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综合评述河池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专业的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需求旺盛。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考生备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工程造价基础理论、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考核其在公路、水运等具体交通运输工程项目中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能力。真题通常体现出与地方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例如会涉及广西地区特有的地质条件、材料价格信息以及相关定额标准的应用。考点覆盖广泛,从基础的工程识图、工程量计算规则,到复杂的投资估算、概预算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价款管理乃至造价控制与审计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对考生而言,深入剖析历年真题,理解其背后的考点逻辑、计算思路和答题规范,是构建扎实专业知识框架、提升应试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一般规律和交通运输造价的核心内容,通过模拟例题的形式,对关键考点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河池地区的考生提供一份具有实用价值的备考参考资料。
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核心科目与考点概述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通常设置多个科目,核心内容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两大板块展开。基础知识部分涉及法律法规、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等通用内容;而实务部分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直接考查考生在公路、桥梁、隧道、水运工程等具体领域的造价确定与控制能力。
考点一:工程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考点解析工程图纸是造价工作的基础语言,准确识读工程图纸并依据计算规则提取工程量,是造价工程师的基本功。此考点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公路工程或水运工程的标准图例、符号,理解平、纵、横断面图所表达的空间关系,并能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及交通运输工程相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实体工程量。
例题模拟某山区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一段路基的横断面设计图为梯形,路基顶面宽度为10m,路基高度为8m,路基两侧边坡坡度均为1:1.5。该段路基长度为200m。
问题:请计算该段路基的土方开挖工程量(不考虑路基开挖前的原地面临界处理,如清表等)。
解析与解答1. 理解题意: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横断面尺寸计算路基土方体积,属于典型的断面法计算工程量。梯形断面面积乘以长度即可得到体积。2. 计算断面面积: 路基顶宽:B顶 = 10m 路基高度:H = 8m 边坡坡度1:1.5表示高度每变化1米,水平距离变化1.5米。 单侧边坡的水平投影宽度为:B边坡 = H 1.5 = 8 1.5 = 12m 路基底面宽度:B底 = B顶 + 2 B边坡 = 10m + 2 12m = 34m 梯形断面面积公式:S = (上底 + 下底) 高 / 2 = (B顶 + B底) H / 2 代入数值:S = (10m + 34m) 8m / 2 = 44m 8m / 2 = 176 m²3. 计算土方工程量: 体积 V = 断面面积 S 长度 L = 176 m² 200m = 35,200 m³
答案:该段路基的土方开挖工程量为35,200立方米。
关键考点提示:此类题目核心在于准确理解边坡坡度的含义,并正确推导出底面宽度。在实际考试中,图形可能更复杂,如存在多级边坡、设置边沟、截水沟等,需要考生具备分解复杂图形的能力。
考点二:材料预算价格计算
考点解析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总水平。该考点要求考生掌握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要素(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及其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地方性材料(如砂、石料)和需要长途运输的材料,其运杂费的计算是重点。
例题模拟某公路工程项目位于河池市,需从柳州市采购一批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已知条件如下:
- 水泥出厂价为350元/吨(不含税)。
- 从柳州运至河池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00公里,采用汽车运输,运费标准为0.8元/吨·公里。
- 装卸费为20元/吨。
- 运输损耗率为1%。
- 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计算基数为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之和)。
问题:试计算该批水泥运抵河池工地现场的预算价格(元/吨)。
解析与解答1. 计算材料原价: 已知为350元/吨。2. 计算运杂费: 运费 = 运距 × 运费单价 = 200公里 × 0.8元/吨·公里 = 160元/吨 装卸费 = 20元/吨 运杂费合计 = 运费 + 装卸费 = 160 + 20 = 180元/吨3. 计算运输损耗费: 运输损耗费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运输损耗率 = (350 + 180) × 1% = 530 × 0.01 = 5.3元/吨4. 计算采购及保管费: 计算基数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运输损耗费 = 350 + 180 + 5.3 = 535.3元/吨 采购及保管费 = 计算基数 × 采购及保管费率 = 535.3 × 2.5% = 13.3825元/吨 ≈ 13.38元/吨(通常保留两位小数)5. 计算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运输损耗费 + 采购及保管费 = 350 + 180 + 5.3 + 13.38 = 548.68元/吨
答案:该批水泥的预算价格为548.68元/吨。
关键考点提示: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清晰记忆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公式,并注意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运输损耗费和采购及保管费是递进计算的,顺序不能颠倒。在实际工作中和考试中,还需注意价格是否为含税价,本题假设为不含税价以简化计算。
考点三:建筑安装工程费构成与计算
考点解析建筑安装工程费是工程造价的核心,其构成复杂,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等权威文件中对费用项目划分和计算程序的规定。此考点常以计算题或选择题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特定项目的费用。
例题模拟某桥梁工程的基础施工,完成一项混凝土灌注桩项目,其直接工程费(人、材、机费之和)经计算为500,000元。措施费费率为5%,企业管理费费率为8%,规费费率为10%(均以直接工程费与措施费之和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7%(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综合税率为9%(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计算基数)。
