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襄阳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其城市建设与土木工程发展势头强劲,对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的需求持续旺盛。该考试作为国家级的职业资格准入考试,其难度和专业性备受关注。由于考试真题官方不予公布,市面上流通的多为考生回忆版或培训机构整理的模拟题,但其核心考点和命题思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深入剖析这些例题与考点,对于襄阳地区的考生而言,是备考的关键环节。综合来看,襄阳考点(通常隶属于湖北省考区)的考试内容严格遵循全国统一大纲,重点考察考生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以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的综合能力。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更强调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工程场景的能力,尤其是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全过程的造价管控。对于襄阳考生而言,除了掌握通用知识点,还需适当关注本地区可能涉及的如汉江流域地质条件、大型公共建筑(如东津新区建设)、市政交通工程(如城市快速路网)等地域性工程特点在计量与计价中的潜在影响。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解析,旨在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复习方向和深度的解题思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考点与例题解析考点一: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制度与法律法规

此部分是整个考试的理论基石,主要考察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政府采购法等核心法律法规的理解,以及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度等基本制度的掌握。

例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关于投标保证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且最高不超过80万元人民币

B. 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C.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D.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投标保证金相关规定的细节记忆。选项A错误,根据现行规定,投标保证金最高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且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的规定已修改,目前仅保留“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的限额。选项B正确,这是法定的基本要求。选项C正确,从基本账户转出是为了保障投标的严肃性和真实性。选项D错误,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但法规规定是退还本金,利息的退还需看招标文件约定。
因此,正确答案为B和C。此题要求考生对法规条文有精确的记忆,不能混淆新旧规定。

考点二:工程项目管理

该考点涉及工程项目的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信息等全方位管理,尤其侧重于网络计划技术(如双代号网络图、时标网络图)的应用与计算。

例题: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需虚拟图,此处用文字描述:A工作持续3天,B工作持续4天,C工作持续5天,A、B为开始工作,C工作在A完成后开始,D工作在A、B均完成后开始,持续6天,终点在C、D完成后),则工作D的总时差是( )天。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熟练计算时间参数。

  • 第一步,计算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从起点开始:ES_A=0, EF_A=3; ES_B=0, EF_B=4; ES_C=EF_A=3, EF_C=3+5=8; ES_D=max(EF_A, EF_B)=max(3,4)=4, EF_D=4+6=10。计划工期T_c=max(EF_C, EF_D)=max(8,10)=10天。
  • 第二步,计算最迟完成时间(LF)和最迟开始时间(LS)。从终点逆推:LF_C=10, LS_C=10-5=5; LF_D=10, LS_D=10-6=4; LF_A=min(LS_C, LS_D)=min(5,4)=4, LS_A=4-3=1; LF_B=LS_D=4, LS_B=4-4=0。
  • 第三步,计算总时差(TF)。TF = LS - ES 或 LF - EF。对于工作D:TF_D = LS_D - ES_D = 4 - 4 = 0天;或 TF_D = LF_D - EF_D = 10 - 10 = 0天。
    因此,工作D的总时差为0天,是关键工作。

此考点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计算能力,是必考内容。

《建设工程计价》核心考点与例题解析考点一: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与估算

本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我国现行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等,并能进行投资估算。

例题: 某拟建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1000万元,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25%,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10%,该项目的其他费用估计为600万元。调整系数均为1.1。试估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

解析: 静态投资部分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此题未给出基本预备费率,暂不计算)。

  • 工程费用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1000万元
  • 建筑工程费 = 1000 × 25% × 1.1 = 275万元
  • 安装工程费 = 1000 × 10% × 1.1 = 110万元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275 + 110 = 385万元
  • 工程费用 = 1000 + 385 = 1385万元
  • 静态投资估算额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1385 + 600 = 1985万元

此题考察了对投资构成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系数调整法的使用。

考点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这是计价科目的核心,也是案例分析的基础。要求深刻理解清单计价的原理、清单的编制方法、综合单价的组成与计算,以及合同价款的约定与调整。

例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必须采用综合单价计价

B. 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C. 招标文件提供了暂估单价的材料,应按暂估的单价计入综合单价

D. 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可以作为竞争性费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清单计价强制性规定的掌握。选项A、B、C的描述均符合规范要求。选项D错误,因为规费和税金同样属于不可竞争性费用,必须按国家规定计算,不得参与市场竞争。
因此,本题答案为D。考生必须牢记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税金是不可竞争费用的“铁三角”。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核心考点与例题解析考点一:工程地质与工程构造

此部分内容庞杂,记忆性较强。工程地质重点考察岩土的分类、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工程构造则重点考察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的构造原理、要求及常用做法。

例题: 对于埋藏较深、工程性质较好的土层,且地下水位较低时,适宜采用的基础形式是( )。

A. 箱形基础 B. 筏形基础 C. 独立基础 D. 桩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同基础形式适用条件的理解。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片筏基础)整体性好,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桩基础适用于浅层土质不良、需将荷载传递至深处坚实土层的情况。独立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适用于土质均匀、承载力较好的多层框架结构。题干中“埋藏较深、工程性质较好的土层”意味着浅层就有好土层,无需采用深基础(桩基础);“地下水位较低”减少了施工复杂性;“埋藏较深”的好土层并非指基础要做得深,而是指好土层位置不浅,适合做浅基础。
因此,最经济合理的选择是C,独立基础。

考点二: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

材料部分主要考察水泥、钢材、混凝土、沥青、防水材料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施工技术部分则覆盖面极广,包括土石方、地基处理、桩基础、砌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防水、装饰装修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方法及技术要求。

例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掺入缓凝剂是为了延长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

