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关于宁德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的综合评述宁德地区的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福建省统一组织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考查内容与国家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旨在选拔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交通运输造价人才。由于考试真题的官方发布渠道极为有限,市面上流通的“真题”多为考生回忆版或培训机构根据考纲和历年命题规律编制的模拟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对这些高质量例题的分析,深入把握考试的脉搏。总体来看,宁德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考试内容紧密围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交通运输工程)》等核心科目,强调对造价管理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试题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尤其在案例分析题中,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定额、清单、图纸等工具,解决公路、水运工程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到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实际造价问题。再次,考点覆盖全面且重点突出,工程量清单编制、定额套用与换算、材料价格调整、工程变更与索赔价款计算等是反复出现的核心考点。
除了这些以外呢,随着行业发展,对BIM技术、绿色建造等新理念在造价中的应用也有所涉及。
因此,对考生而言,深入研习考纲、熟练掌握计算规则、大量进行典型例题演练,并关注行业最新动态,是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
下面呢将结合典型例题,对主要考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该部分是考试的理论基础,题型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法规的理解与记忆。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项目中,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是( )。
A.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B. 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8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C.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D.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不适宜招标的项目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范围。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准确记忆《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强制招标项目的具体规定。核心要点包括:
- 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同一项目中可以合并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合同估算价合计达到前款规定标准的。
- 此外,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如果资金提供方有招标要求,也适用本法。
选项A、B的金额均低于法定标准,不属于必须招标范畴。选项D属于法定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形。
因此,正确答案为C。考生需熟记各项金额标准及其适用条件。
例题2(多项选择题):
下列费用中,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中措施项目费的有( )。
A. 安全文明施工费
B. 夜间施工增加费
C. 企业管理费
D.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E. 材料检验试验费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这是造价管理的基础知识,必须清晰区分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以及其下属各细项。
- 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费用。通常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等。
- 企业管理费属于间接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 材料检验试验费一般归属于材料费,属于直接费范畴。
因此,正确答案为A、B、D。考生需要系统掌握费用构成的树状图,避免概念混淆。
二、 交通运输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核心考点解析
这部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案例分析题,综合性强,难度大,直接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题3(案例分析题-路基土石方工程):
某山区二级公路路基工程,需进行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根据设计图纸,某断面挖方总量为85000m³(其中普通土60000m³,软石25000m³),填方总量为78000m³。路基设计宽度为10m,平均填土高度为3m。施工方案确定,挖方中普通土全部利用于填方,软石部分利用50%,其余弃方。已知普通土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为1.16,松方系数为1.25;软石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为1.05。问题:1.计算本段路基的利用方数量(压实方)和借方数量(压实方)。2.计算弃方数量(天然密实方)。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与调配问题,考点涉及土石方分类、利用方、借方、弃方的概念,以及不同状态(天然密实方、压实方、松方)下的体积换算。
- 关键点一:概念理解。 利用方是指从路基挖方中直接用于填筑的土石方;借方是指当利用方不足以满足填方需求时,需要从取土场或其它地方借用的土石方;弃方是指挖方中无法利用或多余的土石方。
- 关键点二:体积换算。 这是本题的核心难点和易错点。定额中挖方工程量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工程量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
因此,在计算利用方时,必须将挖方的天然密实体积换算成填方所需的压实体积。换算公式为:利用方(压实方)= 利用方(天然密实方) / 换算系数。
计算过程:
1.计算利用方(压实方):
- 普通土利用方(天然密实方)= 60000 m³
- 普通土利用方(压实方)= 60000 / 1.16 ≈ 51724.14 m³
- 软石利用方(天然密实方)= 25000 × 50% = 12500 m³
- 软石利用方(压实方)= 12500 / 1.05 ≈ 11904.76 m³
- 总利用方(压实方)= 51724.14 + 11904.76 = 63628.90 m³
2.计算借方(压实方):
- 总填方需求(压实方)= 78000 m³
- 借方(压实方)= 78000 - 63628.90 = 14371.10 m³
3.计算弃方(天然密实方):
