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毕节作为贵州省的重要地级市,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凸显。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评价专业人才是否具备相应执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其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对于备考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该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侧重于检验其在公路、桥梁、隧道等具体工程项目中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能力。真题通常紧密围绕贵州省及毕节地区的工程特点,例如山区地形、特殊地质条件等,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计价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费用构成等知识。考点覆盖广泛,从基础的工程构造与材料,到核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预算编制,再到综合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入剖析真题,有助于考生精准把握考试重点、难点,理解命题思路,从而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提升复习效率和应试成功率。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核心考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 考试概述与核心知识框架
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旨在选拔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编制以及工程结算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知识体系构建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大支柱之上。

核心知识模块主要包括:

  • 交通运输工程技术:涉及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等专业的基本构造、施工工艺与流程,这是进行准确工程量计算和合理计价的基础。
  • 工程计量与计价:此为考试的核心,要求熟练掌握《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贵州省相关补充规定,能准确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与核查,并运用定额进行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各项费用的计算。
  • 工程造价管理:涵盖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与方法。
  • 相关法规与合同管理:包括《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以及与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考查合同价款约定、调整与结算等条款的应用。

对于毕节考生而言,需特别关注贵州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的特殊规定,例如针对高原、山区施工增加费的计算,以及地方性材料信息价的获取与应用。


二、 真题例题类型与典型例题解析
真题的题型通常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是综合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的最集中体现,分值比重高,难度大。(一) 工程计量与定额应用类例题

例题1: 某二级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土方开挖。已知开挖断面为梯形,上底宽10m,下底宽6m,深度4m,路基长度100m。土质为普通土。请计算该土方开挖的工程量,并套用相关定额计算其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暂不展开具体计算,列出计算思路和需套用的定额子目名称)。

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量计算规则。此题考查对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根据规则,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应按开挖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对于规则断面,计算公式为:V = (B1 + B2) H / 2 L。其中,B1为上底宽,B2为下底宽,H为深度,L为长度。代入数据:V = (10 + 6) 4 / 2 100 = 3200 m³。
  • 考点2:定额套用。考查考生对定额章节和子目划分的熟悉程度。土方开挖属于路基工程,应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的第一章“路基工程”中查找。需根据施工方法(人工开挖还是机械开挖)、土质类别(普通土、硬土等)以及运距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定额子目。
    例如,若采用1.0m³以内挖掘机挖装普通土,则应套用定额子目“1-1-1- X”(X为具体子目编号)。计算直接工程费时,需用工程量乘以该定额子目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基价之和。
  • 易错点:混淆挖方与填方的计量规则;忽视土质类别对定额选择的影响;未考虑运距而直接套用挖装定额。
(二) 费用构成与计算类例题

例题2: 某桥梁工程,其建筑安装工程费(定额直接费)为5000万元。已知措施费费率为5%,企业管理费费率为8%,利润率为7%,综合税率为9%。试计算该桥梁工程的含税总造价(要求列出各项费用计算过程)。

考点解析:

  • 考点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此题全面考查对建安工程费构成层次和计算顺序的理解。费用计算通常遵循“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逐级取费原则。
  • 考点2:计算步骤
    1. 直接费:题目已给出定额直接费为5000万元。措施费以定额直接费为基数计算,即5000 5% = 250万元。
      因此,直接费合计 = 5000 + 250 = 5250万元。
    2. 间接费:企业管理费以直接费为基数计算,即5250 8% = 420万元。
    3. 利润:以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为基数计算,即 (5250 + 420) 7% = 5670 7% = 396.9万元。
    4. 税金:以直接费、间接费、利润之和为基数计算,即 (5250 + 420 + 396.9) 9% = 6066.9 9% = 546.021万元。
    5. 含税总造价 = 直接费 + 间接费 + 利润 + 税金 = 5250 + 420 + 396.9 + 546.021 = 6612.921万元。
  • 易错点:取费基数混淆,例如将利润的基数误认为是直接费;计算顺序错误;税率应用不准确。
(三) 综合案例分析类例题

例题3: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毕节地区一段山区公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以下情况:(1)原设计为一般路基处理,但开挖后发现局部存在软土地基,需进行换填处理,增加了工程量。(2)由于雨季延长,导致工期延误,增加了施工单位的降效费用和管理费用。(3)地方材料(砂、石)价格相较于投标期大幅上涨。请问,针对这三种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依据合同条款和造价管理原则,提出合理的费用和工期索赔要求?请分别阐述理由和需准备的证据材料。

考点解析:

  • 考点1:工程变更的价款处理。情况(1)属于工程变更。根据标准合同条款,因发包人原因或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应调整合同价款。施工单位应提交工程变更联系单,经监理和业主确认后,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规则(通常参照投标时的单价或重新组价)计算新增的换填处理费用。
  • 考点2:不可抗力与索赔。情况(2)中,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雨季延长)通常可被视为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及相关示范文本,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可以索赔工期,但一般不能索赔费用。如果合同另有约定或能证明业主方有责任,则需具体分析。降效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索赔难度较大,需有明确证据链。
  • 考点3:物价波动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情况(3)涉及材料价格调整。这取决于合同价格形式。如果是固定单价合同,且合同中有价格调整条款(如主要材料价差超过一定幅度时可调整),则施工单位可依据条款申请价差调整。如果合同为固定总价且未设调价条款,则索赔难度极高。施工单位需密切关注合同具体约定。
  • 考点4:索赔证据。成功的索赔依赖于充分的证据。共通证据包括:合同文件、施工日志、监理通知、会议纪要等。针对每种情况还需特殊证据:(1)地质勘察报告(补勘)、变更指令、影像资料、换填工程量确认单。(2)气象部门出具的异常天气证明、施工进度计划对比图、人员设备降效记录。(3)投标期和施工期的官方材料信息价文件、采购发票等。
  • 易错点:混淆不同情况的法律性质和合同依据;索赔理由不充分;忽视证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三、 高频核心考点深度剖析
(一) 工程量清单计价

这是考试的绝对重点。要求考生不仅会计算,更要理解其原理。

  • 清单项目的划分与编码:必须熟悉《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工程细目应归属于哪一章、哪一节,其项目编码、名称、特征描述和计量单位是什么。
    例如,“挖方”和“结构物台背回填”就不能混淆。
  • 综合单价的组成:深刻理解综合单价包含完成一个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综合单价的计算是核心技能,通常基于定额进行组价。
  • 计价风险分担原则:明确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风险由招标人承担,而投标人报价的风险由投标人承担。这是处理清单漏项、工程量偏差等问题的基础。
(二) 定额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定额是计价的尺子,死记硬背无效,重在理解与应用。

  • 定额的换算:当实际施工条件与定额条件不符时,需进行定额换算。常见的有:混凝土/砂浆强度等级换算、砂浆配合比换算、运距换算、厚度换算等。必须掌握换算的方法和公式。
  • 定额的补充: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定额中可能没有对应子目,这就需要根据施工工艺和消耗量测算,编制补充定额单位估价表。这考查对施工工艺和成本构成的深入理解。
  • 工料机分析:能够根据定额和工程量,计算出整个项目所需的人工、主要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总数量,这对于施工组织、材料采购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三)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此部分常与案例结合考查。

  •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掌握其编制依据、原则和程序。重点理解其与标底的区别,以及其在评标中的作用。
  • 投标报价策略:如不平衡报价法(预计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报高价,减少的报低价)、多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等。需要理解各种策略的适用场景和风险。
  • 评标方法:熟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特别是对投标报价的算术性修正、细微偏差的处理等规定。
(四)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此部分凸显造价工程师的现场管理能力。

  • 工程计量:掌握工程计量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已完合格工程量的确认。
  • 工程价款支付:熟悉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的支付流程和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工程进度款的计算(如按月支付,需考虑扣除预付款、质保金等)。
  • 价格调整:深入理解前文案例中提到的因法律变化、物价波动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特别是公式调价法的应用。

四、 备考策略与建议

面对内容繁多、实践性强的考试,科学备考是成功的关键。

(一) 夯实基础,精读教材与规范

教材是根本,国家发布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等是命题的权威依据。必须反复精读,理解其内在逻辑和条文含义,切忌脱离规范盲目做题。

(二) 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计算

造价考试计算量大,光看不练等于纸上谈兵。对于每一类计算题,都要亲手从第一步算到最后一步,熟悉计算过程和公式。特别是综合单价的组价、工程费用的逐级取费、工程量的复杂计算等,必须达到熟练程度。

(三) 深入研究真题,把握命题规律

历年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通过系统性地练习真题,可以直观感受考试难度、题型分布和高频考点。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建立错题本,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规则不熟还是粗心大意,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

(四) 关注地方特色与行业动态

作为毕节考生,要特别关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有关造价管理的补充规定、地方材料价格信息、以及针对山区公路建设的特殊定额说明或计价指导意见。这些地方性政策文件很可能成为考题的背景或考点。

(五) 强化案例分析与综合能力

在复习后期,要有意识地进行跨章节、跨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训练。尝试模拟一个完整的小型项目,从识图算量、套用定额、计算费用到处理变更索赔,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编制与管理演练,这将极大提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战毕节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一场需要毅力、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持久战。唯有系统规划、扎实复习、勤于思考、注重应用,方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顺利通过考试,为今后在毕节乃至更广阔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领域施展才华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