B. 采用分层浇筑是为了便于振捣密实

C. 养护阶段应重点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D. 选用水化热高的水泥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的核心问题是因水泥水化热导致的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选项A正确,缓凝剂能减缓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温升峰值。选项B不准确,分层浇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速散热,而不仅仅是便于振捣。选项C正确,控制内外温差(通常要求不大于25℃)是防止裂缝的关键措施。选项D错误,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因此,正确答案为A和C。此题要求考生理解技术措施背后的原理。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核心考点与例题解析考点一: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此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条件,完成项目总投资估算,并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如计算盈亏平衡点、敏感性分析等。

例题: 某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每年投资50%。项目运营期10年,年均营业收入18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800万元。期末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税金及附加按营业收入的5%计算,所得税率为25%。试计算项目运营期各年的所得税,并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

解析: 这是典型的财务评价计算题。

  • 第一步:计算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3000万元(暂不考虑建设期利息简化计算)。残值=3000×5%=150万元。年折旧费=(3000-150)/10=285万元。
  • 第二步:计算运营期各年息税前利润(EBIT)。EBIT=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税金及附加 = 1800 - 800 - 285 - (1800×5%) = 1800 - 800 - 285 - 90 = 625万元。
  • 第三步:计算所得税。由于没有利息支出,利润总额=EBIT=625万元。所得税=625×25%=156.25万元。此计算在运营期每年相同。
  • 第四步:计算净现金流量(运营期)。净现金流量 = 营业收入 - 经营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所得税 = 1800 - 800 - 90 - 156.25 = 753.75万元。或用简化公式:净现金流量 = EBIT - 所得税 + 折旧 = 625 - 156.25 + 285 = 753.75万元。
  • 第五步:计算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第1年末753.75万,第2年末1507.5万,第3年末2261.25万,第4年末3015万 > 3000万。Pt = (4-1) + (3000 - 2261.25) / 753.75 ≈ 3 + 738.75 / 753.75 ≈ 3.98年。

此题综合考察了折旧、成本、税金、利润、现金流和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链条长,需细心。

考点二:工程计量与计价

这是案例分析试卷的重中之重,通常分值最高。要求根据施工图纸(或示意图)和工程量计算规范,计算部分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并编制工程量清单或计算合价。

例题: 某钢筋混凝土基础平面图及剖面图显示,基础为C30混凝土现浇,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厚100mm,每边宽出基础100mm。基础底标高-2.0m,基础尺寸为2m×3m的矩形,基础高度0.8m。土壤类别为三类土,人工开挖,考虑放坡,放坡系数为0.33。工作面宽度为300mm。试计算:(1)基础垫层混凝土工程量;(2)基础混凝土工程量;(3)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

解析:

  • (1)垫层混凝土工程量:垫层尺寸长=3+0.1×2=3.2m,宽=2+0.1×2=2.2m,厚0.1m。体积V=长×宽×厚=3.2×2.2×0.1=0.704m³。
  • (2)基础混凝土工程量:基础体积V=长×宽×高=3×2×0.8=4.8m³。
  • (3)土方开挖工程量:由于深度H=2.0-0.1=1.9m > 1.5m(三类土放坡起点),故需放坡。
    • 基坑底面积:底长=3+0.3×2+0.1×2=3.8m? 需注意:工作面从垫层边缘开始计。垫层长3.2m,宽2.2m。则基坑底长L1=垫层长+工作面×2=3.2+0.3×2=3.8m。基坑底宽B1=2.2+0.3×2=2.8m。
    • 基坑上口尺寸:放坡宽度=K×H=0.33×1.9≈0.627m。上口长L2=L1+2×K×H=3.8+2×0.627=5.054m。上口宽B2=B1+2×K×H=2.8+2×0.627=4.054m。
    • 土方体积V=H/6 × [L1×B1 + L2×B2 + (L1+L2)×(B1+B2)] = 1.9/6 × [3.8×2.8 + 5.054×4.054 + (3.8+5.054)×(2.8+4.054)]。计算过程略,最终得到体积。也可用近似公式V=H×(L1×B1 + K×H×(L1+B1) + 4/3×K²×H³)。

此题全面考察了识图能力、工程量计算规则(特别是土方放坡和工作面)和计算能力,是案例题的典型代表。

考点三:合同价款管理与工程结算

此考点涉及工程变更、索赔、合同价款调整、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通常以背景资料加问答的形式出现。

例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管理费和利润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为基数,费率分别为15%和8%。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9%。施工过程中,发生一项新增工程,其人工费为5000元,材料费为12000元,机械费为3000元。试计算该项新增工程的综合单价(不考虑风险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单价的计算程序。

  • 第一步:计算管理费和利润。
    • 管理费 = (人工费+机械费) × 管理费率 = (5000+3000) × 15% = 1200元。
    • 利润 = (人工费+机械费) × 利润率 = (5000+3000) × 8% = 640元。
  • 第二步:计算小计(不含规费税金)。小计 =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5000+12000+3000+1200+640 = 21840元。
  • 第三步:计算规费。规费 = 人工费 × 规费率 = 5000 × 20% = 1000元。
  • 第四步:计算税前工程造价。税前造价 = 小计 + 规费 = 21840 + 1000 = 22840元。
  • 第五步:计算增值税。增值税 = 税前造价 × 增值税率 = 22840 × 9% = 2055.6元。
  • 第六步:计算含税总价(或综合单价,如果已知工程量)。含税总价 = 税前造价 + 增值税 = 22840 + 2055.6 = 24895.6元。如果该项新增工程对应一个清单项,且工程量为1个单位,则综合单价即为24895.6元/单位。

此题要求考生清晰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要素和计算顺序,是结算题的基础。

通过对以上四个科目典型例题和核心考点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襄阳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全面且深入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应立足于官方指定教材和规范,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并注重培养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对于《案例分析》科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训练,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