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渝中区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土木建筑行业含金量极高的职业资格认证,其考试难度与专业性要求一直备受关注。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其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专业面广的特点,这对服务于该区域的造价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剖析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真题例题,不仅是备考冲刺的关键环节,更是精准把握行业动态、提升实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真题并非简单的题目重现,其背后蕴含的是考试大纲的核心精神、命题专家的出题思路以及对考生知识体系、计算能力、逻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察。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析,考生可以清晰地识别出高频考点,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精确把握、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区别与联系、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与结算、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经济性选择等。
于此同时呢,也能深刻理解考试对计算准确性、步骤规范性、依据充分性的严格要求。
因此,本部分旨在通过对精选例题的深度解析,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掌握高效的解题技巧,并引导考生将理论知识与渝中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

此部分是整个造价知识体系的基石,考核频率高,通常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的小问形式出现。核心在于准确理解和记忆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并能进行灵活计算。

例题示例:某建设项目,设备购置费为5000万元,建筑工程费为3000万元,安装工程费为2000万元。已知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价差预备费为80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500万元,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

考点解析:

  • 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的概念辨析:这是本题的核心考点。静态投资是指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动态投资则包括了静态投资、价差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目前已暂停征收)等,是考虑到价格变动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投资额。
  • 计算过程:
    • 第一步:计算工程费用。工程费用 = 设备购置费 + 建筑工程费 + 安装工程费 = 5000 + 3000 + 2000 = 10000万元。
    • 第二步:计算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费率。本题中未给出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通常可视为0或已包含在工程费用中简化处理。此处按工程费用计算:基本预备费 = 10000 × 5% = 500万元。
    • 第三步:计算静态投资。静态投资 = 工程费用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基本预备费 = 10000 + 0 + 500 = 10500万元。
    • 第四步:计算动态投资。动态投资 = 静态投资 + 价差预备费 + 建设期贷款利息 = 10500 + 800 + 500 = 11800万元。
  • 易错点:容易将流动资金计入固定资产投资(静态或动态)。流动资金属于项目运营所需的周转资金,不属于建设投资范畴。另外,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容易遗漏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案例分析科目中,几乎贯穿始终。要求考生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能力。

例题示例: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对于土方工程中的“挖沟槽土方”项目,其项目特征描述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有招标时未标明的废弃管道,导致需要额外增加挖运土方量,该部分费用应如何处理?

考点解析:

  • 项目特征的完整性:项目特征是确定综合单价的最重要依据。对于“挖沟槽土方”,其项目特征应至少包括:
    • 土壤类别:如一二类土、三类土、四类土等,直接影响开挖难度和单价。
    • 挖土深度:明确沟槽的深度。
    • 弃土运距:说明土方废弃的运输距离。
    • 基底处理要求:如是否要求平整、夯实等。
    • 其他可能影响报价的特征,如是否有地下水、是否需要支护等。
  • 工程量清单缺项与工程变更的计价原则:这是合同价款管理的关键。对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缺项、漏项,或施工中出现承包人原因以外的变更,应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价款调整。
    • 承包人应按照规范要求,提交综合单价分析资料,报发包人确认。
    • 若合同中有相同或类似项目的综合单价,可参照执行。
    • 若无,则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 本题中,因发现未标明的废弃管道属于发包人应承担的风险(地质条件风险通常由发包人承担),因此增加的挖运土方量应作为工程变更处理,相应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工程造价计价的基础。考试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对具体规则细节的掌握,要求计算准确无误。

例题示例:某住宅楼,一层为层高2.1米的自行车库,其外围护结构外边线所围成的水平面积为600平方米;二层及以上为标准层,层高2.9米,每层水平面积为500平方米,共10层。屋顶设有结构净高为1.5米的楼梯间,水平面积为30平方米。请计算该住宅楼的总建筑面积。

考点解析:

  • 计算规则的关键点:本题考察了三个重要规则:
    •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一层自行车库层高2.1m<2.2m,故应按1/2面积计算。
    • 建筑物的室内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等,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但本题中的楼梯间在屋顶,属于突出屋面的楼梯间。
    • 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或场馆看台),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此规则也适用于部分突出屋面的建筑空间。屋顶楼梯间结构净高1.5m,在1.2m至2.1m之间,故计算1/2面积。
  • 计算过程:
    • 一层建筑面积:600 × 1/2 = 300平方米。
    • 二层至十一层(共10层)建筑面积:500 × 10 = 5000平方米。
    • 屋顶楼梯间建筑面积:30 × 1/2 = 15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 = 300 + 5000 + 15 = 5315平方米。
  • 易错点:混淆“层高”与“净高”的概念;对于不同高度空间的计算比例记忆不清;遗漏突出屋面的部分建筑空间的面积计算。

