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先选择证书类型
不能为空

关于海口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海口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海南省针对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造价专业人员设立的职业水平评价测试,其命题紧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行业针对性。考试旨在考核考生是否具备在交通运输工程(包括公路、水运、港口与航道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直至竣工决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力。真题的例题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核某个公式或概念,而是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计算和应用能力。考点解析不仅需要厘清题目所涉及的计算规则、定额套用、费用构成等核心知识,更需要揭示题目背后的逻辑链条、常见陷阱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对考生而言,深入研习历年真题,并辅以详尽的考点解析,是把握考试重点、难点,提升应试技巧和实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呢将结合考试的主要知识模块,通过模拟典型例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考点解析,以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容应对考试挑战。
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法规

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石,虽直接计算题不多,但其精神贯穿于所有实务题目之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题示例: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B. 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期、全过程、全要素和全方位造价管理。

C. 施工图预算是考核工程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D. 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应由编制人、审核人和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字盖章。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本题考核对工程造价管理基本概念和流程的准确理解。重点区分不同阶段造价文件的作用和性质。
  • 选项分析
    • 选项A正确,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造价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 选项B正确,全面造价管理的内涵正是这“四全”。
    • 选项C错误,这是本题的答案。施工图预算主要作用是招标控制价的基础、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参考等,而“考核工程项目投资效果”通常是在项目竣工后,通过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对比来进行,设计概算才是控制投资和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
    • 选项D正确,体现了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严肃性和责任性要求。
  • 备考要点:考生需清晰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等不同造价文件在不同建设阶段的作用、编制依据和相互关系。
    于此同时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以及海南省相关交通运输工程定额及造价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的核心内容要有准确记忆。

二、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分值占比高,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大量的案例计算题。内容涵盖土石方、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多个专业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方法。

例题示例(案例题简化): 某海口地区公路工程,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砂垫层法。设计图纸表明砂垫层厚度为0.8米,处理长度为500米,宽度为30米。已知砂的松方密度为1.5t/m³,天然密实方密度为1.65t/m³,购买砂的到场价为80元/吨(松方),运距5km,运费单价为2元/吨·公里,装卸费为5元/吨。试计算该砂垫层项目的直接工程费(仅考虑材料费及运输装卸费,不考虑其他费用)。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本题综合考核工程量计算、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以及定额套用的基本思路。关键在于理解并正确应用“松方”与“密实方”的换算关系。
  • 解题步骤
    1. 计算设计工程量(密实方体积):V = 长度 × 宽度 × 厚度 = 500m × 30m × 0.8m = 12000 m³(密实方)。
    2. 计算所需砂的松方体积:由于摊铺压实后达到密实状态,所需的材料松方体积应根据密度进行换算。换算系数 = 天然密实方密度 / 松方密度 = 1.65 / 1.5 = 1.1。
      因此,所需松方体积 V松 = V密实 × 换算系数 = 12000 m³ × 1.1 = 13200 m³。
    3. 计算砂的重量(以松方吨位计):重量 = 松方体积 × 松方密度 = 13200 m³ × 1.5 t/m³ = 19800 吨。
    4. 计算材料预算单价
      • 材料原价:80元/吨。
      • 运杂费:运费 = 2元/吨·公里 × 5公里 = 10元/吨;装卸费 = 5元/吨。故运杂费合计 = 10 + 5 = 15元/吨。
      • 材料预算单价(到场价) = 材料原价 + 运杂费 = 80 + 15 = 95元/吨。
    5. 计算直接工程费(材料费部分):材料费 = 材料消耗量 × 材料预算单价 = 19800吨 × 95元/吨 = 1,881,000元。
  • 易错点与备考要点
    • 单位换算:务必保持单位的一致性,体积、密度、重量、价格单位要匹配。
    • 方量换算:土石方工程中,天然方、松方、压实方之间的换算是高频考点,必须掌握其物理意义和换算关系。
    • 定额应用:在实际考试中,此类计算通常会要求套用相关定额子目。考生需要熟悉海南省交通运输工程预算定额中关于砂垫层等基础处理工程的工料机消耗量,并能正确调整定额。本题简化了定额套用,但思路是相通的。
    • 海南特色:海口地区软基处理常见,此类题目贴合实际。考生需额外关注海南省关于特殊地质条件(如软土、火山岩地区)的施工工艺和计价规定。