- 软石弃方(天然密实方)= 25000 × 50% = 12500 m³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务必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系数的正确应用,一步出错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例题4(案例分析题-工程量清单计价):
某桥梁工程承台施工,采用C30混凝土。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承台混凝土”项目数量为500m³,综合单价为650元/m³。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变化,经设计变更,承台混凝土实际用量为580m³。合同约定,工程量变化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整。调整原则为:工程量增加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综合单价按原单价的0.9倍调整。问题:计算该“承台混凝土”项目的最终结算价款。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关于工程量偏差的价款调整。这是合同管理与计价结合的重要考点。
- 关键点一:确定调整界限。 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为15%。
因此,不调整价款的工程量范围为:500 × (1+15%) = 575 m³。超出部分为:580 - 575 = 5 m³。 - 关键点二:分段计算价款。 结算价款应由两部分组成:风险幅度以内的部分按原单价计算,超出部分按调整后的单价计算。
计算过程:
- 风险幅度内工程量价款:575 m³ × 650 元/m³ = 373,750 元
- 超出部分工程量价款:5 m³ × (650 元/m³ × 0.9) = 5 m³ × 585 元/m³ = 2,925 元
- 最终结算价款:373,750 元 + 2,925 元 = 376,675 元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此类价款调整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合同条款的具体约定,如调整系数可能不同。
三、 定额套用与换算考点解析
定额是造价计算的基石,能否正确套用和换算定额,直接体现了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
例题5(计算题):
某道路工程需现浇C35混凝土路面(厚度22cm),采用商品混凝土。已知相关定额基价信息:C30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基价为每100m² 为 元(含人工、材料、机械,不含混凝土本身费用)。C35商品混凝土信息价为450元/m³。定额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可换算混凝土单价;路面厚度每增减1cm,需按相应子目进行调整。试计算现浇100m²、厚度22cm的C35混凝土路面的综合单价(不考虑其他费用)。
考点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定额换算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的换算:材料(混凝土强度)换算和结构厚度换算。
- 关键点一:材料换算。 将定额中的C30混凝土预算价格替换为C35商品混凝土的信息价。需要先计算出100m²、20cm厚路面所需的混凝土体积:100 m² × 0.2 m = 20 m³。原定额中包含了这20m³ C30混凝土的费用(假设为P_c30),现需将其替换为20m³ C35混凝土的费用(20 × 450)。
- 关键点二:厚度换算。 定额子目是针对20cm厚度的,现设计厚度为22cm,增加了2cm。需要套用“路面厚度每增减1cm”的调整子目。假设该调整子目的基价为A元/100m²(每增减1cm),则调整费用为 2 × A 元。
计算思路:
- 综合单价 = [原定额基价(不含C30混凝土费) + C35混凝土费 + 厚度调整费] / 100m²
- 具体步骤:1.从原定额基价中扣除C30混凝土费用。2.加上20m³ C35混凝土费用。3.加上2cm的厚度调整费用。4.汇总后即为所求100m²的综合单价。
此题要求考生熟悉定额的组成和换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四、 材料价格调整与价差计算考点解析
在工程建设周期内,材料价格波动是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合同通常会对价格风险分担做出约定。
例题6(案例分析题):
某公路项目施工合同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对钢材价格进行调差。合同规定,钢材费用占工程总费用的比重(即定值权重)为0.2,可调因子钢材的价格指数见表。基准日期价格为4000元/吨,工程实施期间某结算周期内,经核实的钢材用量为500吨,结算时点价格为4600元/吨。问题:计算该结算周期内钢材价格的调整差额。
考点解析:
本题考点为价格调整公式的应用。价格指数调整法是解决材料价格波动的主要方法之一。
- 关键点:理解调整公式。 基本公式为:△P = P0 × [A + (B1 × Ft1/F01 + B2 × Ft2/F02 + ...) - 1]。其中,△P为需调整的价格差额;P0为按合同价格计算的结算工程量价款;A为定值权重(不调价部分);B1、B2等为各可调因子的变值权重;Ft1、Ft2等为各可调因子在结算时的价格指数;F01、F02等为各可调因子在基准日期的价格指数。
简化计算(本题仅钢材一种可调材料):
- 可调因子权重 B = 1 - A = 1 - 0.2 = 0.8
- 结算时点价格指数 Ft = 4600 / 4000 = 1.15
- 基准日期价格指数 F0 = 4000 / 4000 = 1.0
- 按合同价计算的钢材价款 P0 = 500吨 × 4000元/吨 = 2,000,000元
- 价格调整差额 △P = 2,000,000 × [0.2 + (0.8 × 1.15 / 1.0) - 1] = 2,000,000 × [0.2 + 0.92 - 1] = 2,000,000 × 0.12 = 240,000元
因此,本期应调增钢材价款24万元。考生需掌握公式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五、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通过对以上例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宁德二级交通运输造价工程师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全面且深入的。有效的备考策略应包含以下几点:
- 夯实基础理论: 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基础科目,要反复阅读教材,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程序方法。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 精通计量与计价规则: 对《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交通运输工程)》,要重点掌握公路、水运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清单计价规范、定额的套用与换算方法。建议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实操练习。
- 强化案例分析与计算能力: 案例分析题是得分的关键也是难点。应进行大量练习,特别是针对土石方、路面、桥梁、隧道等常见工程类型的综合计算题。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并规范答题步骤。
- 关注行业动态与地方规定: 虽然考试以国家标准为主,但适当了解福建省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方面的最新政策、计价依据补充规定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背景。
- 模拟实战与查漏补缺: 在复习后期,应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全真模拟,检验学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成功通过考试没有捷径,唯有系统规划、勤奋学习、精练多思,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从容应对考试中的各种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