工程计量与工程量计算规则

此部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准确计算。这是案例分析题中计算题的基础。

例题示例: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平面图显示其中心线长度为100m,基础断面图为梯形,下底宽1.5m,上底宽0.5m,高1.0m。请计算该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

考点解析:

  • 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 计算方法:对于梯形截面的条形基础,其截面面积可按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再乘以基础长度。需要注意的是,规范规定,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本题已给出中心线长度。
    • 截面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 (0.5 + 1.5) × 1.0 ÷ 2 = 1.0 平方米。
    • 混凝土工程量 = 截面面积 × 中心线长度 = 1.0 × 100 = 100 立方米。
  • 知识延伸:此类题目可能进一步复杂化,例如基础中有地梁、垫层等,需要分别计算。或者与土方开挖工程量(考虑放坡和工作面)结合考察。

施工图预算与招标控制价编制

本考点综合性强,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性地运用造价知识,完成从识图、计量到组价的全过程。

例题示例:简述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步骤。并说明在确定综合单价时,管理费和利润的计取基础通常是什么?

考点解析:

  • 编制步骤:这是一个程序性考点,步骤必须清晰。
    • 熟悉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及现场情况。
    • 依据《工程量计算规范》计算各清单项目的工程量。
    • 依据《计价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
    • 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市场询价或企业定额,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
    • 确定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
    • 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 汇总各项费用,形成招标控制价。
    • 复核、撰写编制说明。
  • 综合单价的组成: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管理费 + 利润 + 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其中,管理费和利润的计取基数,根据计价定额或企业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是以人工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也可以是以人工费为基数,或者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即直接费)为基数。具体采用哪种,需根据当地计价规定或招标文件要求确定。

工程合同价款约定与调整

此部分涉及法律、合同与造价知识的交叉,是处理工程结算纠纷的核心,考试中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例题示例:某固定单价合同项目,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延误期间,人工工资标准上涨超过了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请问承包人是否可以就人工费上涨部分提出价款调整?依据是什么?调整价款应如何计算?

考点解析:

  • 风险分担原则: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在此期间因物价上涨造成的价差,应由发包人承担。反之,因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延误,则由承包人承担。这是合同公平原则的体现。
  • 调整依据:依据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合同价款调整的条款,以及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的相关约定。
  • 调整方法:通常需要计算人工费价差。价差 = (延误期间现行人工单价 - 合同基准日期的人工单价) × 合同约定的人工消耗量(或实际发生并经确认的人工工日数)。此部分价差应计入工程结算款中。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经济性选择

本考点要求考生不仅懂造价,还要懂技术和材料,能够从经济角度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例题示例:某高层建筑的外墙围护结构,设计方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A为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加保温板;方案B为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请从造价角度,简述在进行方案比选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点解析:

  • 全生命周期成本观念:方案比选不应只考虑初始建造成本,还应考虑使用阶段的运营维护成本。
    • 初始建造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需要比较两种墙体材料的单价、施工工效(影响人工和机械台班)、所需的辅助材料(如方案A的保温板、锚栓、抹面砂浆等)费用。
    • 使用维护成本:评估两种方案的保温性能(影响采暖空调能耗)、耐久性(影响维修和更换周期)、防火性能等。方案B的自保温墙体可能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长期维护成本可能较低。
    • 其他因素:如墙体厚度对建筑物有效使用面积的影响、施工周期的长短(影响资金成本和项目总体效益)、技术成熟度和施工难度等。
  • 分析方法:通常可以采用价值工程原理或费用现值法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控制

本考点宏观性强,要求考生树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理解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和方法。

例题示例:请分别说明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重点和有效手段是什么?

考点解析:

  • 决策阶段:重点是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研究的深度。手段包括: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详细的市场调研、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等)。此阶段对项目总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70%-90%。
  • 设计阶段:重点是推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手段包括: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严格审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加强设计图纸会审,减少后期变更。此阶段是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
  • 施工阶段:重点是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准确进行工程计量与支付。手段包括: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变更签证流程、做好材料设备的价格认质认价、及时处理索赔事件、对比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此阶段是投资具体化的过程,控制难度大。
通过对以上八大核心考点的例题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备考过程是一个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编织成网的系统工程。考生必须在理解基本原理和规范条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特别是对历年真题的反复研究和揣摩,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考点意识、严谨的计算习惯和清晰的解题思路。尤其对于像渝中区这样建设项目特点鲜明的区域,考生更应注重将普遍性的造价理论与地方性的实践要求相结合,不断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