问题:请采用综合单价法计算该混凝土灌注桩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解析与解答计算过程需严格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和计算程序进行:1. 计算直接工程费: 已知为500,000元。2. 计算措施费: 措施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率 = 500,000 × 5% = 25,000元。3. 计算直接费: 直接费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500,000 + 25,000 = 525,000元。4. 计算间接费: 企业管理费计算基数 = 直接工程费 + 措施费 = 525,000元。 企业管理费 = 525,000 × 8% = 42,000元。 规费计算基数同企业管理费 = 525,000元。 规费 = 525,000 × 10% = 52,500元。 间接费 = 企业管理费 + 规费 = 42,000 + 52,500 = 94,500元。5. 计算利润: 利润计算基数 = 直接费 = 525,000元。 利润 = 525,000 × 7% = 36,750元。6. 计算不含税工程造价: 不含税工程造价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525,000 + 94,500 + 36,750 = 656,250元。7. 计算税金: 税金 = 不含税工程造价 × 综合税率 = 656,250 × 9% = 59,062.5元。8. 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 = 不含税工程造价 + 税金 = 656,250 + 59,062.5 = 715,312.5元。
答案:该混凝土灌注桩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为715,312.5元。
关键考点提示:本题的难点在于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不同,极易混淆。考生必须牢记费用计算程序表,清晰区分直接费、间接费的计算基数。在实际考试中,费率可能会直接给出,也可能需要考生根据工程类别、地区等因素自行查取。
考点四:工程量清单计价
考点解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此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熟悉综合单价的组成内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及其计算方
法。考题常要求根据给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价格信息,计算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例题模拟某道路工程的工程量清单中,有一项“挖沟槽土方”项目,工程量为1000m³。根据施工方案和企业定额,完成1m³沟槽土方开挖所需消耗量为:人工0.5工日,电动夯实机0.1台班。已知市场信息价为:人工工日单价为120元/工日,电动夯实机台班单价为200元/台班。企业管理费率为15%,利润率为10%(均以人工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计算),不考虑风险费用。
问题:试计算该“挖沟槽土方”项目的综合单价(元/m³)。
解析与解答1. 计算人工费: 人工费 = 消耗量 × 单价 = 0.5工日/m³ × 120元/工日 = 60元/m³。2. 计算施工机具使用费: 机具费 = 消耗量 × 单价 = 0.1台班/m³ × 200元/台班 = 20元/m³。3. 计算企业管理费: 计算基数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60 + 20 = 80元/m³。 企业管理费 = 计算基数 × 费率 = 80 × 15% = 12元/m³。4. 计算利润: 计算基数同企业管理费 = 80元/m³。 利润 = 计算基数 × 费率 = 80 × 10% = 8元/m³。5. 计算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 = 人工费 + 施工机具使用费 + 企业管理费 + 利润 = 60 + 20 + 12 + 8 = 100元/m³。
答案:该“挖沟槽土方”项目的综合单价为100元/立方米。
关键考点提示:综合单价的计算是清单计价的核心。考生需注意题目中给出的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不同地区或不同清单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除了这些以外呢,若题目给出的是材料费,也需要一并计入。本题未涉及材料费,是简化模型。
考点五:造价控制与合同价款调整
考点解析工程建设周期长,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变化,导致合同价款需要调整。该考点考查考生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能力,涉及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等内容的处理原则和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因人工、材料价格波动引起的价款调整,是近年来的高频考点。
例题模拟某公路施工合同约定,主要材料(如钢筋)的价格波动风险范围是±5%。即当投标报价期的基础价格与施工期价格相比,涨跌幅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差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合同投标报价中,钢筋的基础价格为4000元/吨。工程施工期间,钢筋的市场价格上涨至4500元/吨。本项目钢筋总用量为100吨。
问题:请计算发包人应补偿承包人的钢筋价差款项为多少元?
解析与解答1. 确定价格波动幅度: 价格上涨额 = 施工期价格 - 基础价格 = 4500 - 4000 = 500元/吨。 价格上涨幅度 = 上涨额 / 基础价格 × 100% = 500 / 4000 × 100% = 12.5%。2. 判断是否超出风险范围: 12.5% > 5%,因此超出风险范围,需要调整。3. 计算调整价款: 风险范围由承包人承担的部分:基础价格 × 5% = 4000 × 5% = 200元/吨。 发包人应补偿的超出部分价差:(实际涨幅 - 风险幅度)× 基础价格 = (12.5% - 5%) × 4000 = 7.5% × 4000 = 300元/吨。 或者直接计算:超出部分价差 = 实际价差 - 承包人承担的风险价差 = 500 - 200 = 300元/吨。4. 计算总补偿款: 总补偿款 = 单位价差 × 总用量 = 300元/吨 × 100吨 = 30,000元。
答案:发包人应补偿承包人的钢筋价差款项为30,000元。
关键考点提示:此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风险分担的界限。必须清晰计算波动幅度,并区分由承包方承担的风险内价差和由发包方承担的风险外价差。公式运用要严谨,注意计算基数是基础价格而非市场价格。
备考策略与结语通过对以上五个核心考点的例题模拟与解析,可以看出河池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细致的计算能力。备考过程中,考生应:
- 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工程识图、工程量计算规则、费用构成等基础知识。
- 熟悉定额与规范: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水运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关的编制办法和计价规范。
- 强化计算能力:针对材料预算价格、建安工程费、综合单价、价款调整等高频计算题型,进行大量练习,做到公式熟练、步骤清晰、结果准确。
- 关注地方政策:结合河池及广西地区的材料信息价、相关费率标准等地方性规定进行学习,使备考更具针对性。
- 研究历年真题:尽可能搜集和研读历年考试真题,把握命题规律、题型特点和难度水平,从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