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台州作为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重要港口城市,其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台州地区的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不仅是对考生专业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其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该考试真题通常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规范,深度结合台州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工程案例,如深水泊位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航道整治、大型防波堤施工等。考点解析显示,考试内容全面覆盖工程技术、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及经济财务四大板块,并特别强调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考生不仅需要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核心规范条文,更需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复杂海况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瞻性预控,以及面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背景下的绿色施工方案制定。对真题的深入剖析,是备考者把握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提升综合应试能力的关键途径。台州一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造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一、 工程技术模块真题例题与解析此模块是考试的核心与基础,重点考察考生对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例题1:关于重力式码头沉箱出运与安装的技术要求
题目:在某台州外海重力式码头建设项目中,需进行大型钢筋混凝土沉箱的预制、出运及安装作业。该海域水文气象条件复杂,波高较大。请详细阐述:
(1)沉箱在预制场预制完成后的出运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2)沉箱在海上安装定位过程中,如何确保其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3)针对该海域波高较大的情况,在安装作业时应采取哪些特殊技术措施和安全保障手段?
考点解析:
本题综合考察了重力式码头核心构件——沉箱的施工全流程技术,紧密结合台州沿海常见的恶劣海况,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
(1)出运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考点在于对大型预制构件移运技术的掌握。流程通常包括:场地准备→顶升(使用千斤顶)→横移(移至纵移轨道)→纵移(至出运码头)→装船(半潜驳或专用甲板驳)。关键控制点在于:
- 沉箱强度: 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出运强度,防止混凝土开裂。
- 移运系统稳定性: 包括轨道平整度、承压能力,以及顶升、牵引设备的同步性。
- 装船稳定性计算: 需精确计算潮位、驳船吃水,确保沉箱平稳、安全地移运至驳船上并进行有效绑扎固定。
(2)安装定位精度控制及影响因素: 考点是测量定位技术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应用。确保精度的方法包括:
- 采用高精度GPS-RTK技术或全站仪进行实时三维定位。
- 通过锚泊系统精确控制驳船位置。
- 利用潮位预报精确控制沉箱下沉时机,以控制其顶面高程。
主要影响因素有:测量误差、风、浪、流对驳船和沉箱的作用、基底水深与地基平整度、操作人员的熟练度。
(3)大风浪条件下的技术安全措施: 考点是特殊工况下的施工应对策略。措施应包括:
- 选择作业窗口期: 严格依据海洋天气预报,选择波浪、风力较小的平潮时段进行安装。
- 强化定位系统: 增加锚缆数量和强度,采用动态定位(DP)系统(如条件允许)以提高驳船抗风浪能力。
- 改进安装工艺: 可采用快速下沉技术,减少沉箱在水中受波浪影响的悬停时间。
- 完备的应急预案: 包括人员撤离程序、船舶避碰方案以及应对突发天气变化的指挥体系。
题目:为提升台州港某航道的通航标准,需进行大规模疏浚工程。疏浚产生的淤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试论述:
(1)疏浚泥土处理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2)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何对疏浚物进行科学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方案?
(3)为减少疏浚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可采取哪些环保施工措施?
考点解析:
本题聚焦于港口航道工程中的环保热点问题,考察考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1)泥土处理方式及适用条件: 考点是疏浚工程的后处理环节。主要方式有:
- 吹填造陆: 将泥土通过管道输送至指定陆域或浅滩进行吹填,适用于清洁或轻度污染的泥土,且附近有填海造地需求。
- 水下抛泥: 将泥土运至指定的海上抛泥区倾倒,适用于清洁泥土,需严格遵守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 异地处置: 对于污染严重的泥土,需运至专门的陆上填埋场或处理厂进行封闭处理。
(2)疏浚物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考点是环保政策与技术的结合。首先需依据国家《疏浚物分类标准》及相关环保检测报告,对泥土进行检测分类(如清洁土、污染土等)。资源化利用方案包括:
- 清洁泥土:优先用于吹填造陆、人工沙滩修复、建筑材料等。
- 轻度污染泥土:可通过隔离围堰、生态修复等技术进行安全利用。
- 重度污染泥土: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固化/稳定化)后安全填埋。
(3)环保施工措施: 考点是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可包括:
- 选用低扰动、高精度的环保型耙吸式挖泥船或绞吸式挖泥船。
- 在挖泥船耙头或绞刀头周围设置防污帘,有效控制悬浮泥沙扩散范围。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鱼类产卵洄游等敏感期。
- 施工全过程进行水体水质和海洋生态监测,实时评估环境影响。
题目:你作为某大型台州深水港码头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主持编制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请论述:
(1)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2)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时,如何确定关键线路?并说明关键线路对于项目管理的意义。
(3)结合港口工程特点,在施工平面布置中应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考点解析: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本题全面考察考生对项目管理核心框架的掌握。
