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鄂州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其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有着持续的需求。该考试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标尺,其难度和专业性备受关注。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注重考生在复杂实际工程情境中解决造价问题的综合能力。真题例题是考生备考最直接、最有效的参考资料,通过对典型真题的深入剖析,不仅能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难度和命题趋势,更能深刻理解核心考点的内在逻辑与应用场景。考点解析则旨在超越题目本身,揭示其背后所考察的知识体系、计算原理、法规依据和易错环节,引导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而非机械记忆。本文将结合鄂州地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如可能涉及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等),对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中的典型真题例题进行模拟呈现与深度解析,覆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与决算等关键环节,并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等核心法规的应用进行重点阐释,以期为鄂州及周边地区的考生提供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备考指南。一、 建筑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
此部分是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基础,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能够准确计算各项费用。
例题模拟:
某鄂州地区新建办公楼项目,其静态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800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为1500万元(其中建设用地费8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价差预备费暂不计。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为300万元,流动资金为50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和总投资。
考点解析:
本题核心考点是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构成及其计算。考生必须清晰区分建设投资和总投资的范畴。
- 建设投资的构成:包括工程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
- 总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
解题步骤如下:
- 第一步:计算工程费用。工程费用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8000 + 2000 = 10000万元。
- 第二步: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不包括建设用地费,因其通常单独考虑或按特定规定,但本题未明确排除,故一般按全部其他费用计入)。基本预备费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费率 = (10000 + 1500) × 5% = 575万元。
- 第三步:计算建设投资。建设投资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预备费 = 10000 + 1500 + 575 = 12075万元。(此处价差预备费为0)
- 第四步:计算总投资。总投资 = 建设投资 + 建设期利息 + 流动资金 = 12075 + 300 + 500 = 12875万元。
易错点分析:考生容易混淆建设投资与总投资的概念,将建设期利息或流动资金错误地计入建设投资;在计算基本预备费时,错误地将建设用地费扣除或忽略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招投标和工程结算的主要模式,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例题模拟: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关于现浇混凝土矩形柱的工程量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B. 柱高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C. 依附柱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D. 断面为异形(如L形、T形)的柱,应按异形柱项目编码列项
考点解析:
本题为多选题,考察对清单计量规则的精确把握。
- 选项A:正确。这是清单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混凝土构件均按实体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件。
- 选项B:错误。描述的是“无梁板”结构中柱高的计算规则。对于框架柱,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这是高频易错点。
- 选项C:正确。根据规范,附属于柱的牛腿、升板柱帽等,均应并入柱身体积计算。
- 选项D:正确。矩形柱、异形柱、圆形柱等在清单中属于不同的项目编码,应严格按断面形状区分列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D。此考点要求考生对计量规则记忆准确,并能区分不同构件、不同结构形式下的特殊规定。
例题模拟:
某鄂州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现浇混凝土有梁板项目特征描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时,依据企业定额测算的综合单价为650元/m³。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发出工程变更通知,要求将该部分有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至C35。已知C35混凝土比C30混凝土的单价高出50元/m³,其他条件不变。请问,作为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此项变更的价款调整?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工程变更的估价原则。
- 核心原则:如果工程变更导致项目特征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引起该项目工程造价增减的,应按照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 处理步骤:应判断变更是否构成了“项目特征不符”。原清单项目特征为C30,变更为C35,属于材料标准的改变,构成了项目特征的变化。
- 估价方法: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但此处的“适用”是指项目特征完全相同。由于特征已变,原综合单价不直接适用。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C30和C35混凝土有梁板是类似项目。
因此,可以参照原综合单价进行换算。 - 具体计算:新的综合单价应在原综合单价650元/m³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材料价的差额进行调整。假设混凝土用量系数为1.015(根据定额或企业数据),则材料费增加额为 50元/m³ × 1.015 = 50.75元/m³。
除了这些以外呢,还需考虑因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可能导致的措施费(如模板周转次数)的微小变化,若合同约定或实际情况表明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则主要调整材料价差。
因此,调整后的综合单价 ≈ 650 + 50.75 = 700.75元/m³。最终,变更价款应为变更工程量乘以(新单价 - 原单价)。
此考点要求造价工程师熟练掌握变更估价的三原则(直接采用、参照类似、重新组价)及其应用场景。
三、 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准确计算工程量是核心能力。
例题模拟:
试计算某鄂州厂房工程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已知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m×2m,基础垫层底面标高为-2.0m(相对室内地坪±0.00),室内外高差为0.3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大致与室外地坪一致。基坑开挖按1:0.5放坡,工作面宽度从垫层边向外各增加300mm。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涉及基坑开挖的体积公式应用。
- 第一步:确定开挖深度。开挖深度H = 2.0m(垫层底标高) - 0.0m(自然地面,按室外地坪-0.3m?此处需澄清)。通常,土方开挖深度从自然地面算起。若自然地面与室外地坪一致,则H = 2.0 - (-0.3) = 2.3m。但题目说“自然地面标高大致与室外地坪一致”,且“垫层底面标高为-2.0m(相对室内地坪)”,室内地坪为±0.00,室外地坪为-0.30m,则垫层底相对于室外地坪的深度为 -2.0 - (-0.3) = -1.7m?这显然矛盾。合理的理解是:标高-2.0m是相对于±0.00的,自然地面在-0.30m(室外地坪)。所以,开挖深度H = | -2.0 - (-0.3) | = 1.7m。这是关键点,需根据标高关系准确计算。
- 第二步:计算基坑底面积。垫层底尺寸通常比基础底尺寸每边宽出100mm,假设本题垫层每边宽出100mm,则垫层底尺寸为2.2m×2.2m。考虑工作面,基坑底长/宽 = 垫层底长/宽 + 2 × 工作面宽度 = 2.2 + 2×0.3 = 2.8m。所以,基坑底面积 A = 2.8 × 2.8 = 7.84 m²。
- 第三步:计算基坑顶面积。放坡系数k=0.5,则基坑顶面每边比底面宽出 k×H = 0.5 × 1.7 = 0.85m。基坑顶长/宽 = 基坑底长/宽 + 2 × k×H = 2.8 + 2×0.85 = 4.5m。基坑顶面积 A’ = 4.5 × 4.5 = 20.25 m²。
- 第四步:计算土方体积。采用棱台体积公式 V = (H/6) × [A + A' + √(A×A')] = (1.7/6) × [7.84 + 20.25 + √(7.84×20.25)]。先计算√(7.84×20.25) = √158.76 ≈ 12.6。则 V = (1.7/6) × (7.84 + 20.25 + 12.6) = (1.7/6) × 40.69 ≈ 11.53 m³。
此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常见工程形体(如土方、基础、墙体、梁板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并注意标高、工作面、放坡等细节。
四、 工程合同价款管理与结算本部分涉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价款支付、调整、索赔和结算,实践性极强。
例题模拟:
某鄂州道路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价格调整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合同规定,不调值部分(固定要素)比重为0.2,各可调因子(人工、钢材、水泥、沥青)的权重和基准日价格指数如下表。工程竣工时,根据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指数,人工费指数为130,钢材价格指数为120,水泥价格指数为110,沥青价格指数为105。已知合同完成工程价款为5000万元。试计算应调整的价款差额。
(假设表格:可调因子A、B、C、D分别代表人工、钢材、水泥、沥青,权重分别为0.3、0.2、0.2、0.1,基准日指数均为100)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价格指数调整法的应用。
- 第一步:确定可调值部分比重。可调值部分比重 = 1 - 固定要素比重 = 1 - 0.2 = 0.8。
- 第二步:计算现行价格指数与基准日价格指数的比值(权重系数)。
- 人工:130/100 = 1.3
- 钢材:120/100 = 1.2
- 水泥:110/100 = 1.1
- 沥青:105/100 = 1.05
- 第三步:计算价格调整公式。调整公式通常为:
P = P0 × (A + B1×Ftn/F0n + B2×Ft2/F02 + ... + Bn×Ftn/F0n)
其中,P为调整后价款,P0为合同完成工程价款,A为固定要素比重,B1...Bn为各可调因子权重,Ftn/F0n为各因子现行指数与基准日指数之比。
- 第四步:代入计算。
调整系数 = 0.2 + (0.3×1.3 + 0.2×1.2 + 0.2×1.1 + 0.1×1.05) = 0.2 + (0.39 + 0.24 + 0.22 + 0.105) = 0.2 + 0.955 = 1.155
调整后价款 P = 5000 × 1.155 = 5775 万元。
价款差额 ΔP = 5775 - 5000 = 775 万元。
因此,应调增价款775万元。此考点要求考生牢记调价公式,并能准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例题模拟:
施工单位在鄂州某项目施工中,因发包人未能按合同约定日期提供施工场地,导致施工单位机械窝工5天,人员窝工30工日。已知机械台班单价为800元/台班,折旧费占60%;人工工日单价为150元/工日。施工单位按规定程序提出了费用索赔。请问造价工程师应审核批准哪些费用?金额是多少?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原则。
- 索赔原则:索赔费用应仅限于施工单位因事件发生的直接损失,且不能因此获利。
- 机械窝工费:对于因发包人原因造成的机械窝工,如机械为施工单位自有,通常按折旧费或租赁费计算。本题给定折旧费比例,故应按折旧费计算。机械窝工费 = 台班单价 × 折旧费比例 × 窝工台班数 = 800元/台班 × 60% × 5台班 = 2400元。注意,不应按全部台班单价计算,因为窝工期间并未消耗燃料动力等可变费用。
- 人工窝工费:对于窝工人工费,通常按人工工日成本(或合同约定的窝工单价)计算,而非按正常施工的工日单价。但若合同未专门约定,可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按降效比例计算。本题为简化,给定人工工日单价150元,可视为双方认可或合同约定的窝工单价。人工窝工费 = 窝工工日数 × 窝工单价 = 30工日 × 150元/工日 = 4500元。
- 批准费用总计:机械窝工费2400元 + 人工窝工费4500元 = 6900元。管理费和利润通常不予索赔,因为窝工并未为发包人产生额外的工作价值。
此考点要求造价工程师深刻理解费用索赔的构成和计算标准,区分不同性质费用的处理方式。
五、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此部分要求考生从项目前期决策的角度,进行投资估算和简单的财务分析。
例题模拟:
某拟建鄂州物流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5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6000万元,其余为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分5年等额还本付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不含折旧与利息)。项目计算期为10年,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折旧,残值率为5%。税费综合税率按25%考虑。试计算项目运营期前5年的年均还本付息额、年折旧额,并估算运营期第一年的总成本费用和税前利润。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察投资估算、贷款偿还、成本核算和利润计算。
- 第一步:计算贷款总额与还本付息额。贷款总额 = 总投资 - 资本金 = 15000 - 6000 = 9000万元。分5年等额还本付息,采用资本回收公式计算年值A: A = P × [i(1+i)^n] / [(1+i)^n - 1] = 9000 × [6%(1+6%)^5] / [(1+6%)^5 - 1]。计算(1.06)^5 ≈ 1.3382。则 A = 9000 × (0.06×1.3382) / (1.3382 - 1) = 9000 × 0.080292 / 0.3382 ≈ 9000 × 0.2374 ≈ 2136.6 万元。即年均还本付息额约为2137万元。
- 第二步:计算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近似取总投资(忽略建设期利息资本化等细节)1.5亿元。折旧年限按计算期10年减去建设期?题目未明确建设期,假设为0,则按10年折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1 - 残值率) / 折旧年限 = 15000 × (1 - 5%) / 10 = 15000 × 0.95 / 10 = 1425 万元。
- 第三步:计算运营期第一年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 = 经营成本 + 折旧费 + 摊销费 + 利息支出。第一年,利息支出是还本付息额2137万元中的利息部分。需先计算第一年利息:第一年年初贷款余额为9000万元,第一年利息 = 9000 × 6% = 540万元。则第一年偿还本金 = 2137 - 540 = 1597万元。所以,第一年总成本费用 = 1500(经营成本) + 1425(折旧) + 540(利息) = 3465 万元。(假设无摊销)
- 第四步:计算运营期第一年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 营业收入 - 总成本费用 + 补贴收入 = 4000 - 3465 = 535 万元。
此考点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资金时间价值概念,熟悉项目投资、成本、利润的构成与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财务计算。
通过对以上五个核心板块的真题模拟与深度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鄂州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调将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鄂州及类似地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国家标准、规范的精准理解,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熟练掌握,以及对合同价款管理和投资财务分析等动态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反复研习真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练,是提升应试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