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天津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造价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其命题紧密围绕行业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对规范规程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复杂造价实务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是考生备考最直接、最有效的风向标,通过对历年真题例题的剖析与考点解析,不仅能清晰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规律,更能有效引导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弥补知识盲点,提升应试技巧。总体来看,该考试考点覆盖全面,既包含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等通用基础,又深度融合了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专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试题形式灵活,从基础概念辨析到综合案例分析,层层递进,要求考生不仅要会“算”,更要懂“理”、善“管”。深入研习真题,理解其背后的考点逻辑和解题思路,对于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并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特点,对典型真题例题及核心考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 考试整体结构与命题特点分析
天津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科目通常设置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是通用内容,而专业科目如《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实务》则是考核的重中之重,极具专业特色。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紧扣大纲,覆盖面广:试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命制,考点分布广泛,几乎涵盖造价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乃至竣工决算等各个阶段的知识点。
- 注重基础,强调规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的考查是基础。
于此同时呢,非常强调对国家及天津市最新颁布的计价依据、规范规程(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各类工程定额等)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对关键数据、计算规则有准确的记忆和把握。 - 结合实务,突出应用:考试绝非纸上谈兵,大量试题以实际工程场景为背景,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图纸、处理工程变更、进行合同价款调整、处理索赔费用等,考查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计算与分析并重:试卷中既有需要精确计算的题目(如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分析、费用汇总等),也有需要逻辑分析和文字阐述的题目(如案例分析题中的问题判断、理由说明、方案比选等),综合性强。
二、 核心考点一:工程计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
这是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看家本领,也是考试中分值最重、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集群。
考点解析:该部分核心在于“量”和“价”的确定。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特别是公路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如道路平纵横断面图、桥梁结构图、防护工程图等)准确计算土石方、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体工程量。要深刻理解工程量清单的构成(项目编码、名称、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并能根据清单项目特征,正确套用相应定额,进行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的消耗量分析,最终确定综合单价。这其中涉及定额的换算、补充定额的编制原理、材料价差的调整方法等关键难点。
真题例题模拟:
【例题】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土方开挖与运输。根据设计图纸,某断面挖方量为5000m³(天然密实方),土质为普通土,采用1.0m³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输至3km外的弃土场。已知相关定额基价如表所示(模拟数据)。问题:1.计算该挖方项目的工程数量(计价方量)。2.计算完成该挖运工作的直接工程费(不考虑价差调整)。
(附:定额表模拟:挖掘机挖装普通土 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基价XXXX元;8t自卸汽车运土第一个1km 单位:1000m³天然密实方,基价XXXX元;每增运0.5km,基价XXXX元...)
解题思路与考点解析:
- 考点1:自然方与压实方的换算:路基土石方工程中,挖方是天然密实方,但填方是压实方,运输通常按天然密实方计。本题问的是挖运工作的费用,故工程数量直接采用天然密实方5000m³(即1000m³×5)。但考生必须清楚不同状态下体积换算的概念和系数。
- 考点2:定额套用与组合:该工作包含“挖装”和“运输”两个工序,需分别套用挖掘机挖装定额和自卸汽车运输定额。运输定额需组合“第一个1km”和“增运”子目(3km = 第一个1km + 增运2km,注意增运定额的计量单位可能是0.5km或1km,需按定额规定计算增运次数)。
- 考点3:直接工程费计算:直接工程费 = (挖装定额基价 × 数量 + 运输定额基价 × 数量)。计算时需注意定额单位的统一(本题均为1000m³天然密实方)。
此例题典型地考查了计量规则、定额应用和基本费用计算这三个造价核心能力。
三、 核心考点二:工程造价构成与费用计算
清晰掌握工程总造价的构成层次及各部分费用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计价的基础。
考点解析: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总造价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考试重点在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详细构成及其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按造价形成顺序则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两种划分方式的对应关系,并能根据给定条件(如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费率等)计算各项费用。特别是措施项目费,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增加费等,其计取基数和费率是常考内容。
真题例题模拟:
【例题】某桥梁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为8000万元,其中定额人工费为800万元,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为1000万元。措施项目费中,可精确计算的项目费为200万元。已知: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2.5%(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雨季施工增加费费率为0.5%(以定额人工费与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5%(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利润率为8%(以定额人工费与企业管理费之和为基数),规费综合费率为20%(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增值税税率为9%。试计算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解题思路与考点解析:
- 考点1:费用计算基数与顺序:此题综合考查了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和先后逻辑。必须严格按照“先计算措施项目费中的不可竞争费用(如安全文明施工费)→再计算总措施项目费→然后计算其他项目费(本题未涉及,默认为0)→接着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得出合计A→计算规费→计算税前工程造价(A+规费)→最后计算税金和总造价”的顺序。
- 考点2:关键费用计算:
- 安全文明施工费 = 800万元 × 2.5% = 20万元
- 雨季施工增加费 = (800 + 1000)万元 × 0.5% = 9万元
- 措施项目费合计 = 可精确计算的项目费200万元 + 安全文明施工费20万元 + 雨季施工增加费9万元 = 229万元
- 企业管理费 = 800万元 × 15% = 120万元
- 利润 = (800 + 120)万元 × 8% = 73.6万元(注意基数)
- 规费 = 800万元 × 20% = 160万元
- 增值税 = (8000 + 229 + 0 + 160)万元 × 9% = ......