(1)施工组织设计核心内容: 考点是项目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应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各项管理计划(成本、合同、风险等)。
(2)关键线路的确定与意义: 考点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确定关键线路需通过计算网络图中各工作的最早开始/完成时间、最迟开始/完成时间以及总时差,总时差为零的工作连接起来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其意义在于:
- 它是项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决定了项目的总工期。
- 管理工作的重点,必须确保关键线路上工作的资源投入,任何延误都将直接导致总工期延误。
- 是进行工期优化和动态控制的依据。
(3)港口工程施工平面布置重点因素: 考点是结合专业特点的应用能力。重点考虑:
- 水域布置: 施工船舶的锚泊区、避风区、材料运输航道,以及与营运航道的安全距离。
- 陆域布置: 预制场、搅拌站、材料堆场、临时道路的位置,需考虑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减少二次搬运。
- 水陆衔接: 出运码头的数量和能力,满足大型构件出运和材料水上运输的需求。
- 环境影响: 尽量减少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的破坏,布置污水处理设施、粉尘和噪声控制设施。
题目:在某航道整治项目中,因业主未能按时提供施工场地,导致承包商部分关键工序延误,并产生了人员、设备的窝工费用。承包商据此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请问:
(1)作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方代表,应如何审核该项索赔的成立条件?
(2)索赔费用的组成通常包括哪些项目?如何计算窝工机械的台班费用?
(3)为避免类似索赔事件发生,业主方在项目管理中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合同管理与索赔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建造师必备的法律和商务素养。
(1)索赔成立条件审核: 考点是合同条款的理解。审核依据是“索赔三要素”:
- 非承包商责任: 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场地,属于业主方责任。
- 造成了实际损失: 承包商需证明确实发生了工期延误和窝工费用。
- 在规定时限内提出了索赔意向: 承包商是否按合同约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了索赔通知和相关证据。
(2)索赔费用组成与计算: 考点是费用计算的合理性。费用组成可包括:人工窝工费、机械停滞台班费、现场管理费附加成本等。窝工机械台班费的计算,通常不能按正常工作台班费全额计算,一般只计算其折旧费、大修费、保险费等固定成本,而不计油耗等可变成本,具体需参照合同约定或相关定额标准。
(3)业主方预防措施: 考点是项目前期的风险防范。应加强:
- 前期准备工作: 确保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按时完成,为施工单位提供“三通一平”的合格场地。
- 合同管理的严谨性: 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责任界面和风险分担。
- 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高效的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协调会议制度,及时解决现场问题。
题目:在台州港进行一项新建码头的水上施工,需要占用部分航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请问:
(1)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履行哪些通航安全方面的法定程序?
(2)施工期间,应采取哪些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如果施工活动对通航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相关主管机关有权采取何种措施?
考点解析:
本题直接考察对行业核心法律法规的掌握,事关工程能否合法合规开展。
(1)法定程序: 考点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核心程序是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申请时需提交包括活动方案、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安全保障措施方案、应急预案等在内的相关资料。
(2)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考点是法规的落实。措施包括:
- 划定并公告施工作业区和安全作业区。
- 按规范设置昼夜醒目的警示标志和号型号灯。
- 配备必要的警戒船或警戒人员,负责现场通航秩序的维护。
- 与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发布航行安全信息。
(3)主管机关的权力: 考点是法律责任。如果活动对通航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海事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停止作业、责令限期改正、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并可处以罚款。例题6:港口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题目:某拟建台州港区集装箱码头项目正在进行投资决策前的经济评价。请简述:
(1)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其在项目决策中有何作用?
(3)在港口工程项目中,运营期的营业收入和成本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考点解析:
本题考察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港口领域的应用。
(1)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考点是评价角度的不同。
- 评价角度: 财务评价从项目投资主体的视角,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经济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 采用价格: 财务评价采用市场价格;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反映真实社会成本)。
- 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主要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国民经济评价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等。
(2)盈亏平衡分析及其作用: 考点是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项目在何种产销量或运营量下,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其作用在于找出项目的盈亏临界点,判断项目抗风险能力,为决策提供关于项目安全边际的信息。
(3)营业收入与成本构成: 考点是港口项目的特殊性。
- 营业收入: 主要包括集装箱装卸费、堆存费、船舶港务费、引航费、拖轮费等。
- 运营成本: 主要包括人工工资福利、燃料动力费、设备维修保养费、码头设施维护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税费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