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表

韶关一级土木建筑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例题及考点解析综合评述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作为土木建筑行业含金量极高的职业资格认证,其考试内容深度与广度兼具,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政策理解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韶关地区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需掌握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要求外,亦需对广东省及粤北地区可能涉及的工程特点、材料价格信息及地方性规范保持一定关注。真题是备考最权威的风向标,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剖析,考生能够精准把握核心考点、洞察命题趋势、熟悉题型结构,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复习策略。真题不仅考查对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定额套用等基础知识的记忆,更侧重于在具体案例场景中综合运用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合同价款管理等相关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下面呢将通过典型例题的详解,对重要考点进行系统性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提升应试实战能力。一、 工程造价构成与计算此部分是考试的基础核心,贯穿于所有科目,主要考查对建安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计算标准及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例题:某韶关建筑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000万元,其中定额人工费为300万元。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费率为5%。其他项目费暂列为100万元。已知规费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费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9%(不考虑其他抵扣因素)。请计算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考点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建安工程造价的完整计算流程,核心在于清晰记忆费用构成公式并准确代入数据。
1. 分部分项工程费:题目已直接给出,为2000万元。
2. 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计算。2000万元 × 5% = 100万元。
3. 其他项目费:题目已给出,为100万元。
4. 规费: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计算。300万元 × 25% = 75万元。
5. 增值税税前造价:即前四项之和。2000 + 100 + 100 + 75 = 2275万元。
6. 增值税:以税前造价为基数计算。2275万元 × 9% = 204.75万元。
7. 招标控制价(工程造价):税前造价 + 增值税 = 2275 + 204.75 = 2479.75万元。关键考点:
- 准确记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公式: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 明确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措施项目费可能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基数,也可能按项计量;规费通常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为基数。
- 掌握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区分税前造价和税后造价。
1. 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国家标准,现浇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板、柱、墙)的工程量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但应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0.3m²的孔洞所占体积。型钢混凝土构件应扣除型钢所占体积。
2. 工程量计算:体积 = 截面面积 × 长度 = 0.25m × 0.5m × 5.5m = 0.6875m³。
3. 综合单价工作内容:组价时应考虑完成该清单项目所需的所有工作内容,通常包括:
- 模板及支架(撑)的制作、安装、拆除、堆放、运输及清理模内杂物、刷隔离剂等。
- 混凝土的制作、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 以及必要的脚手架搭拆等。
- 熟练掌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这是正确计价的前提。
- 深刻理解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了综合单价的组成内容。
- 能够将清单项目与定额子目进行关联,完成从“量”到“价”的组价过程。
换算公式为:换算后基价 = 原基价 + (换入材料单价 - 换出材料单价) × 定额材料消耗量
1. 确定换出和换入材料:换出M5.0水泥砂浆,换入M10水泥砂浆。
2. 计算价差:(330元/m³ - 300元/m³) = 30元/m³。
3. 计算基价调整值:30元/m³ × 2.5m³/10m³ = 75元/10m³。
4. 计算新基价:4500元/10m³ + 75元/10m³ = 4575元/10m³。关键考点:
- 掌握定额换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公式,如配合比换算、用量调整等。
- 准确理解定额表中的“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材料消耗量”等信息的含义。
- 注意换算过程中的单位统一。
1. 判断是否调整:价格波动幅度 = (4500 - 4000) / 4000 × 100% = 12.5% > 5%。
因此,应予调整。
2. 计算调整范围:通常只对超出约定风险幅度的部分进行调整。风险幅度为5%,即4000 × 5% = 200元/吨。
因此,超出部分为 (4500 - 4000) - 200 = 300元/吨。另一种常见约定是全部波动额均参与调整,但需扣除风险幅度,即调整价差 = 4500 - 4000 × (1+5%) = 4500 - 4200 = 300元/吨。结果一致。
3. 计算调整金额:300元/吨 × 500吨 = 150,000元。关键考点:
- 熟练掌握合同价款调整的各种情形,如法律变化、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波动、不可抗力等。
- 重点掌握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公式法或价格指数法,准确计算价差。
- 理解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综合单价的调整原则。
净现值(NPV)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NPV ≥ 0时,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1. 绘制现金流量图或列出各年净现金流量:
- 第0年(期初):-2000万元
- 第1年:0万元(假设投资发生在期末)
- 第2年:-1000万元(投资发生在期末)
- 第3年至第12年:+600万元(收益发生在每年末)
2. 将各年现金流量折现到第0年:
- NPV = -2000 + [0 / (1+0.08)^1] + [-1000 / (1+0.08)^2] + 600 × [(1+0.08)^10 - 1] / [0.08 × (1+0.08)^10] × [1 / (1+0.08)^2]
公式后半部分分为两步折现:先计算第3年至第12年这10年的年金现值(折现到第2年末),再将这个现值从第2年末折现到第0年(期初)。
3. 计算:
- 10年期年金现值系数(P/A, 8%, 10)= (1 - (1+0.08)^-10) / 0.08 ≈ 6.7101
- 第2年末的现值:600 × 6.7101 ≈ 4026.06万元
- 4026.06万元折现到第0年:4026.06 / (1+0.08)^2 ≈ 4026.06 / 1.1664 ≈ 3452.55万元
- NPV = -2000 + 0 - (1000 / 1.1664) + 3452.55 ≈ -2000 - 857.34 + 3452.55 = 595.21万元 > 0
4. 结论:NPV = 595.21万元 > 0,故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关键考点:
- 深刻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熟练掌握一次支付和等额支付系列的复利计算公式及系数表的应用。
- 准确绘制项目的现金流量图,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 掌握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t)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判别准则。
根据《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有权撤回其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1. 招标人处理方式:招标人收到撤回通知后,应当核实其真实性。确认无误后,应当接受其撤回请求,并将其投标文件不再开启评审。
2. 投标保证金处理:既然投标是在截止时间前合法撤回,未构成违约,招标人应当在收到投标人书面撤回通知之日起5日内,退还其已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关键考点:
- 掌握招标投标的全流程及各环节的法律规定,如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联合体投标、串通投标的认定等。
- 熟练掌握工程索赔的程序、时效和原则。能够分析索赔事件的责任归属,计算工期和费用索赔值。
- 区分“索赔”和“签证”的概念及处理方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