三、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本部分考查考生将造价管理知识应用于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力,特别是在决策阶段的经济评价、设计阶段的方案比选与限额设计、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价款约定、施工阶段的变更与索赔处理、竣工阶段的结算与决算等方面。

例题示例(案例分析题): 某海口港码头扩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业主方提出修改设计,导致增加了一项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钢筋混凝土墩台项目。承包商据此提交了费用索赔申请。请阐述作为造价工程师,审核该项索赔费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内容?并说明确定该项新增单价的基本原则。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本题考核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的构成及计价原则,侧重于考查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工程变更价款确定规定的理解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 审核索赔费用应考虑的主要内容
    1. 索赔事件的真实性与责任界定:首先确认设计变更是由业主方提出,责任明确,索赔成立。
    2. 索赔依据的审查:核查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监理指令等书面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3. 工程量的核实:根据变更后的图纸,准确计算新增墩台的工程量,确保计算规则符合合同约定。
    4. 单价的确定:这是核心内容(下文详述)。
    5. 费用的完整性:除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外,还需审查是否应计取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若变更导致工期延误,还需考虑停工、窝工等损失。
    6. 支持性材料的审查:检查承包商提供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记录、采购发票等凭证是否真实可信。
  • 确定新增单价的基本原则
    • 合同优先原则:首先检查合同专用条款是否有关于新增项目单价约定的特殊规定。
    • 参照类似单价原则:如果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新增项目的单价,可参照合同中原有类似项目的单价进行换算调整。
    • 成本加利润原则:当无法参照类似单价时,应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单价,报发包人确认。此时单价的计算基础通常是“成本+利润”。成本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际成本或市场信息价,利润参考原投标报价的利润率或合同约定。
    • 计价规范指引: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的变更估价三原则执行,即:(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项目的,采用该单价;(2)只有类似项目的,可参照类似单价;(3)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项目的,由承包人提出,发包人确认。
    • 市场价与定额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预算定额(如海南省交通运输工程定额)计算人材机消耗量,再结合当时的海口市工程造价信息或市场询价来确定综合单价。

四、 工程经济与财务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查资金时间价值、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不确定性分析等知识,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小的计算题中。

例题示例: 某海口至儋州的高速公路项目,其初始投资为50亿元,预计运营期20年内每年的净收益为5亿元,基准收益率为6%。试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NPV),并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已知(P/A, 6%, 20)= 11.4699)

考点解析:

  • 考核核心:考核静态与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及应用。
  • 解题步骤
    1. 静态投资回收期(Pt):Pt = 总投资 / 年净收益 = 50 / 5 = 10年。此计算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 净现值(NPV):NPV = -初始投资 + 年净收益 × (P/A, i, n)。其中(P/A, i, n)为年金现值系数。

      NPV = -50 + 5 × (P/A, 6%, 20) = -50 + 5 × 11.4699 = -50 + 57.3495 = 7.3495 亿元。

    3. 可行性判断:静态投资回收期10年小于运营期20年,仅从静态看可行。更重要的指标是NPV。因为NPV = 7.3495亿元 > 0,说明该项目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其收益水平超过了基准收益率(6%)的要求,因此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 备考要点:必须熟练记忆并运用复利计算公式和年金现值/终值系数公式。理解NPV、IRR、Pt等指标的经济含义和评判标准。特别注意NPV>0是项目可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此类题目计算量不大,但概念性强,需要准确理解。

五、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基于对以上考点和例题的分析,备考海口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应采取系统化、针对性的策略。

  • 构建知识体系:以官方指定教材为纲,将造价管理基础、计量计价实务、全过程管理、工程经济等模块串联起来,形成网状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学习。
  • 紧扣海南特色:重点关注与海南地理气候(如台风、高温、高湿、软土地基)、材料地材(如岛外采购运杂费的计算)、以及自贸港建设相关的特殊政策和技术规范在造价上的体现。
  • 强化计算能力:实务部分的案例题计算复杂,需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尤其要熟练掌握定额的查用、调整和换算。
  • 注重案例分析: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题目,要学会从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按步骤、分要点进行分析和解答,做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 模拟实战演练: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合理分配时间,熟悉机考环境(若为机考),锻炼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口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深入理解考纲、精研真题、掌握核心考点的内在逻辑并辅以科学的备考方法,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考生应立足海南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可能的实务场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我要报名
返回
顶部

课程咨询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