搭拆费或移动平台费用;为完成屋面施工而需要的特殊安全防护措施费用。
- 易错点:仅计算屋面板材主材费,忽略辅材、人工和机械消耗;将本应计入综合单价的内容错误地列入措施项目费,或反之;对楚雄地区风荷载较大、可能需加强屋面抗风揭能力的特殊要求考虑不足,导致成本估算偏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