通过逐步计算,最终汇总得出建筑安装工程费。此题要求考生对造价构成的逻辑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任何一步基数或顺序错误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四、 核心考点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与计量
此考点凸显了专业工程师与通用造价工程师的区别,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
考点解析:交通运输工程,尤其是公路工程,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计量规则。
例如,路基工程中的清除表土、软基处理、路基填筑(分层碾压)、排水与防护工程;路面工程中的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桥涵工程中的基础(桩基、扩大基础)、下部结构(墩台)、上部结构(梁板安装、现浇)、桥面系等。考试会考查对这些工程内容的识图、施工工艺理解以及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例如,土石方体积的计算、不同路面结构层的面积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重量计算、钻孔灌注桩桩长的确定等。
真题例题模拟:
【例题】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根据施工图,一片中梁的梁长为29.96m,梁端部腹板厚度为60cm,梁部预应力体系布置有N1、N2两种钢束,均为6股φs15.2钢绞线。已知N1钢束曲线长度为30.20m/束,共2束;N2钢束曲线长度为29.80m/束,共4束。问题:1.计算该片中梁的预制混凝土工程量(根据断面图尺寸计算,图示略)。2.计算该片中梁的预应力钢绞线工程量。
解题思路与考点解析:
- 考点1: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需要根据T梁的横断面图,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几何体(如梁肋、翼板)进行体积计算,然后汇总。需注意计入梁端部因腹板加厚而增加的体积。
- 考点2:预应力钢材工程量的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的孔道长度(即钢束曲线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其中,孔道长度已直接给出。单位理论质量需要记忆或题目会给出(φs15.2钢绞线通常为1.101kg/m)。计算时需注意:工程量 = (N1钢束长度 × 每束股数 × 束数 + N2钢束长度 × 每束股数 × 束数) × 单位理论质量。
除了这些以外呢,还需注意定额中是否已包含张拉的工作长度,若未包含,需按规定增加长度。
此题将工程识图、材料特性、计量规则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对考生专业技术功底的要求。
五、 核心考点四: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
本考点侧重于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考查考生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点解析:该部分内容涉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中的关键条款。重点包括:工程变更的价款确定原则(已有适用、类似、没有适用单价时的处理方法)、价格调整(法律变化、物价波动引起的调价公式应用)、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的计算与支付、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核、费用索赔的处理原则与计算(工期延误、停工窝工、不利物质条件等)。考题常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描述一个工程背景,然后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
真题例题模拟(案例分析题片段):
【背景】某施工单位中标一公路项目,签约合同价为5000万元。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超出部分调整价差。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的10%,在开工前支付,从第三个月起平均扣回。施工过程中,因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导致基坑开挖时遇到流沙,施工单位采取了额外降水措施,产生费用20万元,并导致关键工作延误10天。
【问题】1.计算该项目的工程预付款及起扣点(按中间结算概念)。2.施工单位就流沙事件可提出哪些索赔要求?计算可索赔的费用。3.若施工期间钢材价格涨幅为8%,基准日期价格为4000元/吨,施工期间价格为4320元/吨,本项目钢材总用量为1000吨,计算应调整的钢材价差。
解题思路与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预付款计算:预付款 = 5000万 × 10% = 500万元。起扣点计算需理解公式:起扣点 = 签约合同价 - (预付款 / 主要材料比重),若材料比重未给出,可能考查概念或采用其他扣回方式。
- 考点2:费用索赔:流沙事件属于业主提供的资料错误,责任在业主。施工单位可索赔额外降水措施费20万元(成本损失),以及可能产生的工期延误和窝工费。需判断延误的工作是否在关键线路上,若是,则可索赔工期;若造成人员设备闲置,则可索赔窝工费。此题重点考查索赔责任的划分和索赔费用的构成。
- 考点3:价格调整:材料价差调整。涨幅8% > 5%,应调整。调整范围是超出5%的部分,即8% - 5% = 3%。调整价差 = (4320 - 4000 × (1+5%))元/吨 × 1000吨。或者,也可计算不予调整的部分为4000×1.05=4200元/吨,超过4200元的部分方可调整。此题考查对调价公式和风险分担范围的理解。
六、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面对内容繁多、考查深入的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科学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 以教材和规范为根本:精读指定教材,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水运工程预算定额》等核心规范作为工具书,反复查阅,熟悉其结构、内容和应用条件。
- 深入研究历年真题:将真题作为最好的模拟训练场。不仅要做题,更要“研题”。分析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出题角度、易错点、解题技巧。对案例分析题,要学习标准答案的解题步骤和表述方式,形成清晰的答题逻辑。
- 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计算能力:造价考试计算量大,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于此同时呢,要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从识图、计量、计价到费用汇总、合同管理的完整知识链条。 - 关注行业动态与地方规定:注意天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计价规定、调整系数等,这些往往是命题的重要参考。
- 模拟实战,合理分配时间:考前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时间,体验考试氛围,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节奏,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天津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通过对真题例题的深入剖析和核心考点的系统梳理,考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备考,最终不仅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考生需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学习与实战练习紧密结合,方能稳操胜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